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白菜会裂球?看完这些预防措施你就懂了

悦读时光机 2025-03-05 10:14:49

我国种菜的大部分农户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种了好几亩地的大白菜,到了收获的时候才发现,白菜球儿都裂开了!

这个时候,大伙的心情一定不太好,不过,大白菜为什么会裂球?

咱们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并看看有哪些预防措施可以帮大家解决这个烦恼。

大白菜裂球的主要原因

很多朋友可能并不知道,大白菜裂球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而是种植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没注意到。

选择品种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大白菜的品种很多,有些是早熟品种,有些是中晚熟品种。

如果秋季种植早熟品种的话,可能生长期只有55天左右,那可能就会因为低温或者生长周期不够长而裂球。

相反,中晚熟品种生长期能达到85天,这样的品种更适合秋季种植。

但很多农户往往对品种的生长期并不熟悉,就会误选了早熟品种。

再有,就是水肥管理的问题。

大白菜在结球期需要大量的水肥,但是如果前期供水不足,后期为了补救大量浇水,就会导致根系吸收过多水分,导致叶球开裂。

同样,在结球中后期如果追肥特别是氮肥过多,内部叶球快速生长,而外部叶球却已经定型,这样内部的叶球膨胀压力下也容易裂球。

就是收获的问题。

很多时候,白菜包头紧实了,该收获的时候没及时收,加上气温适宜、养分充足,白菜球叶还在继续生长,这时候外叶生长已经慢下来了,心叶继续生长压力就会导致裂球。

如何选择合适的大白菜品种

大家在种植大白菜前,最好先了解所选品种的生长期。

合适的品种选择是预防裂球的第一步。

秋季种植大白菜时,尽量选择生长期较长,品质好,耐运输的中晚熟品种。

如果打算储存,那就要选生长期在85天以上的品种。

如果想早些上市销售,可以选择生长期在60天以下的早熟品种。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选对了品种才能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生长,避免了因为低温或生长期过短导致的裂球问题。

科学的水肥管理方法

对于大白菜来说,科学的水肥管理是保证其不裂球的关键。

在生长的莲座期,是需要肥水最多的时候,这个时期要注意适量供水,不能大肥大水,根据土壤和长势进行调节,采取控上促下的肥水措施,前期蹲苗,后期施肥则要适当。

如果在生长后期施肥过多,水肥过大都容易导致裂球。

在浇水时,更不能忽干忽湿,要保持土壤湿润。

尤其是在采收前的10天,要适当控水,这样能有利于储存和运输。

水肥平衡,才能让大白菜在生长期间不受到过多的胁迫,防止裂球的发生。

及时采收的重要性

这些个话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不少学问。

到了采收的阶段,很多农户想着等白菜再长一长,好多收点产量,但实际上,当大白菜的叶球到达一定成熟状态,外部叶球增速慢,心叶增速快,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采收,很可能因为养分供给充足,叶球继续生长,导致裂球。

尤其是气温已经降低,甚至接近0度时,就更应该马上收获入窖,以避免发生裂球甚至冻伤。

其实,及时收获不仅仅是为了防止裂球,更多的是保持叶片的鲜嫩度,减少纤维素含量,让大白菜保持脆嫩口感,也利于后期储藏和销售。

因此,在看到白菜包头紧实,就应该尽快采收,减少裂球风险,保证品质。

结语

种植大白菜这活儿,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选对品种,科学管理水肥,及时采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都直接影响着最后的丰收与否。

大白菜的裂球问题,虽然是个小问题,但背后却是种植技巧和管理理念的大智慧。

因此,我们农户朋友在种菜过程中,需要时时刻刻关注这些细节,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

每一颗大白菜,都是农户们辛勤汗水的结晶。

愿大家在了解了这些预防措施之后,种出的每一颗大白菜都能结实、饱满,不再为裂球所困扰,让收获季节真正成为丰收的喜悦时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