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耀先是少将特务,吴敬中也是少将特务,郑耀先有很多历史原型,吴敬中的历史原型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当过军统临澧特训班教官、西北区区长、东北区区长、保密局天津站站长的“叛徒”吴景中。
虽然郑耀先和吴敬中(为了方便起见,咱们还是称吴景中为吴景中,反正特务的名字都是真假难辨,郑耀先还有个名字叫钱溢飞呢)都是少将级特务,但我们查阅史料就会发现,这两个少将并不是一个单位的,从三个方面比较其综合能力,也不在一个档次——吴敬中比郑耀先强多了。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自然知道,当年老蒋有很多互不隶属的特务系统,最大的三个分别是军统(后改为保密局、情报局)、中统(后改为党通局、内调局)、国防部二厅(情报厅,三厅是作战厅,郭汝瑰当过两回中将厅长)。
郑耀先被保密局、党通局和地下党游击队三方围杀,最后烧毁面容隐藏,郑介民找到他并授予他少将军衔,很显然郑耀先就是“国防部二厅”少将特务,一般来说他那个级别,应该叫“某某特派专员”,手下必然配备一些通讯特务和行动特务,至于郑耀先为什么后来只交出中统、军统两伙特务,对二厅特务只字不提,那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郑耀先亡命天涯的时候,保密局局长是毛人凤,所以他那个少将军衔既然不是毛人凤给的,所以他只能只二厅少将特务而非保密局少将特务,吴敬中则是军统(保密局)老人,跟郑耀先不是一个单位,即使吴敬中留下来潜伏,跟郑耀先也不在一条线上。
吴敬中在戴笠坠机、郑介民调离保密局后,仍然能当保密局甲种站少将站长,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综合比较起来,一步一个坎儿的郑耀先,确实比吴敬中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就是因为郑耀先跟吴敬中相比,至少有三方面不足。
老蒋败逃,留下的武装特务以保密局和二厅为主,“党通局”的主要任务是搞内部调查,潜伏下来也没啥用,基本都被带走了,电视剧《风筝》中“军统宫庶与中统延娥合作”,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从复兴社时期开始,戴笠就跟徐恩曾势如水火,他们之间的仇恨无可化解,互相出卖有可能,联手作案不可能,如果毛人凤真敢跟中统田湖合作,别说军统元老不答应,就是老蒋知道了也不会饶他——《庆余年》里都察院赖名成去了一次鉴查院,就被庆帝杖毙,而且是由鉴查院范闲监刑。
郑耀先跟军统中统大佬都有过节,吴敬中也曾指派余则成抓过中统(党通局)纪伟民,但是吴敬中没有亲自出马,而且把两大车赃物都“上缴”毛人凤,毛人凤自然是笑得见牙不见眼,徐恩曾和叶秀峰也不会太恨吴敬中。
两大特务系统之争由来已久,这恰恰是老蒋希望看到的局面:不管戴笠和徐恩曾谁是陈萍萍谁是赖名成,庆帝和老蒋都不允许这两个机构有勾结,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他们联手,庆帝和老蒋都会睡不着觉。
戴笠死后,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变成“国防部保密局”,不但“主管单位”变了,级别也降了,吴敬中在军统改为保密局后说名字不如以前响亮,实际是看出了权力的缩小,但这对吴敬中来说,却不完全是坏事,因为他的老同学郑介民手里有了两套特务系统:国防部二厅是郑介民直接管辖的(郑在军统期间就兼任该厅厅长),国防部保密局至少在编制上是要受“国防部常务次长”郑介民领导的。
吴敬中跟郑介民是莫斯科中山大学同学,跟蒋经国还是同班,有时候同学也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起扛过枪、同过窗、分过赃,还有一个不可说的加起来,就是社会上的“四铁关系”。
吴敬中上面有同学,而且还是异国他乡的同学,那感情可不是一般的深。吴敬中原本是我党派出去留学的,他之所以回国后叛变,革命低潮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套的原因,极有可能是眼红国方同学的高官厚禄挥金如土,原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说军统临澧特训班十一个“叛徒”出身的高级教官(包括沈醉的姐夫余乐醒),都是被南昌行营调查课科长邓文仪(字雪冰,郑介民字耀全,不是一家子)以中校和上校军衔拉下水的。
后来南昌行营调查课打包并入复兴社特务处,程一鸣、吴敬中、余乐醒又成了正处长戴笠、副处长郑介民的部下。
吴敬中上面有感情深厚的同学,而郑耀先不但没有靠得住的同学(他可能是黄埔毕业的,但按时间推算,应该是七期学员,他唱黄埔校歌那段,送审版有,播出的时候删了),而且跟顶头上司戴笠、毛人凤的关系都很僵,这就是郑耀先不如吴敬中的第二个方面——学历不够。
吴敬中和余乐醒、程一鸣等人,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进修过“政保”专业,教官都是克格勃前身契卡、格别乌的情报特工专家,他们学习的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谍报技能,相比之下,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郑耀先,虽然被韩冰称为“战略特工”,但是他嚣张跋扈、飞扬跳脱的性格,难免有些显得底蕴不足。
笔者没有上过全日制正规大学,所以一直很遗憾,在为人眼界视野和处世方面,也不及那些科班出身的,同样道理,郑耀先只能算一个“行动派”,跟美国教官学习的,也只是怎么杀人放火,一旦涉及官场政治,他就显得十分生涩,就连郑介民向他伸出热情之手,他也迷迷糊糊地搪塞过去,表面上是谁也不得罪,实际是谁也没靠上。
上层关系没搞好,自己又没有过硬的学历,这两点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郑耀先一个补不齐的短板。
郑耀先第三个不如吴敬中的地方,就是他只忌惮戴笠,却对郑介民、唐纵、毛人凤毫不掩饰轻视与疏离,吴敬中不管谁当一把手,他都肯搞好关系,而且能搞好关系。
郑耀先只有一个已经被边缘化的“四哥”徐百川,吴敬中作为郑介民的同学,却能成为郑介民的竞争对手、宿敌戴笠别墅的“食客”,戴笠和郑介民都觉得很正常,这就是吴敬中的高明之处了: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要想不遭殃,就得两头帮。
当年老蒋成立复兴社特务处,处长人选有三个,分别是康泽、郑介民、戴笠,最后老蒋选了资历最浅、军衔最低的戴笠,却让郑介民当副处长,就是让他们互相撕咬,以免一家独大。
特务处变为军统局,老蒋先后安排了好几任中将或中将加上将衔的正局长,然后让铨叙军衔上校、少将的戴笠以副局长的身份主持工作,铨叙中将郑介民以主任秘书的身份对戴笠进行牵制——毛人凤在军统时期,只是“代理主任秘书”,戴笠死后,唐纵代理正局长,不久由身兼“国防部二厅中将厅长”的郑介民当了正局长,军统改为保密局,仍然是由郑介民兼任正局长,所以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郑介民在军统都很说得算,吴敬中同学从临澧特训班调任中苏情报所(所长郑介民)担任总务科长,后来又到西北区、东北区当区长,肯定是郑介民出了力,而戴笠也不反对。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郑耀先是干活儿的,吴敬中是做官儿的,因为有那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人生轨迹早已画好,郑耀先再怎么干也成不了吴敬中,有那么多“资源”的吴敬中,也不会去当郑耀先。
这句话看起来像绕口令,但是见多识广的读者诸君,却一定能从郑耀先和吴敬中不同的结局中感悟到更深刻的人生哲理:有些人只会干活,有些人很会当官,郑耀先和吴敬中有不同的人生信条和为人处世方式,也有不同的结局,这说明了什么?
猗片天
好[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