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旭,江西南昌人,现居杭州。2015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浙江省书法研究会理事,西湖画会成员。出版有《当代中国文人画家集丛·章旭》 《当代青年山水画十家·章旭》《如是我闻》等。
片片真花-90×35cm-纸本水墨-2024
宗炳游山图-90×35cm-纸本水墨-2024
秋山逸兴-90×35cm-纸本水墨-2024
懒园画语
好一片云沙天
红花点在缥缈间
树隐隐 山濛濛
看不清山近山远
水澹澹 意萧萧
道不尽其中几般
劝那世间分明人
轻易莫来云边
——题《山水图》
山翁邀客-90×35cm-纸本水墨-2024
有好笔兼坏笔,有理处和错误,清与浊,此山水所以能容也。笔笔求好笔,处处问是非,定无境。
——懒园随笔(一)
打心里喜欢那种自在放得开的人。就是他不管做什么,说什么,都是那么的贴切。我有一个大学同学,书法系的,毕业后开了培训班,他告诉我,他为了招生,他把宣传单贴在小区楼道里、胡同里、载客三轮车里、小饭店的桌子上、真的还有电线杆子上,后来城管直接把他号码封了,说他极度影响市容。我很佩服我这朋友,他可以把文气写到字的骨里,又可以有如此霸悍式生存之道。陆机说“雅而不艳,文之大病。”只道雪月之风而无血肉之性,此文而无骨,雅而不艳也。雅而艳,我这同学做到了。
——懒园随笔(二)
故乡月-23×17cm-纸本水墨-2024
寒山-27×18cm-纸本水墨-2024
南海-27×33cm-纸本水墨-2024
我看到余华有个视频,有人问他为什么受一个日本的作家影响这么深,却一点看不到这个作家的影子呢。余华说真正对你有影响的人是像阳光雨露一样,让你长成你自己的样子。所以古人说读书若不知“性命”二字,不若不读。“性命”也就是成为一个不依不傍而性全之人。读书若处处讲理,却把生命气象给丢了,固不如不读。山水学古临摹何尝不是如此,最好的学古其实就是不学,古代绘画里最闪烁最深邃的那点东西,其实是眼睛看不到,也学不到的,只有契悟。但又为什么要一步一步的去学呢,因为悟是不可求的,而功夫就在当下。
——懒园随笔(三)
画贵筋骨,无骨而求韵,韵亦甜俗。筋骨源于本来心与哲思,秉性天然之人不易被物役,言也直、亮。思之深则能达四方而无所惧,开张自如。 得骨,韵自然随之。
——懒园随笔(四)
某日在稿纸上,信笔画了一人坐在矮凳子上吹箫,神情好极了,独遗憾凳子不够有意境。于是伸良纸,研佳磨,凝神摒气,又画一人,吹管于虚泽之舟,虽有蒲有风,又微云点缀,而人之无心不复得之。坐在凳子上挺好。
——懒园随笔(五)
墨荷-69×34cm-纸本水墨2024
吹梦潇湘去-112×49cm-纸本水墨-2024
画得晚风月下枝-78×26cm-纸本水墨-2024
以前觉得山水画是大科,花鸟简单易写。其实不然,山水因其大,所以贵浑、虚、柔,要千言万语而不觉其多。而花鸟因小,所以贵洁、直、傲,要下笔即见大千,三言两语而味之无穷。
——懒园随笔(六)
晚明人常讥宋、明儒者,尤理学一派,标举道德,好论格调,言必合乎理而支离细碎,行必合乎圣贤而往往如死人面目。而于性命不闻,灵趣不见,全用力于一个空有的“道”,其“善”也不真。在晚明人看来,圣人也是人,我也是人,圣人之所以为圣,非其学问与才华,而是圣人更回归人之本然而已。而学圣人之人,往往从功夫处用力,不知尊我德性之贵。所以书画家到元代、晚明、民国时期,一旦跳出“道统”“君学”的牢笼,复归于我,精光四溢。写字画画哪有那么复杂,要先基本功打个十年二十年,然后又尊师重道,磨砺前行,最后还要看有没有机缘造化自然。人一生下来即是造化,只是自己非要去攀登腾挪,造化早就被自己丢了。
——懒园随笔(七)
学习书画如果不能让你更加从容,不能使我心我性完足,不如不学。现在书画教育就好比是大家在研究这个花儿为什么这么好看,因为有不规则的形态、颜色变化,有大小对比。而不知道其深植于大地,广受雨露阳光之泽,又多与群鸟飞蜂相往,故而精光照人。生长出来的花是没有两朵一样的。
——懒园随笔(八)
