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并购重组缘何少了些许市场掌声?

皮皮海 2024-12-14 06:26:34

最近一个时期,券商股的并购重组接连不断。既有国泰君安、海通证券这样的“强强联手”,也有国信证券购买万和证券这样的“以大拖小”,还有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这样的“抱团取暖”,但总体说来,这些并购重组并没有在市场上掀起太大的波澜。

从这些并购案消息明朗后,股市大盘及相关券商股的走势来看,不仅没有刺激到整个市场的走势,而且对券商板块的刺激作用也较为有限,甚至有的并购案,个股本身的走势也不突出,如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浙商证券仅仅只是在消息明朗后出现过短暂的冲高走势,当天的股价甚至收跌。很显然,券商的并购重组并没有在市场上赢得太多的掌声。

券商股的并购重组是近年来管理层所积极倡导的,希望通过并购重组,来让券商做大做强,甚至来打造中国的“券商航母”。但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对券商的并购重组反应较为平淡。如何看待这种情况?这一方面其实是好事,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中国证券业发展所面临的某些问题。

之所以说是好事,这是市场在某些方面相对成熟的表现,也是投资者在某些方面相对成熟的表现。市场与投资者没有盲目地为券商的并购重组拍手叫好。虽然并购重组有利于券商做大做强,但这并不等于并购重组就可以让券商做大做强。实际上,就国内证券业的并购重组来看,更多的只是做大,并没有做强。其并购重组效应是1+1<2,甚至不排除1+1<1的可能性。

明显的案例是,作为这次券商并购重组主角之一的国泰君安,历史上本身就是国泰证券与君安证券的合并体,两家券商合并后,虽然规模做大了,但就“做强”而论,国泰君安证券并不比国泰证券或君安证券强多少,并没有体现出1+1>2的效果出来。

同样的案例还有申万宏源证券,该券商由申银证券合并万国证券,再收购宏源证券而来。虽然三家券商合并到一起之后,目前的申万宏源证券在规模上确实上了一个台阶,但就“做强”而言,不仅不如历史上的万国证券,甚至也不比当初的申银证券强,更没有因为汇合了三家券商之后就成为了“券商航母”。

以史为镜,券商并购重组并不能保证券商能够因为并购重组而做强。表面上看,券商并购重组,可以是两家券商之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但实际上,某家券商的优势或强项,只是因为该券商拥有了一个优秀的团队。但组成团队的人员却是流动的,如果券商并购重组之后,有关的团队解散了,人员流失了,那么属于该券商的优势与强项也就不复存在了,所谓的优势互补与强强联合最终只是一个说辞而已。

当然,券商股的并购重组之所以不足以保证券商做强,这实际上也暴露出了中国证券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国内的券商基本上都是温室里的花朵,券商们靠天吃饭,吃的是政策饭,券商们往往都是在政策的呵护下成长,如果离开了政策的呵护,这些券商也就要饿肚子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内券商没有竞争力的表现。如果券商没有了竞争力,又如何可以做强呢?

不仅如此,正因为券商是靠天吃饭,并且吃的还是政策饭,这就使得某些券商的“强项”也并不是真正的强大。比如,这次被国联证券收购的民生证券,其投行业务在业内被称为“黑马”,但实际上,在监管部门放缓IPO节奏、严审IPO的背景下,其投行业务同样也面临着大幅萎缩的局面,所谓“强项”也不是真的强,如果真的很强,那不妨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一番看看。

正因为券商并购重组更多的只是做大而并非做强,市场上缺少掌声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更何况有的券商并购重组不仅没有保证“做强”,相反还要投资者来买单。比如,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一案,就计划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20亿元。这20亿元的募资虽然由特定对象掏出来,但最终的买单人却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正因如此,券商并购重组案在市场上也就少了些掌声。虽然不排除某些个股会因此受到市场的短炒,但这仅仅只是限于个股行情,对板块的影响不大。

1 阅读:242
皮皮海

皮皮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