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亚洲杯预选赛面对老对手中国男篮高度重视

曹新宇呀 2025-02-19 16:59:51

中国男篮开始备战这样的新闻其实蛮让人想起小时候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电视里总会插播一些体育新闻,大年初二这帮球员就开始训练了,而我们还在家里吃着年夜饭剩下的菜,或者打麻将,或者出去玩,这些运动员的生活跟普通人是真的不一样啊。

这支由郭士强带领的中国男篮从春节假期就开始了紧张的训练,虽然外面还在放着鞭炮,但训练馆里已经是汗水横飞,而且这次集训好像挺重要的样子,毕竟是为2025男篮亚洲杯预选赛第三窗口期做准备,但其实我觉得这个说法好奇怪,什么叫窗口期,像是什么时间槽一样,体育术语真是越来越难懂了,反正就是要打比赛了。

说到比赛,其实中国队目前的成绩还可以,在C组3胜1负排第二,前面是4战全胜的日本队,这个战绩让我有点意外,日本队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篮球也行了?看来中国男篮的日子不好过啊,以前亚洲就我们和韩国两强,现在感觉谁都能来踢馆。

不过还好,预选赛只要拿到小组前两名就能直接进军亚洲杯,现在的排名基本稳了,但我觉得郭指导肯定不只是满足于晋级,毕竟去年2月那场76:73输给日本队的比赛肯定还是个心结,那时候是乔尔杰维奇执教,现在换了郭士强,想来一场翻身仗也是正常。

其实我挺欣赏郭士强的,他作为国内土生土长的教练能接这个烫手山芋也是有勇气的,前几任外教的成绩都不太理想,再加上中国男篮近几年表现一般,舆论压力肯定很大,但他还是接了,而且从集训名单来看,20人的大队伍训练,最后15人出征,他应该是想打造一支有活力的队伍。

有趣的是,他们的比赛名单要到当天上午才公布,这是不是跟足球那种赛前保密的战术差不多,毕竟临时调整能增加对手的不确定性,虽然我觉得日本队可能并不会太在意这个,他们都已经提前出线了,还有主力缺阵,搞不好就是来打个酱油的。

但中国队显然不这么想,公开训练课上郭士强讲了很多关于专注力和执行力的话,特别强调了后两三,这让我想起来很多中国队的比赛确实都是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球迷们常说的脏病队能这就是郭指导上任后想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吧。

好在现在有周琦和赵睿这样的老将担任队长和副队长,希望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稳住军心,特别是赵睿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点我觉得很关键,因为他确实是个情绪比较容易激动的球员,场上有时候会因为一时冲动导致失误或者技术犯规。

记得几年前日本篮球还是亚洲二流水平,怎么突然就能赢我们了,而且还是4战全胜排在小组第一,这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对手,虽然报道里说他们这次来有主力缺阵,但正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几年在世界大赛上的表现确实有目共睹。

日本篮球崛起可能跟他们这些年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有关,尤其是在2020东京奥运会前后,大量资金投入到篮球青训中,再加上他们的职业联赛水平提升,越来越多的日本球员有机会去美国打球,这些都是助推他们篮球水平提高的因素。

而且日本队打法特点鲜明,速度快、三分准、防守积极,这些都是中国队相对弱势的环节,特别是他们的三分球,记得上次交手他们就是靠三分球拉开比分的,所以这次比赛中国队防守外线一定是重中之重。

不过话说回来,日本队身高普遍偏矮,中国队在内线上还是有优势的,特别是有周琦这样的内线大闸在,挡拆、篮板、护框都能占据上风,郭士强说的外结能就是针对这一点制定的战术,既要利用内线优势,又不能忽视外线进攻。

从地点来看,这次比赛选在深圳主场,气候相对温暖,而且深圳球迷对篮球热情很高,这对中国队是个利好因素,希望主场作战能够给队员们加油鼓劲,毕竟去年那场比赛是在客场输的,现在回到主场应该能扳回一城。

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春节期间集训,很多人可能刚从假期状态出来,身体状态和比赛节奏需要调整,这对球员的专业素养是个考验,希望队员们能够快速进入状态,打出高水平的比赛。

