“想到能够恢复好,没想到能恢复这么好!在老家做超声时,因为看不到刀口,他们都不相信孩子做过心脏外科手术!”1月9日,带女儿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复查的患者家属高兴地说。
数天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一病区副主任梁维杰等专家,为其体重102公斤的女儿,成功实施了腋下改良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二尖瓣、三尖瓣成型术。
16岁的女孩文文(化名),原本应在青春的赛道上尽情奔跑,追逐梦想,然而一次体检却如乌云蔽日,彻底改变了她和家人的生活轨迹。
她被查出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包括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二尖瓣严重返流以及三尖瓣严重返流。
“需要开胸手术!”医生的准确诊断,仿若一道晴天霹雳,瞬间击碎了这个家庭的宁静与希望。对文文来说,开胸手术风险大,而且会在胸口留下一道长长的伤疤,可能会对其身心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给文文寻找更好的微创治疗,一家人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医之路。他们辗转于各大医院,四处打听治疗先心病的权威专家和先进技术,每一次的询问都满怀期待,而每一次的失望却又如影随形。
在无数次的碰壁与迷茫后,许多人都推荐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一病区副主任梁维杰,说他在治疗先心病领域医术精湛、经验丰富,或许能为文文带来转机。
带着最后的希望,文文一家来到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找到了梁维杰副主任。梁医生接诊后,立刻为文文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
凭借多年积累的深厚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诊断能力,梁维杰副主任深知文文的病情复杂棘手,但他并未退缩,毅然决定为文文实施改良腋下微创手术。
然而,手术的困难接踵而至。文文体重高达102公斤,胸廓深且脂肪层厚,这对手术的操作空间、视野清晰度以及医生的技术精准度都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在这重重困难面前,梁维杰副主任和董好举副主任医师展现出了非凡的冷静与勇气。他们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长期以来培养的默契配合,迎难而上。
手术室内,灯光通明,气氛紧张而凝重,每一个操作都精准无误,每一次决策都果断迅速。最终,这场艰难的手术仅耗时1个多小时便成功完成,切口长度仅仅两公分。
术后2小时,文文顺利脱离呼吸机,第二天就转回了普通病房,她的脸上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红润与朝气。目前,文文已经康复出院,迎接她的将是美好的明天。
此次文文手术的圆满成功,不仅彰显了医学专家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更为无数先心病患者及其家庭点亮了希望。
梁维杰副主任介绍,心内膜垫缺损又称为房室间隔缺损,是心脏发育过程中十字交叉的形成出现障碍,导致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前叶裂缺,患者会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等问题,时间久了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梁维杰副主任多年来潜心钻研腋下小切口微创技术,不断探索创新,在他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已为众多复杂先心病患儿解除了病痛。目前,医院儿童心脏中心腋下微创心外科手术可以覆盖全部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从出生一两个月、体重3公斤的新生儿,到体重达到97公斤的成人患者,基本都可能使用这种技术。(邢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