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康泰生物公布2024年财报,在营收同比下降23.75%的同时,净利润同比下滑76.59%。康泰生物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市场竞争、降库存等多种因素影响。
产品层面,康泰生物多个疫苗产品的批签发量有所增加,但在疫苗市场“卷”价格,主要产品竞争提速的背景下,康泰生物的利润规模也在走低。
多款产品批签发量增加,业绩下滑
财报显示,康泰生物报告期内营利双降,营收为26.52亿元,同比下降23.75%,实现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滑76.59%。去除公司在2022年亏损1.33亿元,这一净利润规模创造了康泰生物自2017年以来的新低。
康泰生物主营业务为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已获批上市及获批紧急使用的产品11种,包括乙肝疫苗、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下简称13价肺炎疫苗)、狂犬疫苗、水痘疫苗等。从批签发情况来看,康泰生物多款产品的批签发量都同比上升,其中四联疫苗(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13价肺炎疫苗、乙肝疫苗、Hib疫苗的批签发量分别同比增长16.47%、49.87%、38.60%、171.20%,人二倍体狂犬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也分别于2024年4月、7月上市销售,开始贡献业绩。
其中,人二倍体狂犬疫苗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四针法”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目前已完成国内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准入,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37亿元,水痘减毒活疫苗也已完成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准入。
康泰生物4月21日发布2024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0.9元,预计派现金额合计为1.01亿元。同一天公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在实现营收同比上涨42.85%的情况下,净利润为2243.41万元,同比下滑58.51%。
竞争提速,“出海”贡献有限
康泰生物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市场竞争、降库存、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增加、资产减值增加、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终止实施加速行权等多个因素。
具体来看,在多个产品批签发量同比增长的同时,到2024年底,康泰生物存货为7.8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5.37%,这一比例较年初增加了0.25个百分点。存货账面余额为9.93亿元,其中库存商品为5.53亿元。康泰生物增长的批签发量并没有完全转化为销售收入。
市场竞争层面,康泰生物仅披露了人二倍体狂犬疫苗的销售规模,即3.37亿元,其他几款产品的销售规模并不明确,但竞争压力不小。康泰生物的13价肺炎疫苗于2021年9月获批,走在其前面的,除了外企辉瑞,还有本土企业沃森生物,旗下产品在2019年12月获批,早于康泰生物。
另一款狂犬疫苗产品同样面临激烈竞争。目前我国获批的狂犬疫苗种类包括人二倍体细胞型疫苗、鸡胚细胞型疫苗、Vero细胞型疫苗和地鼠肾细胞型疫苗,其中人二倍体细胞型疫苗和Vero细胞型疫苗是应用较多的两个种类,获批的企业数量也不在少数,人二倍体细胞型疫苗仅有康泰生物和康华生物两家企业获批,Vero细胞型疫苗已经获批生产的就有华兰生物、成大生物、依生生物、卓谊生物等多家企业。2024年9月,博晖创新更是终止了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无血清Vero细胞)的临床试验。批签发量方面,从2023年数据来看,成大生物、卓谊生物、康华生物排名靠前。
康泰生物的数款疫苗产品为二类疫苗,即非免疫规划疫苗,价格是影响接种的重要因素。刚刚过去的2024年,国内多款疫苗集体降价。除流感疫苗外,狂犬疫苗也开启降价潮。华兰疫苗“抢”在了第一个,在2024年8月将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规格为1.0ml/瓶)采购结算价从205元左右下调至120元左右,“中国疫苗行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传统疫苗为主向创新疫苗过渡的重要阶段,行业面临着传统疫苗降价、竞争加剧、新生儿出生率下降等多重考验”,康泰生物也在年报中坦言。不过,截至今年1月,康泰生物疫苗产品并未降价。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出海”成为疫苗企业的共同选择。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依靠自身的能力提供全部免疫计划疫苗的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疫苗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有68个国家报告了至少一次国家级疫苗短缺,疫苗分配结构性失衡,全球多地疫苗供应不足,也为国内疫苗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机遇。康泰生物目前也与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尼加拉瓜等十多个国家的合作方就13价肺炎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注册、推广、商业化销售、技术转移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首批13价肺炎疫苗也于2024年8月出口至印度尼西亚。
目前,“出海”对康泰生物的业绩贡献仍有限,2024年出口业务实现营收1159.75万元,占营收比重仅为0.44%。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