另外,亚洲杯预选赛和世界大赛不同,规则可能有所差异,裁判尺度也不一样,这需要队员们灵活应对,郭士强作为经验丰富的教练应该会在这方面做足准备,让球员们适应比赛节奏和判罚标准。

最后,中国队这次派出的阵容中有几名新人,比如杨瀚森、余嘉豪等,他们能否在大赛中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也是球迷们关注的焦点,新老结合才能让中国篮球持续发展,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抓住机会证明自己。

郭士强在训练课上反复强调的专注力,这个词听起来简单但真的难做到,篮球比赛常规时间是四节共40分钟,但比赛强度大,节奏快,需要球员们在每一个进攻和防守回合都保持高度集中,稍有松懈就可能被对手抓住机会。

尤其是在比赛最后阶段,体力消耗大,精神压力增加,这时候更需要保持头脑清醒,做出正确决策,很多比赛就是在最后几分钟决定胜负的,一个失误可能导致全盘皆输,所以郭士强把专注力放在首位是很有道理的。

不过,专注力是一种心理素质,不是说教练强调了球员就能做到的,这需要长期训练和实战积累,可能郭士强在日常训练中会设置一些高压力的情境来锻炼队员的抗压能力和注意力持久度,比如疲劳状态下的投篮训练、紧张氛围中的战术执行等。

此外,专注力还跟球员的技术水平有关,基本功扎实的球员可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战术执行和场上局势判断上,而不是担心自己的运球或投篮动作,所以平时的基础训练也很重要,只有把基本动作练到肌肉记忆的程度,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持稳定发挥。

队长赵睿也提到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这也是专注力的一部分,因为情绪波动会影响判断和决策,特别是在比赛胶着或裁判有争议判罚的时候,保持冷静才能做出理性选择,这对一个队长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的情绪会影响整个团队。

从心理学角度看,专注力还受环境因素影响,比如观众噪音、对手挑衅、场地条件等,所以训练中可能也会模拟这些干扰因素,让队员们学会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专注,这种心理素质训练在现代篮球中越来越受重视。

还有一点,专注力也跟体能储备有关,当体力不支时,大脑的反应速度和判断力都会下降,所以体能训练也是提高专注力的重要方面,希望国家队在这方面做了充分准备,毕竟日本队以速度和体能著称,我们不能在这方面落后太多。

最后,专注力还需要全队配合,一个人再专注也打不好团队篮球,需要所有队员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整体协作,这可能是郭士强在训练中重点强调的,通过团队配合来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打出整体篮球。

选择赵睿和周琦担任队长和副队长是有深意的,这两人都是经历过大场面的老将,周琦有NBA经历,赵睿则是CBA的明星后卫,他们的球场经验和技术能力都是队内顶尖的,能够在场上和场下给年轻队员做表率。

赵睿作为控球后卫,场上组织进攻是他的职责,他需要观察场上形势,调动队友,执行战术,这些都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和领导力,他能担任队长也说明教练组对他的信任度很高,希望他能够在比赛中展现出应有的水平。

而周琦作为副队长,他的身高和内线统治力是球队的重要资本,在防守端他可以镇守篮下,在进攻端他既能高位策应又能低位得分,这种全面性对阵日本队这样的小个子球队尤其重要,希望他能发挥出身高优势。

领导力不仅仅是场上表现,更多的是在训练和生活中的影响力,赵睿说做好六包括训练态度、生活作风、团队协作等方面,一个好的队长能够带动整个团队的士气和凝聚力,这是无形的力量但却至关重要。

此外,新老交替期间,老将的言传身教对年轻队员的成长至关重要,他们可以分享比赛经验,传授技术要点,帮助新人快速融入团队,这传作用在中国篮球的发展中一直很重要,希望赵睿和周琦能够扮演好这个角色。

不过队长也面临更大的压力和责任,当比赛不顺利时,外界的质疑往往首先指向他们,这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和担当精神,赵睿提到要控制情绪,可能就是为了在压力下仍能冷静决策,这种自我管理能力对一个队长来说非常关键。

从战术角度看,赵睿作为后卫,周琦作为中锋,一内一外的搭配也有利于球队的整体平衡,他们能够分别控制外线和内线,形成内外呼应的打法,这与郭士强强思路是一致的,可能是球队的核心战术体系。

