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喜欢真相,只想听“一切都很好”:俄罗斯,或许是被自己骗了

黄娜老师 2025-01-03 09:35:51

说俄罗斯之前,先举一个看起来有点离题的事情。

如果你扒拉一下最近这半个多世纪的空难数据,就会发现,大韩航空的出镜率非常高。

而且,大部分空难,除了意外的天灾,更离不开驾驶团队导致的“人祸”。

比如1999年大韩航空8509号航班空难。飞机失控的紧急关头,机长发生了误判,副驾驶和随机工程师竟然都没有采取任何积极行动,最终眼睁睁看着飞机坠毁。

根据黑匣子里的录音显示,随机工程师曾经前后两次用非常委婉的表述提醒机长,但因为过于“委婉”,机长根本就没能理解随机工程师的意思。

这可以说是一种“韩国特色”的国情,高权力距离,等级文化十分厚重。

结果,大韩航空的这种森严的等级文化氛围,导致机长以下的飞行人员发言权十分有限。尽管副机长和随机工程师多次察觉到有问题,却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传达;尽管机组成员共三人,但副机长和随机工程师却像机长带来的孩子一样,几乎没有任何操控飞机的自主权,甚至是发言权。

他们只能在机长进行判断后,点头说“好好好”,然后按照机长的指令行事。

到这儿,你可能会问了,开飞机跟俄罗斯治国打仗有毛线关系啊?

有关系,还真有关系。

无论是机长,还是一国总统,或者前线军事统帅,他们如果只生活在自己手下人打造的信息茧房里,就一定会出现误判,造成的结果,往往非常难收拾。

这是决策者的责任,但似乎又不完全是。

就看去年8月,当库尔斯克州遭遇乌军突袭,俄本土沦为战场后,“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俄军总参谋长、俄国防部副部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很多人都在指责,乌军之所以能顺利攻入库尔斯克州,就源于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瞒报军情”行为。

但是,如果你再看看格拉西莫夫在俄国防部和安全部高层会议上的表现,就会发现,可能是他自己那会儿也确实不清楚当下前线的真实状态。

面对普京的质疑,格拉西莫夫说:初步判定为300人规模,俄军已经大致堵住并将乌军击溃。小范围骚扰而已,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到了第二天,当格拉西莫夫向普京做汇报时,人数又涨了,“已经击溃”也变成了“将会击溃”,但还是在强调“这只是乌军的小股部队”。

再后来,“击溃乌军”又变成了“保卫库尔斯克州”....直到现在,还在“保卫中”。

其实,格拉西莫夫即便再缺心眼儿,也不会缺到这种程度,公然在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上随便敷衍领导。

毕竟,作为前阵子俄罗斯国防部大洗牌中,极为罕见的坚持下来了的一位副部长,早已和绍伊古深度捆绑的格拉西莫夫肯定深感不安,如今“绍师傅”已经跳船,留自己一个人,就担心稍有不慎,领导会拿自己祭旗。

或许,格拉西莫夫作为“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俄军总参谋长,他也没能完全掌握一手的真实战报,更不排除他手下的那帮人,为了平息格拉西莫夫的怒火,进行了一些谎报瞒报,尽可能的弱化了战线的严峻性。

试想,格拉西莫夫拿到的可能都是加工后的战报,当这些战报再转到普京总统手上的时候,也不知道已经掺了多少水分。

下级向上级做汇报,报喜不报忧,造点假数据,卖力展示“目前形势一片大好”、“各方面持续向好”,这属于整个人类世界的通病。

但是,战争期间也搞这个,那就很容易耽误大事儿了。

对此,俄罗斯南部军区前副司令古鲁廖夫严厉批评道——没有人喜欢我们说真相,只想听“一切都很好”。

不过,要说试图讲真相的选手,其实也有人。比如已经转生异世界的瓦格纳老板“普大厨”,他当年要“清君侧”的一大理由就是——要普京认真处理处理身边的那些耽误事儿的“小人”。

另外,早在2022年底,普里戈任就曾建议——俄军应该再次打进哈尔科夫州,以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军事缓冲区。如果俄军实在无法夺取哈尔科夫州,那就退而求其次,加强西部边境防务,在库尔斯克州和别尔哥罗德州建立缓冲区,防止乌军来自哈尔科夫和苏梅方向的突袭。

实际上,“普大厨”的建议也没多么的高深莫测,光看地图,就是咱们这些不太懂军事的普通网友,应该也能察觉到,这条边境线,确实很有必要进行重点防务部署。

可那么多俄罗斯的军政界高层,为何就当没看见一样呢?

