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退休的我,一次探病引发的内心挣扎

静守情澜 2025-03-17 16:50:16

我望着窗外飘落的秋叶,内心五味杂陈。

电话铃声响起,姨父病了,又住院了。

94岁高龄的他,身体每况愈下,这已经是退休后的我第六次接到这样的消息了。

我该不该去探望?

思绪如麻,我向正在阅读的丈夫倾诉了内心的矛盾。

退休后的生活,平静而规律。

每天睡到自然醒,打扫房间,准备一日三餐,读书写字,偶尔放空自己,享受难得的惬意。

平静的生活总会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打破,尤其是在这个人情关系复杂的小城。

我脑海中浮现出上次探病的场景,心中仍然隐隐作痛。

独自一人带着礼物去探望姨父,却意外听到姨兄弟们对我家人的非议,指责他们不孝顺。

这让我倍感委屈和难过,因为我的兄弟姐妹一直以来都非常和睦友爱,在当地口碑极好。

“其实,我根本没告诉哥哥姐姐姨父住院的事情。

”我向丈夫解释道。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语重心长地说:“人心都是肉长的。

你想想,这些年来,你大哥的水果,哪次不是分给大家?

每年春节,我们兄妹几个不都给阿姨舅舅送红包吗?

他的话语如一股暖流,温暖了我的心房。

我的阿姨,一位性格直爽、心地善良的长辈,虽然没有女儿,但有三个儿子。

可惜的是,三个儿子都没有继承母亲的优良品质。

丈夫继续说道:“你还记得阿姨经常念叨什么吗?

“她总是说她的儿子们不懂事,情商低。

”我回答道,思绪飘向了远方。

“但最让我难受的是,我父母在世时,他们从未探望过,就连住院期间也未曾露面。

平时也从不联系,只有姨父生病时才会想起我们。

秋天的傍晚,天色渐暗。

丈夫走到我身边,轻声问道:“所以这次你犹豫要不要去?

”我点点头,坦言道:“说实话,我有点不想去。

每次200块钱的礼品虽然不算什么,但心里总觉得不舒服。

丈夫劝慰道:“但你想过没有,你不去,是不是对不起阿姨?

姨父是长辈,礼品是买给他的,又不是买给他儿子的。

”我沉默了,是啊,这些年来,每次姨父住院,我都带着礼物去看望。

突然不去,确实会让人心里不舒服。

“再说了,”丈夫接着说,“他们不懂道理是他们的事,我们不能学他们。

”他的话点醒了我,我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也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快而放弃心中的善意。

第二天清晨,我到超市购买了牛奶和水果,准备去看望姨父。

路上,我想起阿姨年轻时对我的关爱,心中释然了许多。

走进病房,正好碰见最小的姨兄,他热情地招呼着,仿佛之前的不愉快从未发生过。

躺在病床上的姨父精神矍铄,看到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离开医院后,我感到无比轻松。

在路上,丈夫接到朋友生病的消息,我们又买了水果前去探望。

离开朋友家时,已近中午。

“累了吧?

”丈夫关切地问道。

“有点,”我笑着说,“去吃碗馄饨吧?

坐在熟悉的馄饨店里,热气腾腾的馄饨驱散了秋日的寒意。

我突然明白,人生最难的不是应对贫富,而是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中保持本心。

两碗馄饨,27元,这或许是我吃过最美味的一顿午餐。

回家的路上,秋风拂面,我豁然开朗。

人生在世,不必太过计较得失。

该给予的温暖要给予,该有的善意要有。

并非所有的付出都需要回报,重要的是问心无愧。

生活,就是在柴米油盐和人情世故中缓缓流淌。

退休生活,不就是寻找内心的平衡,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吗?

那天晚上,我给阿姨打了个电话,简单地问候了几句。

电话那头,传来她爽朗的笑声,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也笑了。

有些事情,不必说得太明白,懂的人自然懂。

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如同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善恶。

不必太过计较,活得坦荡,才能从容。

在尊重传统、维系亲情的同时,也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毕竟,岁月静好,是每个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到的诗意。

人情世故,如同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答方式。

那么,您是如何看待人情世故的呢?

1 阅读:2
静守情澜

静守情澜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