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或许说出了很多内向者的心声。在一个不断强调社交力、号召"破圈"的时代,我们这些内向的人仿佛成了社会的异类,总是被贴上"不合群"、"不会社交"的标签。
但凭什么?凭什么安静也成了一种错?凭什么独处也要被指指点点?
作为一个研究人际关系多年的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个"重度"内向者,我想说:内向从来都不是一种缺陷,它是一种天赋,一种独特的生命能量运作方式。
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位来访者小林说:"每次参加完同学聚会,我都感觉被掏空了。看着别人能说会道、谈笑风生,我就觉得自己像个异类。明明我也想融入他们,可是总觉得浑身不自在。"
这让我想起了荣格说过的一句话:"内向者在外部世界消耗能量,在内部世界获取能量;而外向者则恰恰相反。"
是的,我们内向者就像是一部使用太阳能的手机,需要独处的时光来充电。而社交,则是不断消耗电量的过程。这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与生俱来的能量运作模式。
曾经有一项研究表明,内向者的大脑在处理外界信息时,会比外向者消耗更多的能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社交场合会感到特别疲惫:我们的大脑正在超负荷运转。
前段时间,我遇到了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创业者阿雪。她是一家小有名气的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在业内口碑极好。让人意外的是,她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
"我从来不觉得内向是劣势,"她说,"相反,正是因为内向,我才能够深入思考,才能在设计中注入更多细腻的情感。我的客户喜欢和我合作,因为我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每一个需求。"
阿雪的经历让我明白:内向者的特质,恰恰可能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擅长倾听、善于观察、喜欢深度思考,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能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一味地封闭自己。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
比如,与其参加热闹的派对,不如约三五好友喝茶聊天;与其强迫自己侃侃而谈,不如做一个专注的倾听者;与其随意社交,不如把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关系中。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读书会。那是一个安静的下午,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轻声讨论着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没有社交压力,没有被评判的焦虑,每个人都可以自在地表达,也可以选择安静地倾听。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社交不是非要像外向者那样才叫社交。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舒服的方式与世界对话。
近期,我在一次团体咨询中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活动:让每个人写下自己"最喜欢的独处方式"。令人惊讶的是,很多看起来外向的人也写下了:散步、读书、发呆、听音乐......
这让我意识到: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内向的自己,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与其互相否定,不如互相理解和尊重。
所以,亲爱的内向者们,请记住:
- 独处不是逃避,而是充电;
- 安静不是怯懦,而是沉淀;
- 社交不是义务,而是选择。
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不必讨好所有人,不必随波逐流,更不必为自己的内向感到愧疚。
就像海明威说的:"世界上最好的旅行,是在安静中遇见自己。"
而我想说:世界上最好的社交,是在真诚中寻找知己。与其费力讨好所有人,不如静静等待那些懂你的人。
所以,今晚,如果你不想参加那个热闹的派对,大可以安心地留在家,泡一杯茶,看一本书,或者只是静静地发会儿呆。
记住,这个世界不只有一种精彩的活法。属于内向者的精彩,或许就藏在那些安静的时光里,在那些深度的思考中,在那些细腻的觉察里。
你,真的不必为自己的内向感到抱歉。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桃小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