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反隐形最后一块拼图?中建岛装反隐身雷达,南海堡垒实至名归

深度武备 2024-10-29 10:51:10

在南海岛礁陆续建成机场、港口之后,外媒又发现中建岛正在建设和部署反隐身雷达,在补上可能是最后也最重要的一块拼图后,咱们的南海将真正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

对这一可能影响南海格局和未来走向的重要事件,英国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又称“查塔姆研究所”)根据卫星图分析后认为,这个在西沙群岛最西端、曾经饱受暴风海浪侵蚀的小岛,将成为中国在南海的“主要信号情报基地之一”。

(有右下角八角形建筑即查塔姆研究所认为的反隐身雷达)

除了反隐身雷达,查塔姆研究所认为中建岛正在升级的不止是态势感知能力,将来还可能部署反舰导弹,如果按照这个说法,中建岛作为一个前哨基地的话应该还会部署防空导弹等武器,使其成为真正的、攻防一体的军事基地。

但查塔姆研究所可能没注意到的是,中建岛名为岛,实际上只能算沙洲,最大时也不过2平方公里,就连印度《欧亚时报》也承认最多只能建一座可起降小型飞机甚至直升机的小机场,虽说对岛上来说也很重要,但要指望成为“主要信号情报基地”,显然是太为难这座1982年才种活第一棵树的小岛了。

(中建岛全貌,能有建雷达站地盘,也是守岛官兵是数十年如一日抗击大风海浪侵蚀的结果)

当然,不能否认反隐身雷达的重要性,查塔姆研究所认为这有助于增强解放军在西沙群岛一带海域的电子战能力,并成为南海监视网的一部分。特别是美国和西方在南海执行“自由航行”活动时,解放军可以“了如指掌”——看来一部分西方国家也知道,他们在南海搞的所谓“自由航行”,实质上不过是跟随美国挑衅中国的主权而已,跟自由不自由没关系。

从卫星图来看,中建岛正在建设的综合脉冲孔径雷达(SIAR)拥有独特的八角形结构外观,和2017年在渚碧礁建设的基本一致。查塔姆研究所可能就是从这一点,确认了到底是什么设施,并指出这类雷达在海南岛也有部署,中建岛的SIAR建成后,“将填补中国雷达覆盖范围的一个关键空白”。

(外媒认为部署了反隐身雷达的三个地点)

反隐身雷达这个概念,随着具备隐身特征的五代机出现而被重视,毕竟几次局部战争证明五代隐身机的威胁实在可怕,那么就像坦克的出现催生了反坦克武器的发展一样,美军大量运用隐身飞机,让反隐身雷达技术成为各国,包括美国也不得不重视的研究科目。

迄今为止,反隐身雷达这个研究方向有不少分支,SIAR属于米波雷达的一种,工作波段是甚高频的VHF波段,工作时发射短促的微波脉冲,这些脉冲会在目标表面反射并被雷达接收器接收。

这些回波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多个短孔径雷达的信号合并后,再模拟出一个更大孔径的效果,以此在较宽区域内获得高分辨率图像。

(反隐身技术门类不少,但技术都很复杂,要求投入资源很高)

在生成高分辨率图像后,算法会将这些数据转化为目标的二维或三维图像,最终在屏幕上将目标的真实外观重现出来。

不难发现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技术也不止是雷达的电磁学原理,对计算机软件、算法和雷达T/R模块质量的要求都很高,同时还要考虑敌我识别、抗干扰和数据链通信等多个方面因素。

但就效果来说,目前这是最可靠的反隐身雷达,其他的UHF波段雷达、被动雷达和谐振雷达等等,效果都不那么如人意。也许还处于研发状态的量子雷达将来会是更强悍的反隐身利器,但目前米波雷达还是主力,毕竟当前已知的隐身材料和设计,都很难处理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

(“拳师”号最多可带20架F-35B,威胁不亚于大型航母)

技术复杂的直接结果就是价格高昂,在中建岛部署的八角形天线反隐身雷达,具体造价并无确切消息,但国际上类似产品的价格通常在数千万上亿美元。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么一座小岛上花这么多钱,消耗这么多资源建设金贵的现代军用雷达,并同时建设配套设施,再加上同样数目惊人的日常开销,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因为在美国持续推进南海军事化,扶植并支持菲律宾挑衅中国南海主权的背景下,解放军的反制手段之一。几天前,美国与菲律宾联合举行实弹演习,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拳师”号两栖攻击舰,以搭载F-35B的“闪电航母”状态参演,还是用JDAM精确制导炸弹实施反登陆演习......再考虑到美军获得了菲律宾吕宋岛和巴拉望岛多个基地的使用权,部署隐身战机或许只是时间问题,那么解放军引进能克制它们的手段,也就顺理成章了。

2 阅读:281
深度武备

深度武备

冷静客观中立,既是学者的使命,也是对未来负责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