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孔子曾说,古代男子的最高追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乃是指对自身的强化,齐家,即成家立业,不辜负父母期望,完成家族延续,平天下,意在入朝为官,许身国家,创建一番功业,人生便了无遗憾。
这四大目标之中,入朝为官无疑是最难实现的一个,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科举制度千年有千年的历史,但却只有少部分人能“金榜题名”,一举成名天下皆知的更是凤毛麟角,想当年范进为中科举考到了四十岁,成功之后甚至喜极而疯,唐代诗人罗隐更是为功名赶考十几次,最终都未能如愿,颓废半生。
功名利禄是古代大多数人穷其一生的追求,但在明朝却出现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官员从三品降到四品,他们并不感觉伤心懊恼,反而十分高兴,这是为什么呢?
愈发严格的官员选取
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从简陋到完善的过程,入朝为官也从容易逐渐变得困难,人才选取制度的规范化,意味着朝廷官僚质量的提升,也象征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最早的人才选拔是汉朝实施的察举制,主要针对分封制度下诸侯管理范围内的宾客,在进行筛选之后,由诸侯王直接推荐到朝廷为官,这类制度虽然有一定的人才筛选作用,但弊端明显,时常有诸侯王任人唯亲的现象出现,导致其丧失公平性。
隋朝时期创立的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一次巨大变革,不看地位和权力,这种分科考试的方式让很多寒门学子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相比于此前的察举制有非常大的优势,为朝廷输送了许多被埋没的民间人才。
科举制的显著优势让后续朝代对其进行了沿用和完善,在唐朝时期增加了殿试和武举,所谓殿试,是对人才的进一步筛选,指帝王将此前考试之中的成绩优异者召入京城,亲自监考,这便是后来的进士科,乃是科举考试的最高成就。
武举则是在武则天时期产生,武周时期唐朝边境战争爆发,武则天有派兵征讨之意,却极少有可用的将领,所以才推行武举制度,在考察将领武功和身体素质的同时,兼顾其在文化和军事策略方面的素养,确保在战场之上统筹兼顾的能力。
明朝开始,科举制度更加严格,当时突发的南北榜事件更是开创了分卷考试的新潮流。
起因是在某次科举成绩公布时,上榜之人均来自北方而无一位南方举人,从而引起了南方学子的不满,他们联名举报负责批阅的官员,称其徇私舞弊与北方学子勾结。
朱元璋在得知此事以后,通过南北分卷的方式来平息众怒,对于科举制度来说是一次重要变革,但明朝在后续的考试之中,走向了固步自封的谬误。
朱元璋为了将权力紧紧抓在自己手中,采用八股取士和九品中正制度,从古代先贤的作品之中抽取内容进行考核,毫无创新,这种方式将学子举人全都变成了读死书的机器,与其一同使用的九品中正制度则是官员等级的详细划分。
九品中正制度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产生,明朝将其沿用并改良。
魏晋时期由于皇室的没落,尤其是依靠士族大家所建立的东晋,管理系统被当地名门望族垄断,九品中正制只是应用于士族内部官僚任命的一种等级排序方法。
明朝则不同,废除丞相之后,国家大权被内阁所掌控,九品中正配合八股取士所选出的官僚,直接为朝廷服务。
学子自上而下根据成绩的高低,分为九品十八个阶位,一品为最高,九品为最低,每一品分为正从两种,正尊从卑。
官员的任命一般根据品阶的高低顺次安排,一品官员大多在京城担任要职,俸禄较高,手中可能掌握一定权力,七品或七品以下可能被安排至偏远地区担任县令或知县,成为地方的父母官,虽然同属于朝廷编制,但所得俸禄较少,升迁的机会也十分渺茫。
官职分配并非是完全绑定的,明朝时期将会根据官员在岗位上的政绩和表现进行考核,决定其是否需要平调或升迁,一般来说,官职越高,升迁可能性越小,每一步都难如登天,但明朝时,官员从从三品贬谪到正四品,却十分高兴,这是什么原因?
