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心理学家好奇:为啥中国老兵战争后,极少有战后应激障碍?

啰嗦翔子 2025-01-13 10:58:08

对于很多的人来说,战争都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情,因为在战场上,会牺牲非常多的人,可能上一秒还在和战友说话,下一秒战友就牺牲了。

所以这也会给很多的人带来一些心理阴影,不过有一个现象,让很多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那些的欧美士兵在上过战场之后,很容易得战后应激障碍这种病。

但是我们国家的老兵却不太一样,他们当初在战场上可谓是非常勇猛,就算到年龄回到日常生活中,也是精神奕奕,我们要是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他们身上的气质也很不一样。

那么,为啥我们国家打过仗的老兵,很少患有战后应激障碍这种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战后理综合症

战后心理综合症,也可以说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用英文字母简写的话,就是(PTSD),得上这种病的人,一般都是自身曾经受到过死亡威胁,或者是目睹了其他人死亡才得上的一种精神类疾病。

而得上这种疾病的人也会非常痛苦,因为他们的精神状态非常脆弱,他们还会非常容易暴躁易怒,就算是好不容易睡着了,也很容易做噩梦。

长此以往下来,在精神状态受不了的情况下,这些人可能会通过自杀来解放自己,上个世纪的时候,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

这两次世界大战使无数的人卷入到战争之中,可人们发现,那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美国大兵,以及一些国家的军人,却有着创伤后应激障碍。

他们在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会有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总是时不时的想起自己在战场上曾经杀过的人,自己那永远见不到的朋友,又或许他们自己曾命悬一线却捡回一条命。

还有一些人,更是大屠杀的参与者,或者是旁观者,在当时,他们看着那些人手无缚鸡之力,无助的祈求,但是他们依旧下了狠手。

这样的场景使得他们自战场上退下来之后,依旧备受折磨,为了缓解自己的痛苦,他们会通过一些手段来短暂的忘却。

酗酒就是他们使用的手段,毕竟只要喝醉了,就什么也不想了,还有一种方法在我们看起来比较极端,那就是吸毒。

也不止是哪个时候的,现代社会中也是有发生战争的,有一些人也会患上这样的疾病,就比如巴以战争之中,以色列就有非常多的士兵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为此还有一些以色列士兵自杀。

在提到战争的时候,外国有很多的人泪流满面,甚至会有一些精神崩溃,他们不愿意回想,觉得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但是要是和我们国家的老兵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有很多的老兵在表达悲痛的时候,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懑,但是唯独没有情绪崩溃。

有一些老兵在提到当时的战争时,甚至还会激动,有的还表示自己想去三八线再浪一回,那么,为啥我们国家的老兵没有战后应激障碍这样精神类的疾病呢?

基因问题?

因为地区和历史原因,所以人们的长相也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就比如亚洲人的长相,五官普遍比较扁平,而欧美人种的长相普遍立体一些。

虽说他们的长相立体,但是他们的抗衰老程度却比不过亚洲人,基因方面的不同也不止是这些,亚洲人的身上几乎没几个有体味的,欧美人没有体味的人很少。

至于我们没有战后应激障碍,外国倒是有一个说法,他们说我们77%的人身体里边有一种他们没有的基因,这种基因就是MAOA基因。

MAOA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这样的基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甚至是行为,拥有这样基因的人,更加容易兴奋冲动,更重要的是,不容易抑郁。

有一些国人可能会有这样的身体反应,在一些情况下,身体会抑制不住发抖,在这个时候如果打起架来,身体的疼痛感会没平时那样强烈。

更重要的是,在越是危急的时候,携带这一类基因的人可能会更加冷静,你可以想象一下,拥有这样基因的人,在去到战场上的时候,该怎样所向披靡,所以这样的基因也被一些人称为“战士基因”,或者是“绝境基因”。

而基因这方面,确实很是神奇,因为有一些基因,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流传至今,就比如有一些人,在上厕所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的回看一下。

有不少的人对此感到疑惑,但其实这些也是可以解释的,因为我们的祖先,会通过自己的排便情况,来大致猜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问题。

