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3年,新冠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但国际形势却并未因此而多云转晴。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形势足可以用“剑拔弩张”来形容,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一年有余,仍然难解难分;
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两个小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边境摩擦不断,愈演愈烈;
中国的两个邻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再起冲突,矛盾升级。“和平”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或许真的是一种奢望。
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唇枪舌战中,两国官员共同提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的言论,确实,在已经有六个国家发生正式交火的情况下,他们的论调是有据可依的。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特意在联合国发声,喊话这些国家停止战争,以谈判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
那么话说回来,这六个国家两两之间为何会爆发武装冲突?事实是否如俄乌两国所说,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已经爆发了呢?
一、纳卡冲突升级,造成两死一伤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是两个位于里海西岸的亚洲小国,与俄罗斯相邻,地处土耳其通往里海的要道之上,地理位置较为关键。
这两个国家历史上都曾臣服于沙皇俄国,早在20世纪初期,阿塞拜疆人就与亚美尼亚人进行过战争。
苏联建国之后,两国都成为了苏联的一个联邦国。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双方的冲突逐渐平息。
不过,随着后来苏联的解体,两个国家的冲突再度在边境地区蔓延开来。
双方在最近的30多年里打打停停,爆发了多次战争,而双方的矛盾点就是针对纳卡地区的领土纠纷。
纳卡地区位于阿塞拜疆西部,国际社会普遍认可该地区为阿塞拜疆的领土。
但这一地区的问题与俄乌之间的克里米亚部分类似,那就是地区80%以上的人口都是迁徙而来的亚美尼亚人,他们拒绝承认纳卡地区是阿塞拜疆的领土,一直希望归属于亚美尼亚,其地区政权也一直被亚美尼亚政府所控制。
多年来,双方冲突不断,俄罗斯一直扮演着调停人的角色,组织双方官员每个月进行一次会谈,但收效甚微,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双方最严重的冲突出现在2020年,这年9月,双方均违背了停火协议,在纳卡地区大范围交火,造成了数十人的伤亡。
针对此事,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为光火,迅速派遣了一支由130名军人组成的维和部队前往,才平息了该地区的战乱。
但随着俄乌战争的开始,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其精力难免不足,对西亚各国的控制力自然逐渐削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矛盾也在今年再度激化。
今年6月,阿塞拜疆军队对亚美尼亚阵地进行了炮击,亚美尼亚的4名士兵在此次炮击中丧生。9月,阿塞拜疆故技重施,再度向边境地区进行开火操作。此举导致亚方两名士兵阵亡,另有一名士兵负重伤。
行动完毕之后,阿塞拜疆国防部迅速发声,称其控制的凯达贝克区遭受了亚美尼亚的炮击,此举正是针对这一事件的报复行为。
但亚美尼亚国防部并未承认对方的观点,并指责其为蓄意捏造。
无论事实如何,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这次冲突,对俄罗斯来说都是一个警示,倘若再不加紧对里海地区的控制,一旦爆发战争,对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必然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二、阿富汗塔利班恢复政权,激起巴阿矛盾
无独有偶,近日还有两个来自亚洲的国家在边境地区发生了武装冲突,他们就是中国的两个邻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9月6日,外媒发布了一则激烈交火的视频,交火的双方则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现场枪炮声不断。
众所周知,这两个国家国力孱弱,但都经历过多年的战火洗礼,阿富汗曾经历过阿富汗战争,巴基斯坦也与印度之间针对克什米尔问题冲突多年。
所以,双方都不惧怕发起战争,该地区的战争风险也就此变得非常之高。
那么这两个国家为何会发生战争呢?原因主要来自于塔利班组织。
塔利班组织诞生于阿富汗,在21世纪初期逐步发展壮大,掌控了阿富汗政权。
后来,美国出兵阿富汗,阿富汗战争爆发,阿富汗塔利班跌下神坛。
不过随着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全面撤军,阿富汗塔利班又重新接管了政权,重组政府,将国家的最高权力再度握在了自己手中。
而巴基斯坦塔利班则与阿富汗塔利班不同。
它是一个具备恐怖性质的地下组织,藏身于巴基斯坦境内,专门策划并实施恐怖行动,视巴基斯坦政府为最大敌人。
这一组织在2007年才宣告成立,成立的时间较晚,但其犯下的罪行却不少。
2021年时,巴基斯坦塔利班曾用汽油炸弹在一家酒店制造了一起爆炸案,造成了10多人丧生的惨剧。当时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恰好在这间酒店中下榻,只是爆炸之时并未在酒店,这才逃过一劫。
多年来,像这样的事件在巴基斯坦国内数不胜数,严重困扰了巴基斯坦政府。
巴基斯坦政府始终认为,巴基斯坦塔利班是阿富汗塔利班的分支,阿富汗一直充当着巴基斯坦塔利班大本营的角色。
其实,巴基斯坦如此怀疑不无道理。
要知道,巴基斯坦塔利班的创始人贝图拉·马哈苏德就曾是阿富汗塔利班的骨干高官之一,说两国塔利班没有联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阿富汗却对巴基斯坦政府的观点矢口否认,而这也成了双方矛盾的焦点。
最近几年,巴基斯坦为防止塔利班渗透,在双方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修筑起了隔离墙。
此举引发了阿富汗的严重抗议,双方就此冲突不断,而本次冲突则仅仅是双方多次冲突中比较普通的一次而已。
三、俄乌战争愈演愈烈,两国官员隔空喊话
其实,前面两组“对决”都只能说是小打小闹,俄乌战争才是当下世界战争中规模最大的。
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眼看就要超过两年,虽然至今外界都不知道双方伤亡的准确情况,但按照双方之前公布的数据推测,两国各自的伤亡早已经突破了10万。
