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肿瘤医院副院长黎海亮因病离世,终年60岁,曾获中原名医称号

科幻真炭 2024-11-18 01:20:23

黎海亮教授,作为中国放射介入治疗的“高大上”代表,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着一身不容小觑的本领,更是河南省肿瘤医院的顶梁柱之一,更是被誉为中原名医。如果把医学界比作一场“高手过招”的比赛,那么黎教授绝对是那种从不出场就已经让对手心生敬畏的“隐形大佬”,然而遗憾的是,这位医学大佬已经离我们而去。

一、从医学生到医学“大佬”

黎海亮教授的医学生涯开始得非常“经典”——1987年,他从原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顺利拿到“入场券”,直接加入河南省肿瘤医院,开启了自己传奇的医学之路。

那时候的黎教授,刚刚从校园毕业,手里没有带着“放射介入专家”的标签,而是像所有刚入职的医生一样,站在了患者面前,认真、踏实、一丝不苟地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其实,按照常规来说,年轻医生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多看少说”,没什么话语权,毕竟刚毕业的医生手里拿的更多是“经验不多”的简历和“满怀热忱”的激情。

而黎教授显然不是普通的年轻医生,毕业的同年,他就开始扎根肿瘤医院,专注于肿瘤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给自己铺设了一条稳扎稳打的医学之路。

从加入河南省肿瘤医院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几乎都是在这里打拼。1997年,他被任命为放射科的副主任。

到了2002年,他的职业生涯又迈上了新台阶,担任了放射介入科的主任。

那时候他还在“潜心学习”,将自己的医学功底进一步深化,直到2013年,终于坐上了医技医学部主任的职位。

一个人能在一个地方待得这么久,可见他的人格魅力与专业能力有多强。

2016 年,他荣膺“二级教授”之称,这是实打实的医学界的“顶级认证”更牛的是,他还享受着国务院特殊津贴,这意味着不仅是同事敬佩,连国家也给他点赞了。

其实,能获得这项津贴的,不仅仅是学术能力强,更是要在行业里有突出的贡献,黎教授显然是成功实现了这一点。

在医学领域,黎教授的名字几乎成了“肿瘤治疗”的代名词。肝癌、肺癌、肾癌等中晚期肿瘤的治疗中,黎教授通过影像引导介入治疗,使许多无法手术的患者重新看到了生的希望。

并且,黎教授以其杰出的创新能力,率先在国内提出并实施了射频消融治疗、微波消融治疗以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等一系列前沿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成为了该领域的先驱者。

如果说这些技术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块“未开垦的荒地”,那么黎教授就是那个挥锹挖土的“开荒者”。

这绝非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实则是对患者生命的庄重承诺。当大多数医生还在研究传统治疗方案时,黎教授已经开始在医疗的“荒野”中探索,为那些已经没有选择的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

这个“肿瘤治疗的开路先锋”在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努力。身为患者,有幸邂逅如黎教授这般技术精湛且心怀仁德的医生,实乃人生之幸事。

二、科研与学术交流:论文、专著、奖项一个都不能少

他不仅发表了40余篇论文,出版了5部专著,还获得了国家专利,这可不是“挂在墙上的奖状”,而是真真正正的成果。

在肿瘤治疗这一高技术含量的领域,黎教授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推动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成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的首届主任委员,并引领了高危部位实体肿瘤的消融治疗技术。

他的工作让河南省乃至全国的肿瘤治疗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他参与撰写的肿瘤消融专家共识,也成为了行业内的重要参考文献,堪称医学领域的“宝典”。

然而,尽管黎教授在医学领域成就非凡,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和奖项,医学界的“顶级大牛”,他自己却从未停下过工作节奏。

甚至,作为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副院长,黎教授还身兼多个职务,繁重的工作压力几乎没有给他留下一点休息的空间。

毕竟,工作不是做个“打卡族”,而是要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这种极其忙碌的生活方式,虽然成就了黎教授在医学领域的“神话”,但是对于个人健康来说,或许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正因为如此,许多同事和学术界的人士都十分敬佩黎教授的工作态度,但也为他超负荷的工作量深感担忧。

令人遗憾的是,2024 年 10 月 26 日,黎海亮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郑州溘然长逝,享年 60 岁。

对于河南省肿瘤医院、对于中国医学界来说,黎教授的离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他的过世,不仅意味着失去了一个医学大师,更意味着失去了一个在生死边缘为患者拼搏的战士。

0 阅读:79
评论列表
  • 2024-11-18 03:26

    中医大师这么多头衔、名誉,怎么英年早逝?

科幻真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