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哪些做法,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亲子的时光 2019-02-25 19:44:42

任何一个孩子的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的遗传之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待养育孩子的态度,一个孩子变得自卑,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从小滥用表扬的方式

每一位疼爱孩子的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往往都是怎么看怎么喜欢的心态,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用筷子吃饭、学会了说完整的一句话、学会了自己穿鞋子,每一个点滴,都会给父母家人带来惊喜,这种时候,有很多家长总是不吝惜各种赞赏的语气,经常对孩子说出“你真棒”、“你太聪明了”、“你好厉害”这样的评价语言,而不是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进行肯定的赞赏,这样一种模糊的赞赏方式,很容易给孩子带来盲目的自信,认为自己非常优秀。一旦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发现其他的小朋友、同学做的比自己更好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怀疑的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关怀,就有可能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

对孩子干预过多

有不少家长,要么因为自己的性格比较强势,要么是对孩子的担心太多,对孩子的行为、想法干预过多。比如说,年幼的孩子在刚开始学习奔跑、攀爬的时候,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受伤,动不动就呵斥孩子不要到处跑跑跳跳,在孩子想要进行各种尝试的时候,总是进行制止,这样的做法,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对于很多事物都心存畏手畏脚的心态,不敢尝试,担心遭到爸爸妈妈的批评,甚至由此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的心理。

帮孩子解决问题

这也是很多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常见的问题,从孩童时期给孩子的喂饭,帮孩子穿衣、穿鞋,到孩子上学以后帮孩子背书包等,很多家长要么觉得孩子的动作太慢了,做不好,要么心疼孩子怕孩子累到,只要能帮孩子做的事情,都帮孩子给做了,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也丧失了训练自理能力的机会,这样的做法,让孩子会慢慢的觉得,我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会做,我是个没有用的人。

此外,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后,会开始进入集体的生活,这种时候,可能会面临很多社交方面的问题,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总是由家长出头,这样的做法,同样会剥夺孩子锻炼社交能力的机会,产生自卑、封闭的心理。

跟别的孩子比较

这种情况的家长不在少数,很多家长在经历了早期的高期望之后,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个人能力的发展不如预期,同时又看到别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很优秀的时候,总是习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进行比较,不顾场合的评价、批评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带来极大的打击。

对孩子打击、讽刺太多

这类家长,往往喜欢从负面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不是从正面的角度来鼓励和肯定孩子,反而很喜欢打击、讽刺孩子,“你做不到的!”、“就这点成绩也拿出来说?XXX比你强多了”、“放弃吧,别白费功夫了”,这样的话语说多了,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对孩子的要求过高

还有一些家长,要么因为自己很成功,对自己对孩子都要求和期望很高,要么抱着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对孩子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到多少分,一定要参加多少兴趣班和培训班,钢琴必须每天练多久,一定要考到多少级,这样的要求,往往会超出孩子当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在达不到父母要求的时候,会严重怀疑自身的能力,导致自卑情绪的产生。

父母自身是一个内向、自卑的人

这类家庭,父母自身属于内向、自卑的性格,行为处事方面会给孩子树立一种形象,也会带来示范的效应,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父母总是一种消极、悲观的心态的话,孩子多半也会养成这样的性格。

结语: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改善孩子的生活、教育环境,从家长自身做起。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0 阅读:3

亲子的时光

简介:俩娃全职爸爸,专注亲子、家庭教育知识分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