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城家庭,父母都是工厂的职工。家境虽不富裕,但充满了温馨和爱。我的童年在父母下班后围坐餐桌旁的欢声笑语中度过,那时我以为这种幸福会永远持续下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家乡来到这座陌生又充满机遇的城市。毕业后,我留了下来,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逐渐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尽管工作繁忙,我还是定期回家探望父母,带些他们没见过的礼物,听他们讲述邻里间的趣事,亲情从未因距离而减弱。
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家里的氛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当我谈论自己在这座城市的奋斗与梦想时,父母眼中除了骄傲,还有不易察觉的忧虑。我知道他们在担心我将来的归宿,害怕我远嫁他乡成为他们的牵挂。去年冬天,一个消息打破了家里的平静——老房子所在的区域要拆迁,我们家将分得三套安置房。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我自然而然地以为至少有一套房会属于我。
于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爸妈,这次拆迁分的房子能不能给我一套?我在城里虽然有了稳定的工作,但房价那么高,有个自己的窝总是好的。”没想到,我的话让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父亲的脸色阴沉下来,母亲则是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我,“分你房?那不是便宜外人了吗?”父亲愤怒地说。母亲附和道:“我们也希望你能幸福,但房子的事我们要为你弟弟考虑。”
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原来在父母心里,我已经成了“外人”。我试图解释,告诉他们我的打算并非为了私吞家产,而是给自己一个安全感,同时也是对自己多年努力的认可。然而,我的话语在他们心中激不起任何波澜,反而换来了更激烈的反对。那一晚,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城市的灯火阑珊,却照不亮心中的阴霾。我没有再坚持,选择了沉默,不是因为妥协,而是明白了有些界限一旦跨越,便是对亲情最无情的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