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5日,新疆俊瑞莎车县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建一局集团西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其成员单位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据招标公告显示,项目规模为:年产1.44万吨绿氢,项目总建筑面积87998平方米。建设电解制氢装置厂房、区域变电站及机柜间、压输机区、汽车装卸设备区、仓库区、降压变电站、业务用房兼控制中心等。配套电解槽40套高压储氢瓶40组,道路硬化面积47600平方米,消防水泵及消防池。
8月23日,新疆俊瑞温宿规模化制绿氢项目制氢厂房内电解槽、分离、纯化、电源及辅助配套设施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
中标候选人分别为:
四川成都源福顺贸易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3820.5840万元;
新疆利辰通贸贸易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7070.2208万元;
中铁物资集团西南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7274.2160万元。

从招标公告看,三家中标公司均为物资贸易公司,在现在电解槽市场已经群雄并起,各方诸侯纷纷杀入的情况下,这样大的量应该是各企业会直接参与的。

但是偏偏是三家中标企业均不是设备生产企业,而是物资公司,这些公司要提供设备,势必向电解槽的生产企业再采购。和常规的直接向厂家采购相比,这样的做法增加的采购,澄清,交付的流程,对于以后得售后也是不利的。
看着像是让中间商赚差价。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从同一项目的招标公告来看,该项目投资的125689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由物资公司采购设备,且资金可以到投资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
常规采购设备,合同签订就要支付百分之三十的预付款给厂家进行原材料采购及组织生产。产品验收后支付百分之六十,剩余百分之十作为质保金。
如果按照常规采购,这样合同一签订,业主就得支付4000万元到8000万元的预付款,全靠自有资金,对项目就有压力。。
贷款支付预付款,贷款的利息要支付,可能还不少,而且办理贷款不是向支付宝贷款那样简单的,不仅有额度限制,还有各种调查。
有一种可能,就是前期由物资公司垫资进行设备采购,并提供给甲方,后期再支付价款。
如果是这样,让中间商吃差价就解释的通了。投资方缓解了资金压力,物资公司可以在采购服务中赚取费用,难道是一种工程建设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