显然,俄罗斯缺钱又缺人,这种情形下,要想尽可能的让领导满意,就得把钱花在短期内能出“效果”的地方,比如推进顿巴斯地区战线,远程打击某个乌军训练基地等等。

而这种花功夫加固国内防线的操作,不仅要用很多钱,还出不来什么能引起领导重视的“战报”,自然就没人用心去落实了。

结果我们看到,等乌军攻进来的时候,无论是格拉西莫夫还是普京,都显得非常猝不及防。

甚至,小到某一次战役,大到具体军情和国际形势的判断,俄罗斯的高层,有时候也比较一言难尽。

当俄罗斯发现,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对西方示好和让步,换来的,除了几句甜言蜜语外,就是在不断证明自己“很傻很天真”后,似乎一下子就“清醒”了。

但也只是“似乎”。

克林姆林宫方面认定,周边国家发生的事件仅仅只是西方敌对势力幕后操纵的结果,忽视了其背后的复杂的经济问题和民意的表达。

毕竟,他曾经打服了要分裂国家的车臣叛军,曾经搞掉了破坏国家经济的“七寡头”,还曾随手两下就教训了格鲁吉亚(2008年的俄格战争),他简直就是为实现伟大俄罗斯而降下的“天选之人”。

光这般想着想着,就很难不自己把自己都感动了。

有本书叫做《克里姆林宫的手下们》,曾描述了所谓“集体普京”的现象,即这些团队成员们最关心的,不是如何搞好这个国家,而是在挖空心思的揣测,总统想要什么,喜欢听什么,进而组织语言和佐证材料来顺从总统的想法。无论总统说什么,他们都会诚惶诚恐地点头称是。

平时还好,一旦遇到大事相关的决策部署,往往就会出现错误的预判了。

例如“特别军事行动”的首战——“安东诺夫机场之战”,很大程度上,就是败在了对敌人的预判方面。

当时俄高层的蓝图是——借助军演的机会,大军压境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边界。然后空降作战迅速控制机场,地面部队跟进稳固机场控制,紧接着大型运输机运载重装降落,将安东诺夫机场作为前进基地,直扑基辅要害部门和关键人物...最终,全乌各地的民众们就箪食壶浆的来“喜迎王师”了。

很明显,按照上述蓝图,这确实就是一次“军事行动”而已,俄军会闪电般的取得绝对胜利。

然而,由于情报方面的失败,以及对敌的错误预判,这样本应该是很有突然性的奇袭战,却最终变成了争夺战,俄军的精锐之师,被毫无意义的给消耗掉了。

相比之下,乌克兰则自带主场优势,并未出现被“突袭”后抱头鼠窜、一溃千里的现象,反而一打就进入了状态。

而且,论实力,乌军还真的没那么弱,早在波罗申科政府时就已经在不断进行防御工程升级和军事改革了。

再加上情报方面,北约的侦察机、侦察卫星、渗透的间谍人员,早就盯着俄方所谓“军演”很长时间了;战术水平方面,乌军的信息化能力更是跟俄军拉开了明显的代差...

再放大些说,克林姆林宫方面未能明确了解乌克兰人民究竟想要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准备,将如何战斗;更不清楚俄军自己的队伍的真实状态。

或许,开战之前,克林姆林宫掌握的大量信息,并没有全面客观的表达出乌克兰民众的抵抗意愿,以及乌军的潜在战斗力和外部援助的及时、有效程度。

当然,这也不排除相关机构确实收集了很多一手信息,但那些一步步将信息传达给克林姆林宫的人们,却按惯例对信息进行了筛选和“调整”,信息经过层层传递,被各种修改“完善”,以便让总统听到他想要听到的内容。

事实上,别说俄罗斯,就看咱们中国历史上统治时期比较长的著名帝王,他们的后期,无一例外都会出问题。比如秦皇汉武、唐玄宗、大清国的康乾盛世等等。

显然,那些长期身居高位且做出过突出成绩的成功人士,难免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一种错觉,加之周围还环绕着的一众“听话懂事”的下属,他们会逐渐沉浸在自家营造的那种“一切都很好”的成功的幻象里,与真实世界越来越远...

换到当下,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个“一切都很好”,麻痹了俄军,更蒙蔽了俄罗斯的最高层,不断引发着俄罗斯的大麻烦。

难怪有人说,俄罗斯,它最大的敌人或许并不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而是它自己内部正在被各种官僚特权主义所侵蚀。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0 阅读:3
黄娜老师

黄娜老师

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头像为本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