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与在播国产剧的所有接触都来自于一个人——我妈,一位刚年过半百,心态十分阳光乐观的勤劳女性。
我三不五时地陪她看看电视剧,最近这一部就是由邓婕和王子文主演的《我的助理不简单》。
我相信只要有过哪怕一点工作经验的人,都能看出人设和剧情有多么悬浮。
这也是大多数国产职场剧的通病,医疗剧没有医疗常识,律师剧无视法律法规......更多的则是披着职业剧外套的婚恋爱情剧,编剧展现出一种“从没上过班的美”。
《我的助理不简单》的主线剧情,倒确实是邓婕和王子文两位老少组合一起搞事业。
而且能很直接地感受到这个剧多少是带着点任务的,比如老年人再就业、女性面临的规训、年轻人的职场压力、逃离北上广反哺家乡等等......
编剧试图在剧中展现并探讨这些话题,但显然这超出了主创团队的认知和能力,以致于角色过于单薄,剧情过于离谱,完全经不起细想与推敲,让观众完全共情不起来。
人设单薄且拧巴
王子文饰演的北漂设计师姜甜,因为得罪公司领导被“明升实贬”调回了老家苏州。
而她得罪领导的原因是“她将领导捞外快的事情告诉了业主”,你没看错,北漂多年年过三十的姜甜,因为这个原因被领导穿了小鞋。编剧大概是想通过这个剧情展现女主刚正不阿的品格。
一个工作了几年的设计师,第一次见识吃回扣这真实吗?
在知道领导吃回扣后,她选择直接告诉业主,这是正常的脑回路吗?
这个剧情展现了主角的刚正,更突出了她的幼稚愚钝。编剧之后在一个个客户案例中反复强调姜甜那种带着愚钝的刚正,让观众感受不到人物的成长。
因为500元/平米的设计费报价,而被老同学怀疑她漫天要价,意外得知此事的姜甜气得立刻和老同学翻脸,然而紧接着面对新客户她的报价就变成80元/平米。
你要是说她这是成长了,认清了老家的物价水平和北京不是一个层次的,那老同学又做错了什么呢?
不怪王子文在演绎这个角色时,80%的时间都是一副不耐烦的厌世脸,毕竟编剧一直在重复的套路就是:吴阿姨死缠烂打——吴阿姨惹怒姜甜——吴阿姨哭诉人生——姜甜愧疚谅解。
这个循环在剧中至少来了七八回,在拖沓的剧情节奏里,吴阿姨负责大悲大喜,姜甜负责皱眉生气。
对于另一位女主吴阿姨,编剧那就是更下狠手了。
邓婕老师十多年没拍电视剧了,我看到她的时候其实是有些小期待的,越看心里越无语:凤姐,你糊涂啊。
关于吴阿姨在剧中如何多次惹怒姜甜,我这里就不再细说了,毕竟关于该剧的吐槽主要都集中在吴阿姨的各种“智熄操作”。主打一个自作主张,绝招就是先斩后奏,反正是怪闹心上火的。
塔姐这里重点想聊的是编剧给吴阿姨设置的人生境遇问题。
她年轻时远嫁他乡当了几十年家庭主妇,在多年受拘束的婚姻生活中觉得备受压抑,因为自己不育和丈夫约定组建丁克家庭,年过60发现丈夫在外出轨生子,于是愤然离婚,选择重新工作开启新人生。
吴阿姨年轻时颇有才干,会做生意,率性远嫁似乎很有主见。
但那段婚姻在她描述中是买菜需得报备,出门必须征求老公开车的压抑牢笼,这种婚姻她忍受了三十年。或许是因为不育的她,认为丈夫在这段婚姻中也有妥协和牺牲?而吴阿姨最终也因为丈夫背弃丁克承诺出轨生子选择了离婚。
编剧试图用这种设定让凸显吴阿姨人物命运的悲剧性,似乎有意揭示婚姻关系和生育问题给女性带来的压迫。
很多观众可能会认为这种剧情很真实,揭示了生活的残酷真相。但在塔姐看来,这更像是传统价值观的一种傲慢。
剧中不断穿插吴阿姨自己和他人对其无子和离婚的哀叹,某种程度上似乎在强调一个人如果无法生育,就无可避免地要忍受背叛和孤独。
这种社会性偏见对女性的压力显然很强,但对男性也不手软。一个男性无论再怎么功成名就,一旦他没有后代,人们不免要为他叹息,或者揣测他是否没有生育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拿下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的梁朝伟,还要三不五时就要出来澄清“离婚”和“私生子”的传闻。
可能有人会说人性就是如此,偏见永远存在。我想说如果文艺创作者和大众,都不愿去尝试打破这些偏见,最深受其害的往往正是那群维护偏见的人。
吐槽了那么多,为什么我说我还是能稍稍原谅这部剧呢?
主要是因为我妈似乎颇有被这部剧鼓舞到,她刚年过五十,还在努力工作,同时也面临着来势汹涌的“衰老恐惧”。
无论这部剧的剧情如何悬浮离谱,她都在剧中看到了一个坚强且灵巧的年长女性形象,至少不是我们以往在电视剧中常见的婆婆妈妈,而是一个努力活出人生趣味的可爱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