还有一些人,会相信自己所谓的第六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汗毛耸立,这个时候他们会尽量远离那个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地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受,也是因为你的基因在提醒你。

但是我们的老兵没有战后应激障碍,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解释……

历史原因

我们国家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现代社会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甚至可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寻找出答案。

就比我们在援助阿富汗的时候,是有规定的,那就是要让女性和儿童去到相关地点,才可以领取到物资。

因为古代的教训告诉我们,要是让男性领取物资了,那些本身就弱小的女性和儿童,所遭受的待遇就更难了。

而我们国家历史上所遇到的战争,大大小小的,也有数千场了,有一些战争非常著名,不过战争嘛,总是有输有赢,要是一场战争胜利了,所记载的就比较简单了,大胜,或者是大败谁。

但是要是一场战争失败了,那就有的说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需要详细记录下来,不仅如此,事后还会复盘。

如果在这个节点选择这样的方式,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在一代代的传承之下,我们有关这方面的经验是越来越多。

有很多的人甚至痴迷于军事上的各种兵法,当然,有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离这些东西其实太过于遥远。

然而你要是细想,还真觉得有点意思,别的不说,你就说,兄弟几个吃饭,在一开始的时候,话题可能是天南海北,但是后来越聊,那话题就会到,当年曹操,当年赤壁,要不就是近代的那些战争,谁用兵如神。

在谈到激动处的时候,甚至还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有的时候还会做出一些假设,说如果这个历史名人做出这样的选择,那后来的局面就可能会大不相同,这样的话题一聊就可以聊好几个小时,说不定等到回去的时候,还会感觉有一些意犹未尽。

由此可见,很多人其实对这方面是非常感兴趣的,那些老兵没有没有战后应激障碍,也是因为我们历史上发生了太多的战争了,对于这样的事情,也算是有一定的接受程度了。

而且我们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战争,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那就是我和你打仗,那是因为我们这边吃亏了,所以我打你是应该的。

就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汉朝,就非常熟悉这一套流程,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史书中看到,某个小国家,或者是民族杀了我们国家的汉使。

但其实这些汉使,在挑衅方面也确实是颇有一手,在汉武帝时期,有使者出使大宛国,在谈判的时候,对方竟然不答应汉朝用黄金换取汗血宝马,于是汉朝使者直接就对着国王破口大骂,国王又怎么受过这样的气,于是就杀了汉使。

这个时候,汉朝就有了理由对这些国家下手了,当然汉使所做的可不止这些,有一个汉使,直接在楼兰的王宫里杀了楼兰王,在那之前,那个汉使还想要劫持楼兰王的母亲。

虽说汉使在那个时代是一个高危职业,但是还是有不少的人愿意去担任汉使,这主要还是因为,当汉使,有青史留名的机会,也不止是如此,还有很高的待遇,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个职位还真是不错。

不过我们师出有名历朝历代都运用的非常醇熟,汉高祖刘邦当时有一场和匈奴的战役,叫“白登之围”,但是这场战争是输了的。

到了明朝,朱棣为了找一个缘由攻打漠北,就翻到了刘邦这,然后朱棣就开始出兵,所以在有明确目标,加上有经验的情况,以及基因,我们国家的军人才不会患上战后应激障碍。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战后心理综合症》。

【2】中国新闻网——《外媒:因严重的心理问题,多名以色列士兵自杀》20214.11.24。

【3】红色之声——《文盲率从建国之初的80%下降至2.67%!新中国是如何开展扫盲运动的?》2023.8.31。

【4】中国知网——《MAOA基因与抑郁的关系》。

0 阅读:120

评论列表

世界如此浮躁

世界如此浮躁

2
2025-01-14 08:07

也有得病的,只是那时不关注这东西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1
2025-01-13 23:39

为了生存哪有空应激反应 没饭吃就不会这么矫情

星辰大海

星辰大海

1
2025-01-13 13:18

中国人大多不信宗教,没有那么重的负罪感。

啰嗦翔子

啰嗦翔子

分享干货,记录感悟,听我啰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