思量不中用-28×32cm-纸本水墨-2024
花中偏爱菊-31×23-纸本设色-2024
山葵花-27.5×20cm-纸本设色-2024
丘壑不一定非要经营意造,盼其上下,别其远近,以宏大险峻,图貌生色夺人。一片石头 、一棵树都是丘壑。晋人谢鲲说:“一丘一壑,自谓过之。”丘壑更是一种风骨神采,是目所不能及的。
——懒园随笔(九)
写意画不是拿起大笔往上一呼,也不是徐疾变化、腾挪翻转,不是精心经营后的一种“胸有成竹”,甚至不完全和你的知识认知有关。相反,写意是一种平实,一种任世间纷纭变幻而我不变的一种憨劲,一种落花流水,春去秋来的自然和灵气,一种不躲不藏的磊落,一种包容和淡然。这个意,清澈极了。
——懒园随笔(十)
学古贵疑,疑后而能自得,稍有解意,如东风吹我襟,朗月洒我面,暗得以明,滞得以流,悄焉忘乎所以。
——懒园随笔(十一)
呼猿岩-38×61cm-纸本水墨-2024
辋川-23×46cm-纸本水墨-2024
我是人间笔墨仙-18×25cm-纸本水墨-2024
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高情者未必有言。人与其言,未必如一。所以后人笑趋势拜路尘的潘安怎么会写出千古高情的闲居赋。虽画比之文微小不足,然画却是无法掩盖自己的。即便是掩盖,掩盖二字亦大大的摆在那,逃不掉。一个人的志趣,胆力,欲望,小聪明,虚假,真情,矫情,放旷,全在纸上。连画家自己都浑然不知。
——懒园随笔(十二)
有人教孩童艺术,使之胆大纵横,放迹无边,以为复归性灵 。性灵若水,不假石而流,亦如云,不倚风而浮。求朴求空,愈求愈远 。诗画之胆固然可贵,徒有诗胆而无诗心则恶。
——懒园随笔(十三)
中国画中的孤寒高洁,并非一味寂冷以傲示人。云林空亭少人烟,却透着“卷而怀之”的惬意。八大白眼对青天,虽无暇顾人却生机动流。孤和冷要是没有了对人与物的怜爱关怀,那是荒芜枯槁地,长不出一片绿草。
——懒园随笔(十四)
山林不厌我来频-25×17cm-纸本设色-2024
山翁有真诀-25×17cm-纸本设色-2024
桃花庵-23×15.5.cm-纸本设色-2024
桃花庵-23×16cm-纸本设色-2024
天地归蒲团-25×17cm-纸本设色-2024
有一种人外表极坚硬锐利,见非是即骂,遇不合己意则嗤之,容不下世间一点错,总好以正人自喻。然其内在精神却软弱俗媚,必须得有所倚靠,或投师结群,或巧专位置,此类人最普遍。还有一种人相反,外表很柔软,不多区别是非,善处下而每对人以谦逊关怀。然而其内在却骨气玲珑,不依不傍,独立不改,纵是名家古人之言,其亦必慎思而后行,全然有一番自己的天地。这一类人最可爱。
——懒园随笔(十五)
古人有论书必先作正书,然后再行草,亦有论画必先极工,然后可以写,此庸言也。诗应先多言而后方能精言乎?画必先青绿而后水墨乎?人存于天地,必先周密而后能为洒脱者乎?人之禀性不同,犹草木异质,若尊其本色,工与拙、素与丽,皆可独立于世也,何来先后、高下?
—— 懒园随笔(十六)
月晓风亦清-77×26cm-纸本水墨-2024
自性常清-85×41cm-纸本水墨-2024
山水册之一-23×17cm×2-纸本水墨-2023
山水册之二-23×17cm×2-纸本水墨-2023
山水册之三-23×17cm×2-纸本水墨-2023
山水册之四-23×17cm×2-纸本水墨-2023
山水卷-23×103cm-纸本水墨-2024
近来写字纸三千破墨颠毫值几钱人说我字多狂怪我看人人不自怜物物岂能媚人意况乎笔墨为游戏 暂抛宠辱浮世间吞吐会心当下际有时当空挥素练霎那巨石坠山间秋风吹叶飘红雨大雪纷飞计何年飞入云端南归雁百藤千绕巨崖颠万象在旁不能已哪知古人说法前——学书杂咏
砚图-27×33cm-纸本水墨-2025
李日华画跋-38×25cm-纸本水墨-2024
味水轩日记-24×23cm-纸本水墨-2024
味水轩日记-23×35cm-纸本水墨-2024
袁枚秋兰赋-20×30cm-纸本水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