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著名考古学家、前文物部长扎西·哈瓦斯于9月7日发起了一场网上联名请愿,要求西方国家归还三件极具历史价值的埃及文物。这三件文物包括德国柏林新博物馆收藏的古埃及王后纳芙蒂蒂的半身像、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罗塞塔石碑以及法国卢浮宫收藏的丹德拉神庙黄道带浮雕。这些文物都是在殖民时期被掠走的,埃及多年来一直要求归还,然而始终未果。
随着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历史上被掠夺的文物应当归还原主。曾经的殖民者和侵略者应承担责任,归还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文物。虽然有些西方国家或个人主动归还了部分文物,这一举动值得尊敬与赞扬,但仍有许多国家、博物馆和拍卖行将掠夺的文物视为自己永久的财富,无论是出于经济利益还是所谓的“文化保存”,他们拒绝归还。
对于曾经的殖民行为,西方国家应当承担责任,不仅要归还文物,还应为他们对原住民文化的破坏和掠夺进行道歉。殖民者不仅带来了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掠和破坏。将殖民历史美化成“传播文明”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无论是对中国的鸦片战争还是对非洲大陆的掠夺,殖民者的目的都不是为了文明传播,而是出于经济利益和资源抢夺。
尽管围绕纳芙蒂蒂半身像的争议不断,但埃及方面依然坚持要求德国归还这件文物。埃及人对此文物的坚持,表明了他们对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即使雕像的真假存在争议,它作为埃及文明的象征性意义依然不可否认。对埃及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文物的问题,而是对国家尊严的维护,是对历史不公的纠正。
归还被掠夺的文物,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文化的平等和尊重应当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基础。西方国家曾通过侵略和殖民的手段获取了大量文物,今天他们应当承担起责任,将这些文物归还原主。这不仅是对历史公正的追求,也是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尊重。
这次联名请愿,埃及再次表明了他们对文化遗产归还的坚定立场。这不仅是对纳芙蒂蒂半身像的索要,更是对历史公正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