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浪潮下,商业自由本应是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推动全球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石。然而,近期一系列国际经贸事件却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在商业自由的旗号下,某些国家正滥用规则,实施双重标准,对特定国家的正常商业活动进行无理干涉与遏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将依法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审查,这一举措背后,折射出的是国际经贸舞台上日益复杂的博弈与不公。

近年来,中国在半导体、高端制造、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某些国家的警惕与不安。美国作为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主导者,频繁利用其影响力,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技术合作等商业活动设置重重障碍。当中国试图通过收购韩国美格纳半导体等方式,增强自身在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时,美国直接出手干预,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掐断了交易渠道。这种行径不仅剥夺了中国企业获取先进技术的机会,也破坏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正常竞争秩序。

台积电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代工厂商,曾有意为华为代工高端芯片。然而,在美国的强力施压下,台积电不得不放弃这一合作计划,导致华为在高端芯片领域陷入困境。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美国为维护其科技霸权,不惜牺牲商业自由与公平竞争原则的行径。在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的收购案中,中国企业本已达成收购协议,却因美国的横加干涉而功亏一篑。美国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中国企业进入乌克兰市场,实则是对中国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恐惧与打压。

令人讽刺的是,当美国资本试图收购李嘉诚旗下的43个港口时,某些声音却高呼这是“商业自由”的体现。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不仅违背了商业自由的基本原则,也暴露了某些国家在经贸政策上的虚伪与自私。商业自由本应意味着所有市场主体在平等、公正的环境中自由竞争、自主决策。然而,在美国的干预下,商业自由成为了其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对于不利于其利益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美国便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阻挠;而对于其资本在海外的扩张,则被视为“商业自由”的正当行为。这种双重标准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全球经贸秩序的稳定与公平。它加剧了国际经贸关系的紧张与对立,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面对美国等国家的无理干涉与双重标准,中国应坚定立场,采取有效措施捍卫商业自由与公平竞争原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长和港口交易的审查,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举措。中国应继续加强对外资并购、技术合作等领域的法律审查与监管,确保商业活动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的制定与改革,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国际经贸秩序。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多边合作,共同应对美国等国家的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行为。

商业自由不应成为某些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幌子,更不应成为实施双重标准的借口。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应共同遵守商业自由与公平竞争的原则,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将继续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