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打败哈马斯,美欧先面临“分裂”,马克龙谴责以色列,中国也出手了,释放信号相当强烈。欧美面临分裂是怎么回事?中国又是如何出手的呢?
截至当地时间11月13日,本轮巴以冲突已经持续38天,局势正在进一步恶化。截至当地时间11日,本轮巴以冲突已经造成双方超过1.24万人死亡。其中,巴勒斯坦方面超过1.1万人死亡,以色列方面则将死亡人数修正至约1200人。
与此同时,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持续发酵。当地时间11日,以色列国防部称,以军当天继续对加沙地带多个哈马斯目标实施打击;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则表示,继续与以军在加沙地带交战,已经完全或部分摧毁了以军在加沙地带的160多个军事目标。
除此之外,以军还包围了加沙地带最大的医院——希法医院,通往该医院的所有道路已被切断。虽然以方称没有向该医院开火,但以军在医院外围与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发生激烈冲突。而在当天傍晚,巴勒斯坦红新月会表示,以色列坦克和军车正从四面八方包围圣城医院,并对医院进行炮击,医院内部也发生激烈枪击事件。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是强调,他坚持全力打击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同时又称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将接管加沙安全事务。要知道,内塔尼亚胡政府之所以拒绝停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背后有美西方国家的支持。不过,随着战线的拉长,在还没打败哈马斯的情况下,美欧内部却先面临“分裂”。
当地时间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谴责以色列轰炸平民。对此,内塔尼亚胡11日回应道,无论是在事实上还是在道德上,马克龙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是哈马斯在阻止平民撤离,而不是以色列,以色列让他们离开”。虽然以色列还在强调造成如今的局面是哈马斯引发的,但一个避不开的事实却是,马克龙的此番言论无疑在与美西方国家“唱反调”。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法国口风变了呢?分析认为与欧洲多国近日爆发的示威活动有关。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当地时间11日,30多万人在伦敦市中心游行示威,声援巴勒斯坦人。报道称,示威者要求巴以冲突应立即停火,有人甚至还高举“解放巴勒斯坦”“停止屠杀”和“停止轰炸加沙”等口号横幅。而在此之前,美国、德国、瑞士都已出现了此类示威游行。
而除了欧洲之外,当地时间10日,70个国家和地区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发出联合声明,呼吁国际社会立即行动起来,履行国际法规定的义务,结束加沙地带的暴力冲突。在此背景下,中方也出手推动巴以走向和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日前在安理会上呼吁巴以冲突该打住了!
张军强调,安理会必须排除个别国家的阻挠、干扰,立即采取负责任、有意义的行动,坚守正义,维护和平。张军大使还提到四个“刻不容缓”,维护停火止战刻不容缓;保护平民刻不容缓;拯救生命刻不容缓;恢复物资供应刻不容缓。“针对当前局势的任何解决办法都不能悖离‘两国方案’。巴勒斯坦的未来必须也只能由巴勒斯坦人民自己决定。
要知道,冷战已经结束40多年,加沙冲突不是大国博弈的产物,而是中东甚至人类的灾难。只有尽快结束加沙地带的暴力冲突,敦促以色列军队停火并撤离加沙地带,才能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的发生,减少无辜平民在战争中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