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印秘密交易曝光,西方集体愤怒!莫迪跟中国怄气,普京一招化解

微观史纪录 2024-09-07 10:09:49

文|微观史纪

编辑|微观史纪

国际舞台风云变幻,有人选择坚定站队,有人选择明哲保身,而印度总理莫迪,似乎独爱走钢丝的刺激感。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目光聚焦于这场地缘政治的博弈,而印度,这个看似置身事外的“东方大国”,却以一种“隐秘”的姿态,成为了这场博弈中不可忽视的玩家。

西方世界最初的猜测指向了另一个“东方大国”,各种“秘密援助”的流言甚嚣尘上。然而,随着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的一份俄罗斯政府秘密文件,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一直在暗中向俄罗斯输送“血液”的,是印度。这一消息震惊了西方世界,也让国际社会再次见识了印度外交的“传统艺能”:左右逢源,利益至上。

莫迪,这位被西方媒体戏称为“老仙”的印度领导人,其外交手腕不可谓不“高超”。自上台以来,他始终奉行“大面积撒网,重点捕鱼”的策略,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

一方面,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保持着密切的私人关系,将俄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视为印度外交的基石。另一方面,他又积极发展与美国的关系,寻求与这个超级大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试图将印度打造成制衡中国崛起的“印太棋手”。

俄乌冲突的爆发,为莫迪的“平衡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面对美俄之间的激烈对抗,印度政府对外宣称保持“中立”,但实际行动却暴露了其“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真实意图。

印度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不减反增,尤其是在能源领域。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后,印度却抓住机会,以极低的价格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然后高价转售给欧美国家,从中赚取巨额利润。这种“两头通吃”的操作,让印度成为了俄乌冲突中的最大赢家之一。

然而,莫迪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他深知,在当前国际格局下,印度要想实现真正的崛起,必须摆脱“棋子”的角色,成为能够左右局势的“棋手”。而提升印度在印太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就成为了莫迪政府的首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印度一方面积极拉拢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构建“印太战略”的包围圈,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印度又利用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身份,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试图在美俄之间“走钢丝”,获取最大的战略利益。

莫迪的“平衡术”看似高明,实则暗藏风险。在当前国际局势下,任何试图“脚踩两只船”的行为,最终都可能导致“翻船”的结局。

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的秘密文件,揭开了印度对俄援助的冰山一角。文件显示,印度一直在向俄罗斯出售军民两用产品,甚至包括一些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禁售的敏感电子产品和先进零件。

这一消息如同在西方世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轩然大波。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都将印度视为“潜在盟友”,试图拉拢其加入制裁俄罗斯的阵营。然而,印度的“背刺”行为,让西方国家意识到,他们一直以来都低估了印度的野心,也高估了自身的“魅力”。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印度甘冒得罪西方的风险,也要向俄罗斯提供如此“敏感”的援助呢?

首先,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急需寻找新的贸易伙伴。而印度,则成为了俄罗斯的“救命稻草”。

如前文所述,印度以低价购入俄罗斯的石油等能源,高价转售给西方国家,从中赚取了巨额利润。此外,印度还利用俄罗斯被西方制裁的机会,扩大了对俄罗斯的工业产品出口,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俄罗斯市场的地位。

其次,地缘政治的考量也是印度选择“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

印度一直将自己视为“南亚霸主”,对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充满警惕。为了遏制中国,印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军事合作,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支持俄罗斯,来牵制中国在欧亚大陆的战略空间。

此外,印度“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身份,也为其“两面”操作提供了“挡箭牌”。每当西方国家对印度与俄罗斯的“亲密”关系表示不满时,印度总是搬出“不结盟”的挡箭牌,声称自己不会倒向任何一方,只会根据自身利益作出决策。

这种“既要又要”的态度,虽然在短期内为印度赢得了不少“好处”,但也让其在国际社会中陷入了“墙头草”的尴尬境地。

然而,莫迪的如意算盘真的能一直打下去吗?他精心构建的“平衡术”,究竟是通往“世界大国”的捷径,还是通往“深渊”的陷阱?

印度自诩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其外交政策也常常标榜“独立自主”。然而,在“独立自主”的表象之下,隐藏的却是印度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和“玻璃心”。

这种不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源于1962年的那场边界冲突。这场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印度的对外政策上,也深刻影响着印度对华关系的走向。

为了对抗中国,印度可谓是“煞费苦心”。

在经济上,印度试图将自己打造成“世界工厂”,与中国展开竞争。然而,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低效的政府机构以及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都成为了其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在军事上,印度不断增加军费开支,斥巨资从俄罗斯、美国、法国等国购买先进武器装备,试图打造一支能够与中国抗衡的军队。

然而,印度的“穷兵黩武”并没有给其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反而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也进一步拖累了其经济发展。

除了在军事和经济领域与中国展开竞争,印度还试图在外交上孤立中国。

近年来,印度积极拉拢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构建“印太战略”的包围圈。同时,印度还试图利用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阻止中俄走近,以维护其在南亚地区的“老大”地位。

在与俄罗斯进行贸易时,印度也处处提防中国。

由于俄罗斯被西方国家踢出了SWIFT国际结算系统,无法使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俄罗斯曾提议使用人民币与印度进行贸易结算。然而,这一提议却遭到了印度的拒绝。

印度担心,如果使用人民币结算,将会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进而威胁到印度的利益。因此,印度坚持使用卢比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结算。

然而,印度的这一“小算盘”,却让俄罗斯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由于卢比并非国际流通货币,俄罗斯在获得大量卢比后,只能将其用于购买印度的商品或服务,否则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手中的卢比贬值。

印度的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中印之间的互信,也不利于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

事实上,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如果能够加强合作,将会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将为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然而,印度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印度更愿意相信“零和博弈”的逻辑,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意味着印度的损失。

这种狭隘的“零和博弈”思维,不仅阻碍了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也限制了印度自身的發展。

俄乌冲突的爆发,给印度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 莫迪政府在美俄之间玩弄“平衡术”,试图从中渔利,提升印度的国际地位。

然而,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印度的“走钢丝”游戏也变得越来越危险。

一方面,西方国家对印度的“两面派”做法越来越不满,开始对其施加压力,要求其在俄乌冲突中“选边站队”。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对印度的“精明”算计心知肚明,开始对其施加压力,要求其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给予更多支持。

夹在美俄之间的印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交压力。

莫迪政府的“平衡术”,还能玩多久?

印度的“玻璃心”,还能承受多少考验?

或许,是时候该从“走钢丝”的虚幻舞台上走下来,认真思考一下印度的未来出路了。

在一个多极化世界格局下,任何试图“左右逢源”、坐收渔翁之利的国家,最终都可能成为“孤家寡人”。

印度要想真正成为“世界大国”,就必须放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承担起与其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责任。

否则,等待印度的,或许将是更加危险的“走钢丝”游戏,甚至是一场无法承受的“坠落”。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英媒披露俄政府信件:俄乌冲突后,俄罗斯一直使用卢比储备从印度购买敏感电子产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美国以“与北极LNG 2号项目有关联”为名制裁两家印度企业》

澎湃新闻《印度加紧边境基建,欲全天候联通所谓“拉达克地区”首府》

3 阅读:241

评论列表

遛狗不栓绳没教养

遛狗不栓绳没教养

2024-09-07 14:07

印度推行卢比结算怎么不行了?可以理解。那个国家不希望本国的货币能在世界流通啊。

微观史纪录

微观史纪录

苦忆君家好巷坊,无多岁月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