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车祸启示录:科技狂奔,安全不能掉队丨快评

赵继成说商事 2025-04-03 02:31:18

切记:技术可以迭代,但生命没有容错率!

撰稿氢小妹,全文2000字,读完约需要6分钟。

3月29日,安徽铜陵高速公路的夜色中,一辆搭载三名年轻女性的小米SU7以116km/h的速度撞向施工路段的水泥护栏。碰撞瞬间,车辆严重损毁,随后起火,最终将车身烧至骨架裸露。从NOA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发出障碍物警报到碰撞发生,仅剩2秒反应时间。尽管驾驶员紧急接管车辆,但以97km/h的残存速度撞击后,一切挽救措施皆为徒劳。这起事故暴露的可能不仅是技术缺陷,更是整个行业对安全边界的漠视。据界面新闻援引一位智能驾驶技术人员的分析,小米SU7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纯视觉模式在夜间识别效果相对欠佳,可能存在障碍物识别不够及时到位问题。另外,在车辆行驶速度超过100km/h之时,由于检测距离相对有限,AEB存在没有触发可能性。而磷酸铁锂电池虽通过中保研64km/h碰撞测试,却在97km/h的极端冲击下失效。更值得警醒的是,事故前车辆曾多次触发分心报警,但系统仍允许驾驶员继续使用NOA功能——这种“宽容”也是对风险的一种纵容。这里需要反思的问题有很多:智能驾驶:被夸大的“领航”与真实的局限行业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为“领航”“高阶智驾”,营造出接近自动驾驶的幻觉。小米SU7的用户手册虽注明“需全程监控路况”,但其发布会却高调宣传“135km/h下成功刹停”的AEB测试,弱化功能边界。实际上,该车AEB仅能识别车辆、行人等动态目标,对锥桶、水马等静态障碍失效。更深层的矛盾在于人机权责的模糊。根据“两秒定律”,人类从发现危险到制动至少需2秒,而此次事故中系统仅预留2秒反应时间,实质上将责任转嫁给驾驶员。同济大学教授朱西产指出:“车辆的DMS检测到驾驶员较长时间出现分心状态,两次以上提醒还无效的情况下就应该停止该驾驶员使用NOA功能,通过这样的惩罚措施避免驾驶员错误地把辅助驾驶系统当成自动驾驶系统使用。”电池安全:成本与生命的博弈事故车辆起火并非偶然。尽管小米宣称其电池采用14层防护结构,但行业标准仅针对80km/h以下碰撞设计。动力电池专家坦言:“97km/h撞击下,现有防护难阻电芯撕裂。”更值得警惕的是,为压缩成本,部分车企甚至降低电芯检测标准。韩国奔驰EQE起火事件后曝光的电池信息隐匿乱象,在中国市场同样存在。逃生机制:被忽视的“最后一公里”事故后车门能否打开引发激烈争议。小米以“未接触车辆”回应,而行业标准仅要求50km/h碰撞下非撞击侧车门解锁。新能源车碰撞后电路中断风险远高于燃油车,但现行法规未强制要求备用电源——这意味着高速撞击后,乘员可能被困于迅速起火的“电子棺材”。目前,新能源车的营销出现了需要警惕的异化:安全让位于所谓“科技信仰”。小米SU7被称为“打开超豪华市场的钥匙”,却对标准版减配激光雷达、算力不足等隐患谈之不足。这种“选择性宣传”已成行业潜规则:城市NGP被称为“自动驾驶”,用DEMO视频替代真实路测……当车企用“期货功能”收割订单时,用户成了免费测试员。而且,监管滞后,标准追不上技术迭代。中国虽在2025年实施新能源汽车年检新规(要求电池温度、电机过热等指标),但对智驾系统的安全认证仍处空白。反观韩国,奔驰起火后立即推行电池信息公开和认证制度,21家车企被迫公开69款车型的电池供应商。而在中国,用户甚至不知自己车辆的电池品牌,更遑论评估风险。小米SU7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比顶配版便宜10万元,代价是取消激光雷达、降低算力芯片——这些恰恰是提升智驾安全的核心部件。有行业人士透露,车企普遍将AEB灵敏度调低以减少误触发,因为每增加1%的检测率,成本就会大幅上升。痛定思痛,秉持着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应该重构汽车科技伦理:透明化革命:从“黑箱”到“白盒”车企必须公开智驾系统的失效场景清单(如小米手册中“不响应锥桶、动物”的条款应置于宣传首页),并仿照食品包装标注“安全参数”:AEB生效范围、电池碰撞防护速度上限、车门解锁机制等。韩国要求公开电池信息的做法值得借鉴,用户有权知道风险来源。第三方制衡:打破车企“自查自纠”此次事故调查至今未让小米接触车辆,但既往案例显示车企可能篡改数据。亟需建立国家级的智能汽车事故鉴定中心,由跨学科团队独立分析,并强制公开原始数据。安全认证升级:从“合规”到“超纲”现行C-NCAP碰撞测试最高时速仅64km/h,与真实事故差距悬殊。应引入高速偏置碰撞、夜间复杂路况智驾响应等极限场景测试,并将结果纳入购车补贴标准。安徽车祸的三条生命,撕开了新能源狂飙时代的残酷真相:当车企用“软件定义安全”时,硬件仍在物理定律的枷锁中;当资本追逐“自动驾驶”叙事时,人类仍是责任链的最终环节。技术可以迭代,但生命没有容错率。小米需要回答的不仅是“车门为何没开”,更是“为何让用户相信2秒足够救命”;行业要反思的不仅是“如何通过测试”,更是“如何敬畏生命”。唯有时刻铭记:科技向善的刻度,永远以安全为原点。

0 阅读:0
赵继成说商事

赵继成说商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