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还是误解?学校禁用雨伞激起争议,家长质疑雨衣带来更大风险,雨伞VS雨衣:伞翅只会轻微刮伤学生,而雨衣可能导致孩子被车辆撞伤!
新闻背景:根据极目新闻报道,江苏灌云的一位家长反映了学校禁止学生使用雨伞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学校工作人员解释称,并非不允许学生进入校门,只是提醒学生尽量使用雨衣。然而,一位家长从外地赶来送孩子上学时,在雨中被学校老师要求穿雨衣才能进入学校,导致了一场误解。这一事件引发了对禁止学生使用雨伞的合理性以及雨衣的安全性的讨论。
学校工作人员解释,禁止学生使用雨伞是为了避免雨伞对学生眼睛的安全隐患,并一直提倡学生使用雨衣。然而,一位家长在大雨中被要求穿雨衣才能进入学校,导致对学校意图的误解。经过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解释,家长最终对学校的原意有了更清楚地了解。
学校考虑到雨伞可能对学生眼睛造成安全隐患,一直提倡学生使用雨衣。这种顾虑源于学校管理者的经验和担忧,认为雨伞上的伞翅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增加学生受伤的风险。尽管学校并非完全禁止学生使用雨伞,但鼓励他们使用雨衣以确保安全。
雨衣的安全隐患:这所学校现在要求学生穿雨衣上学,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在我上学的时候,学校建议大家打雨伞上学,因为雨衣的帽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学生听不见马路上汽车的鸣笛,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如果这所学校的学生因为雨衣帽子听不到汽车的鸣笛而被撞伤,学校会负责治疗吗?而且,学校所说的雨伞导致学生受伤的情况本质上是小概率事件。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比如学生削铅笔时使用的小刀也能割伤学生的手臂,甚至学生使用的钢笔、铅笔也能扎伤学生。难道学校为了安全起见就不让学生使用笔吗?这种逻辑实在荒谬。
我们知道,有些人喝水会呛死,难道学校就禁止学生喝水吗?现在很多人的想法都是胡乱猜测。
我想,学校这样规定是为了避免责任,但他们只考虑了雨伞的隐患,却没有考虑到雨衣的隐患。而且雨衣的隐患明显要大于雨伞,这所学校的领导居然用更危险的雨衣来替代危险系数较小的雨伞,真不知道是哪个没有生活经验的人做出了的决策。
建议让这个人好好反思。生活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对于需要经验的事情,让有经验的人去做,而不是让某些脱离日常生活的领导去做,更不能让年轻的高材生去做!其实他们只有知识,却不懂得使用知识,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明明生活中已经有现成的经验了,为什么某些不安分的人凭借拍脑袋创新?
鼓励学生使用雨伞、禁止学生使用雨衣是常识,但这所学校却违背了常识。对于这件事,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
学校禁止学生使用雨伞这种行为可以理解,因为学校被家长讹怕了。现在,很多家长只会推卸责任。他们的孩子在学校发生意外后,不仅会要求学校赔偿,甚至有些学生在放假期间私自去大河游泳出事了,家长也找学校寻求责任。试问,这不是敲诈吗?这时家长要求学校承担责任并赔偿,是不公平的行为。
因此,这所学校禁止学生使用雨伞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但他们没有考虑到雨衣的危害,真是自掘坟墓。学校明明想要避免雨伞带来的安全隐患,却引发了雨衣这个更大的安全隐患。
强烈建议学校的负责人在做出决策时,寻求一个具有生活经验的人的意见,而不是让只有学历而没有经验的人胡乱指挥!
总结一下,这起禁止学生使用雨伞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学校对雨伞的安全顾虑是出于保护学生的目的,但学校也应该充分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在类似事件中,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确保学生安全和满足个体需求的关键。最终,通过相互理解和合作,我们可以找到平衡的方法,确保学生在雨天安全舒适。
文/高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