深挖其原因
遭遇贬谪依然高兴,首先就是因为明朝过分严格的监察和官僚廉政机制。
朱元璋在最初建立明朝的时候,吸取了前面元朝灭亡的经验,深知官员廉洁程度对朝廷的重要性,所以废丞相,设置御史台,主要责任就是监察文武百官的工作,后续为了更有效地对官员实现监督,朱元璋还对御史台赋予了司法权。
司法即审判权,这便代表着御史台可以根据朝中官员的不良表现直接定罪,因为直接对皇帝负责,朝廷中官员无论官阶高低全都要接受监督,至于地方上,朱元璋则增设“六科给事中”负责管理。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用锦衣卫替代原本的监察机构,这种特务组织无所不在,对朝中官员进行监督,森严的监察机构让朝中官员如履薄冰,每时每刻都在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与这种特务机构一同出现的,是朱元璋的“重拳反腐”,虽然反腐倡廉是没有什么过错,但朱元璋的手段过于残酷,从中央官员到地方芝麻小官,只要是存在贪污的官员,无论涉及钱财多少,一律从重处罚,这便使得朝廷之中人人自危。
看似不多的钱财,可能让自己在顷刻之间人头落地,甚至还要牵连家人一同定罪,这让朝中官员惶恐不安,尤其是生活在锦衣卫的监视之下,难免会出现基于私人恩怨进行陷害的行为,明朝官场因此陷入恐怖。
真正是“高处不胜寒”,越是身处高位的官员,觊觎他位置的人就越多,盯着他的锦衣卫也就更多,一旦有把柄落入他人手中,那将是万劫不复的悲惨结局。
从正三品调到从四品,表面看是官阶的贬谪,其实是官僚之间关系的一种缓和,对于官员自己来说,官阶的调整代表着职位的变动,权力的削弱和俸禄的降低,但这并不是坏消息,这些变化同时也代表着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官阶高于自己。
盯着自己的眼睛也会适当减少,变得不是那么引人注目,如此一星半地的降职,其实只是无伤大雅的小错误,例如某些政绩未达标,或在统计汇报方面出现了小纰漏。
这些无关痛痒的惩罚后来也成为明朝官员缓和关系的手段,即用自污的手段转移其他人的注意力,让自己摆脱骑虎难下的窘境,那些因此损失的钱财,相比于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来说就显得云淡风轻了,此后发生的大事件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一点。
太子朱标的亡故让朱元璋陷入疯狂,原本朝中官僚都是留给朱标的政治集团,如今皇位却被迫传给了朱允炆。
朱元璋为了让皇太孙坐稳未来的江山,选择血洗原本的政治班底,包括蓝玉在内的所有重要官员全都被处死,一二品官僚都有波及。
一番腥风血雨之后,那些侥幸存活的四品官员恐怕都会为早年的降职而高兴。
降官值得高兴的第二个原因,是官僚体系内部的重新划分,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早就成为心照不宣的存在,就像是古代的职业高低一样,虽然划分为九流,但也有上中下之分。
九品中正制度中,除了等级的详细规定之外,也存在尊卑的划分,在最初之时,尊卑的划分介乎于二,三品之间,这种划分源于西晋的“八王之乱”。
八位皇子为争夺帝王之位打了许多年,赵王曾发布军令,三品以下官员随大军作战。
这时开始,三品便是官僚尊卑的分水岭。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品官员的地位逐渐下降,到了任期考核之时,有许多从三品官员被降为正四品,这种调动看似很小,但却是地位尊卑的变动,他们之所以感到高兴,是因为“宁做鸡头,不当凤尾”。
因为官阶的变动,三品时常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朝中曾出现明确规定,高官必须由二品以上担任,三品四品等充任地方县令,也就是说,三品官员即使留在朝廷之中也会被嘲笑和瞧不起,但到了地方上,即使同为县令,三品降为四品的官员也会更加有话语权。
与其在朝廷之中接受冷眼和蔑视,不如在地方上行使实际权力,所以那些降职官员才会如此高兴。
有时候锋芒毕露并不是真正的功成名就,过分耀眼的光辉往往短暂,懂得蛰伏,藏锋守拙的官员才能更加长远的,所以降职为四品官员,无异于急流勇退,所以值得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