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肉肉
前言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有一个称号叫:基建狂魔,单从这个字眼上就能看出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多大的精力。
但就在最近,国家发布最新文件,要求多个债务严重的省市停止新的大规模基建项目。
在地方债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国家下发这样的文件,是否意味着未来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了?
基建狂魔的成绩
大家都知道一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非常多的项目。
比如大家熟知的地铁、高铁、高速公路等。
今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这些年间,靠着在基础设施上的工程,我国还有着“基建狂魔”的称号。
以前这个称号还是属于西方国家的,现在这个则成为了我们的代表词。
根据国外机构发布的相关资料显示,在去年,全球的基建行业收入将近2万亿美元。
其中,光我们国家的基建企业就在这里面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虽然在全球的投资上,我国的名次不是那么靠前。
但是单看中国企业的收入,也算是遥遥领先的存在。
能够有现在这样的好成绩,自然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
让我们从以前那个只会埋头建设的国家,变成了现在这个人人称赞的建设强国。
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我们的高铁工程,就拿今年的国庆假期来说。
在社交平台上,我们刷到了不少关于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视频。
如果不是高铁,恐怕我们现在还只是一个在路上花费大量时间,减少游玩时间的人。
在公路方面我们也有非常强的代表作,那就是我们的港珠澳大桥。
当初这座大桥建成通车的时候,多少国外媒体震惊于我们的建设创造。
有着这么好的实力,我们的名声也渐渐走出了国门。
靠着“一带一路”的倡议,我国在许多国家也开始了基础建设。
比如巴基斯坦、缅甸、柬埔寨等国家,他们的基础设施中都能看到我们的身影。
可以说,这种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我们国家的投资收入中,占据着不小的比例。
而关于基础建设的投资也一直是占据着前排。
别的不说,就单说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就能带来不少的就业机会。
也能提高不少就业者的收入,从而带动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
就拿大家身边都知道的事情来看,我们的城区道路有时候都处在建设翻新的情况中。
原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但随着这么多年经济的发展,类似的这种基础建设竟然逐渐的没落。
国家叫停大基建
就在今年,国家发布了最新的文件,相关内容直指发展多年的基础建设项目。
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对于一些没有收入或者收入不足的城市,暂停一些新建的基建项目。
许多人可能会对此感到差异,基础建设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发展项目,怎么说停就停呢?
其实看看相关的数据,就能知道国家为什么会发布相关的内容。
我们国家在各个领域发展的很快,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令我们想不到的是,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确是一直存在的。
最近公布的数据就显示,我国地方财政的债务余额高达40万亿元。
就拿甘肃天水来说,当初轰轰烈烈的搞了一个有轨电车,本来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工程,谁知道最后成为了一个典型。
按照天水市给出的规划显示,投资90亿元分两期工程建设,计划在3年建成。
但在一期投资了24亿元之后,由于资金问题,最终成为了一个没法拆也没法再建设的工程。
说到这个资金亏损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收入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而像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城市也有存在,原本想靠着交通带动城市发展,结果到最后连成本都没有收回来。
更严重的甚至还有经济倒退的情况出现。
就拿现在大家最关注的房贷问题,不少人花费大量的金钱,贷款买房成为了趋势。
身上背负着这么一大笔债务,日常的游玩娱乐消费等都成为了问题。
现如今,国家发布这样的文件,并不是说一刀切,全面禁止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相反则是将经济发展细分到各个领域,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规划。
未来经济发展
有的人认为,在未来要想经济发展,就应该多多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村富裕起来,大家才会实现收入翻倍的情况。
也有的人认为,应该发展科技等领域,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国民经济。
其实不管怎么说,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说到真正的经济发展,更多的则是要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经济发展,而不是随大流的一股脑全部实验一遍。
要是按照这样的计划发展,那么很有可能最后依然是个高开低走的情况。
就拿大家最常见的现象来说,不少发展比较落后的城市,走起了直播带货的道路。
一些网红主播也加入到了助农的行列中。
但对于那些有着负面新闻的主播,国家也是加大力度进行管制处理。
从当初的网红一姐薇娅消失,到现如今平台的头部主播三只羊被罚等,都在证明国家在紧抓网红经济。
这些行为也不太可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以前只要一有节日,购物平台就会搞许多促销活动,大家也会纷纷下单购买。
但现在消费者们越来越清醒,不再盲目的为这些节日买单,大家变得越来越理性。
而这恰恰反映了在未来,中国经济是朝着理性、务实的方向发展的。
结语
现在国内外的形势非常严峻,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再加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战胜这些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信源来自:德勒报告 2024-8-15 中国基建行业2023年度回顾及未来展望
华夏时报2024-09-30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40万亿元,专家建议构建地方化债长效机制
中新经纬 2024-8-26 六部门:严禁为没有收益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违规举债
观察者网 2024-1-16 甘肃天水有轨电车被通报盲目举债:投资24亿,年收入仅1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