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震后,青海村庄涌入3米厚淤泥,19人被埋,哪里来的淤泥?

鱼缸里的假山 2023-12-19 21:32:26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截止我写这篇文章时,已经造成了127遇难,还有数百人受伤,无数的房屋倒塌,道路断裂,电力中断,通讯中断,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救援人员正不辞辛劳地奋战在一线,抢救伤员,搜寻幸存者,恢复秩序,但他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非常巨大。

很多人疑惑,这场地震为什么会造成如此惨重的后果?

其实,这与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发生时间、房屋结构等因素都有关系。

首先,6.2级的地震本身就属于强震,能够产生很大的能量,对城市造成很大的破坏。

其次,这次甘肃地震的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比以往的更高级的地震要浅的多,这意味着地震波能够更快更强烈地传播到地面,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影响更大,也就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后果。

再次,这次地震发生在冬天夜里的12点,这个时间段大家基本都睡觉了,很多人在睡梦中被建筑物活埋,根本来不及逃生。

最后,还有个问题就是,地震发生的地方太穷了,大西北地区本身就气候恶劣缺少资源,很多县城都还是土坯砖瓦自建房,根本谈不上抗震能力,稍大一点的地震就会倒塌,而且这些房屋的密度很高,一塌就是一大批,人们也很难逃生。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渺小的。我们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做好应急准备,尽可能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地震的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这些灾害也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比如,就在甘肃地震发生后,接壤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就出现了一起令人惊心的灾害事件。

据新华社报道,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在地震后发生了山体滑坡,突然涌入了大量的淤泥,导致7户19人被埋。消防力量已经赶到现场进行搜救,但是由于现场的淤泥深达3、4米,深处都几乎没过平房房顶,救援难度很大。

但是,现场的灾民对此非常困惑:这么多的淤泥是从哪里来的?这次地震又并没有下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淤泥?

有了解黄土高坡的人应该能想到这么一个水利设施--淤地坝。

淤地坝是一种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特别是青海省。淤地坝的主要用途是拦截沟道中的泥沙,减少入黄河的泥沙量,改善河道水文条件,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和灌溉水源。

淤地坝的结构一般由坝体、卧管、出口明渠、消力池、溢洪道等组成。

坝体是淤地坝的主要部分,由沟道中的泥沙堆积而成,高度一般在3-10米之间,长度可达数百米。卧管是淤地坝的排水设施,一般埋设在坝体下部,通过卧管孔塞控制水位,防止坝体被水浸泡。

出口明渠是淤地坝的输水设施,一般位于坝体下游,将卧管排出的水引入消力池或涵洞,再输送到下游的田地或河道。消力池是淤地坝的消能设施,一般位于出口明渠的末端,用于消除水流的冲击力,防止冲刷坝体和下游地形。

溢洪道是淤地坝的泄洪设施,一般位于坝体的侧面或顶部,用于在遇到洪水时,将多余的水流绕过坝体,防止坝体溃决。

在发生大地震后,淤地坝的坝体产生裂缝或塌陷,破坏坝体的稳定性,使得坝体无法承受水压,发生溃决或漫顶,造成淤泥的泄漏或冲出。

另外地震也会导致淤地坝的卧管、出口明渠、消力池、溢洪道等设施损坏或堵塞,影响淤地坝的排水和泄洪功能,使得淤地坝的水位升高,超过坝体的承载能力,发生溃决或漫顶,造成淤泥的泄漏或冲出。

地震还会导致淤地坝的淤泥产生液化现象,降低淤泥的密度和黏性,使得淤泥变得流动性强,易于随水流运动,发生淤泥的泄漏或冲出。

所以我大胆猜测,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淤泥涌入村庄,应该就是淤地坝出了问题。

这场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灾害的可怕,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为灾害的可悲。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应对能力,减少损失,也要关心和支持灾区的人民,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活,共同渡过难关,迎接明天的阳光。

7 阅读:6122
评论列表
  • 2023-12-19 23:26

    不蛮你说,我每次听到报地震深度都是10公里,这次的也是,所以你只是加了一个只有10公里

  • 2023-12-19 23:20

    谁设计的 谁施工的 谁是管理方

  • 2023-12-19 23:55

    地震强度6.2不算太大,震源深度更是每次都一样的10公里。这个震级放到深圳我估计死不到2个人,但是甘肃是什么地区,建的房子多是泥巴房,土烧砖房,泥瓦房,所以这才是死那么人的原因。

  • 2023-12-19 22:32

    当年唐山大地震就是涌出的泥浆呛死很多人。

鱼缸里的假山

简介:一个喜欢养鱼的科普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