另外,联合国前不久还发布了一则消息,消息中明确表示,有两万多名平民在俄乌战争中受伤或死亡,难以想象,这场战争让多少原本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
回顾过去的一年多以来,军事实力更强的俄罗斯似乎并未使出全力,在战场上的表现远低于预期。
而乌克兰虽然弱小,但在北约的强力军援加持之下,竟有些“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意思,在与俄罗斯的较量中丝毫不落下风。
这场战争就这样持续的进行着,激烈程度丝毫没有扩大,也没有停止的意思。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这场战争并不是一场征服战,而是一场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之间的消耗战。
北约要的是限制俄罗斯的发展,捍卫“美国霸权”,俄罗斯要的则是保证国家安全,避免自己的领土被北约势力所包围。
而乌克兰,仅仅是两大力量较量之中的一枚棋子。
随着战争的深入展开,双方之间的较量逐渐蔓延到了不同维度,其并没有局限于战场之上,在舆论方面的较量也在同时进行。
近日,乌克兰政府官员丹尼洛夫在采访中指出,俄乌战争发展至今,其影响绝不仅仅止于对战双方,而是影响到了世界上的所有国家。
以此理由推论,他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在一年前爆发,而现在正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活跃期。
(丹尼洛夫)
颇具戏剧性的是,乌克兰的敌人俄罗斯对此观点也表示了赞同。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这一言论,并表示乌克兰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只是西方国家掠夺利益的工具。
俄乌战争的影响已经波及全世界,西方国家正在试图依靠发动世界大战来恢复昔日的殖民统治,以获取到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利益。
(扎哈罗娃)
双方此言论一出,在国际社会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包含中国在内的许多大国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所以人们纷纷展开议论,目前激战正酣的俄乌战争,再加上亚洲四个国家所爆发的零星冲突,究竟是否已经形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不过,经过与前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我们很容易发现,仅凭上述六国的交火行为,还无法得出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发生的结论。
四、世界大战并未到来,中方仍致力于从中调解
那么细细分析下来,为什么说第三次世界大战还并没有到来呢?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世界上的几场战争结合起来,与当年的两次世界大战存在着些许的不同之处。
其一是战争的起因。
前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德国、日本等新兴的强国无法获取到与英国、法国等老牌强国一样的资本利益。在当时,德国、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在海外也没有英国、法国的那些殖民地。为了争取到利益,他们只能挑起世界大战。
反观现在,大国向境外开拓殖民地的热潮早已随着联合国的成立而停止,世界各国想要通过战争来实现领土扩张无疑是痴人说梦。
且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军事强国均拥有着大量的国土,不需要在依靠侵占别国领土来发展自身。
所以,前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条件,目前的世界格局并不具备。
其二是战争的规模。
当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共有33个国家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共有60个国家参战,而现在世界却仅有6个国家发生交火,更何况只有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大规模战争,其余四国之间只是边境上的局部冲突。
从这一角度分析,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的论调也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核武器的存在。
按照过往的经验,想要达到世界大战的高度,必须要有世界上顶尖军事强国倾尽全力的直接交锋。但现在诸多大国都有核武器,如果倾尽全力交锋,必然会发生核战争,届时地球也将因此而毁灭。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毁灭,世界上的各大国家绝不会允许世界大战的发生。
当然,虽然第三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却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对于全世界人民来说一定不是一个好消息。
一直倡导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中国自然从中没少调解,煞费苦心。
近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的一场会议中,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就代表中国,针对俄乌战争发表了一番看法。
耿爽表示,中国一贯支持世界各国保持自身领土完整,也希望所有国家的国家安全问题得到广泛重视。
俄乌战争迁延多日,在停火问题上想要一蹴而就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不过双方不应该因此而放弃谈判,依靠政治交涉解决问题的进程也不应该就此松懈。
此番言论的意思十分明显,那就是俄乌战争的爆发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责任,乌克兰应该维护自身领土完整,但俄罗斯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也应该有所行动。
双方在战争中应该持续进行谈判,共同努力寻找关于和平止战的正确方向,而不是任由战争持续下去。
如果战争成为世界各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到来自然是迟早的事。
结语
在世界上六个国家发生交火的当下,对战争深恶痛绝的中方在联合国积极喊话,呼吁俄乌双方积极进行谈判,以政治的手段努力寻求关于停止战争的解决方案。
这一行为,是中国作为泱泱大国,其身上责任使命感的直接体现。
毕竟中国在几十年前也是世界大战的最大受害国之一,或许只有真正感受过战争残酷性的国家,才知道和平有多么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