最后,这两位队长在国际赛场上都有丰富经验,知道如何应对各种情况,包括裁判偏向、场外干扰等,这种大赛经验是年轻球员短时间内难以积累的,有他们镇场子,球队在关键时刻应该能够保持稳定。

郭士强提到战术理念其实很朴素但却是篮球的精髓,单纯依靠内线或外线都容易被针对,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进攻体系,特别是面对日本队这样擅长三分的队伍,我们更需要多元化的进攻手段。

内线优势一直是中国队的传统强项,有周琦、胡金秋这样的内线悍将,无论是高低位进攻还是篮板保护都有保障,而日本队普遍身材偏矮,内线防守相对薄弱,所以打内线是一个明显的战术选择,但前提是外线传球要到位,内线接球后要有足够空间操作。

而外线进攻则是近年来中国队一直在加强的环节,赵睿、徐杰、高诗岩都是投射能力不错的后卫,如果他们的三分球找到感觉,既能直接得分,也能拉开空间便于内线单打,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内外呼应是现代篮球的基本打法。

快攻也是郭士强提到的重点,这需要防守端的积极性和篮板保护,以及后场快速推进的能力,日本队节奏很快,我们如果能在快攻中占据上风,不仅能得到容易得分的机会,还能控制比赛节奏,避免陷入对方的节奏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战术考量。

不过,内外结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队员之间默契配合,比如内线球员要学会在低位单打时及时察觉包夹并把球传出去,外线球员要学会无球跑动创造空间和机会,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实战磨合才能形成。

而且内外结合还要考虑到对手的特点和比赛形势,比如日本队防守积极,传球路线容易被阻断,这时候可能需要更多的掩护和挡拆来创造传球空间,或者通过高位策应来减轻内线压力,这些战术细节都需要教练组仔细研究和部署。

此外,内外结合还涉及到人员搭配问题,不同的内线和外线球员组合效果可能大不相同,有些组合更适合打快,有些更适合阵地战,教练组在排兵布阵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找到最合适的五人组合,这也是比赛前准备的重要一环。

总的来说,内外结合是一种理念而非具体战术,它需要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根据比赛情况随时调整,这对球员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教练的指挥艺术都是考验,希望中国队能够在与日本队的比赛中展现出高水平的团队篮球。

郭士强说要靠团队取得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客套话,但实际上揭示了现代篮球的本质,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篮球比赛更强调整体配合和团队协作,特别是在国际赛场上,面对各种风格的对手,单靠个人能力是很难取胜的。

团队配合首先体现在防守端,五个人的防守轮转、协防补位、篮板保护等环节都需要默契配合,一个人防守出色但其他人漏洞百出,整体防守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日本队进攻节奏快、传导球多,更需要我们有组织有纪律的整体防守。

进攻端的团队协作则表现为战术执行和球权分配,每个球员都要明确自己在战术中的角色和位置,执行教练的战术安排,同时还要根据场上形势做出合理调整,这需要球员有较高的战术理解力和场上沟通能力。

此外,团队精神还包括积极性和斗志,每个人都要全力以赴,不计个人得失,为团队的胜利而奋斗,这种精神面貌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影响比赛走向,特别是在与强队交手或比分胶着的时候,谁的意志更坚定往往能笑到最后。

球员轮换也是团队取胜的关键环节,郭士强有15人大名单,比赛只能上12人,这意味着他有较大的轮换空间,可以根据比赛情况调整人员,保持球队活力,应对不同阶段的比赛需求,这也是团队深度的体现。

不过,团队取胜并不意味着没有核心球员,赵睿、周琦这样的老将在关键时刻仍然需要挺身而出,承担更多责任,他们的表现往往能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和信心,所以个人能力和团队配合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团队文化的建设也是长期工作,包括训练态度、比赛作风、生活管理等方面,这些看似与比赛无关,实际上却能影响球队的整体状态和凝聚力,郭士强作为主教练,在这方面的工作可能比技战术指导更为重要,好在他有丰富的执教经验,应该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

最后,团队取胜还需要教练组的精心准备和临场调度,包括对对手的分析研究、赛前战术部署、比赛中的技术指导和心理调适等,这些都是幕后工作但却直接影响比赛结果,希望郭士强和他的教练团队能够做足准备,帮助球队取得胜利。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