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全能开挂,文学水利两手抓,还搞定N多副业!

风语幽谷回声 2025-01-13 09:22:18

水利部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名单,十二位名字中,大禹的出现毫无悬念,可紧随其后的“苏轼”二字,却让不少人在熟悉与陌生间陷入了短暂的思索。

提起苏轼,多数人脑海里率先蹦出的,是课本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这位文学巨匠缘何也成了治水名人呢?待我们真正踏入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才惊觉,苏轼折射出的光芒远不止文学这一束,他是画家、书法家、美食家、幽默风趣的段子手、热衷养生的瑜伽达人,更是治水领域的实干家、抗洪救灾的无畏英雄、城市基建的巧思工程师,甚至还能称作一位深藏不露的民间医生。

此刻,就让我们细细回溯,探寻这位十边形全才苏轼的非凡人生,看他如何凭借非凡智慧与热忱之心,大兴基建、抗洪抢险,又怎样妙手治理西湖,乃至开创中国早期的自来水系统与公立医院。

苏轼,字子瞻,降生于四川眉山的一户中产家庭。

祖父目不识丁,父亲苏洵年少时肆意洒脱、游手好闲,直到 27 岁才突然奋发图强,一头扎进书海,最终在学界崭露头角,成了名震一方的“苏老泉”。

弟弟苏辙更是十足的 “爱哥狂魔”,为了能在仕途上帮扶兄长,从小小的县令一路拼搏,官至尚书右丞。

20 岁那年,苏轼踌躇满志地进京赶考,凭借斐然文采,赢得大 V 欧阳修的极力举荐,一朝成名,顺利步入大宋官场,成为当时的顶流新星。只是谁也未曾料到,自此,苏轼的仕途便如在狂风巨浪中的扁舟,跌宕起伏,不是被贬谪,就是被放逐到更为偏远之地,详情若是展开,那又是另一番漫长故事。

但总体而言,后人评价苏轼,常提及唐宋八大家中苏家独占三席的荣耀,也感慨他仕途的坎坷崎岖,而 “豁达” 二字,更是贯穿他一生的精神底色。可这,仅仅是苏轼的冰山一角。

先说苏轼在医学领域的建树。他怀揣着济世救人的热忱,热衷于收集民间各类名方,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做出一个大胆举动——把悉心搜罗的药方整理成册,名为《苏学士方》。

后来,这部医书与沈括的良方合并,编纂成大名鼎鼎的《苏沈良方》,不仅在华夏大地流传甚广,还远渡重洋,润泽东洋。书中的至宝丹、苏合香丸药效显著,随手一查,便能发现苏合香丸至今仍是医保甲类处方中成药,用于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等病症,足见其医学价值。

不过,苏轼在医学上的最大功绩,更在于自我养生之道。

纵观他一生,仕途波折不断,亲人离世、生活困窘之事屡屡发生,可即便一路被贬至偏远的海南岛,他依旧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享年 64 岁。这般康健体魄,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养生坚持息息相关。

《东坡志林》里,苏轼曾袒露自己的养生秘籍,一曰 “无事以当贵”,劝人莫要庸人自扰,保持平和心态;二曰 “早寝以当富”,早睡早起,珍视睡眠;三曰“安步以当车”,倡导步行出行,适度运动;四曰“晚食以当肉”,主张少食多餐,饮食有节。

这般理念,是不是似曾相识?实则就是不悲不喜、作息规律、迈开腿、管住嘴的朴素养生智慧。

苏轼身体力行,每日早起必梳头,以至于梳子都磨损不堪,还写诗自嘲:

“老栉从我久,齿疏含清风”;

夜晚不仅按时早睡,睡前还有精细的洗脚流程,水要没过膝盖,冷热交替多次,洗完还不忘按摩双脚。

身为美食家的苏轼,更是声名远扬。

东坡肉等非遗美食皆出自他手,他不仅擅长烹饪实操,还能将饮食心得上升到理论高度。

他提出: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

通俗来讲,就是饿了才进食,别贪多过饱,饭后百步走助消化,还不能让肠胃负担过重。此外,苏轼推崇芡实这类食材,觉得其有滋润脏腑之效,每日定量食用,细嚼慢咽。

1079 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至黄州。彼时,前来相送的苏辙满面红光、精神抖擞,让苏轼大为诧异。原来,苏辙跟着道士修习瑜伽多年,久病之身竟得以痊愈。

苏轼一到黄州,便寻了处道观,闭关 49 天,潜心研习瑜伽,虽说他更擅长盘腿打坐这类静态修习,但也由此和养生健体结下更深缘分,还撰写诸多养生文章,集结成《东坡养生集》,为我国养生学宝库增添珍贵资料。

苏轼还是一位心系百姓的公共卫生专家,他一手促成了我国第一家公立医院的诞生。

第二次赴杭州任职时,当地正爆发严重瘟疫,苏轼毫不犹豫奔赴防疫一线,拿出秘方 “圣散子”,不论老少,皆令服下一大盏,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为保障民众长久的生命健康,苏轼自掏五十两黄金,联合政府拨款,在城中修建起 “安乐坊” 这所医院。不仅如此,他还把杭州的防疫施政经验分享给广州,提议当地也兴建医院防控疫病。

身为地方官,苏轼凡事亲力亲为,遇上难题从不推诿。

1077 年 4 月,42 岁的苏轼就任徐州知州,刚上任不久,黄河决口,洪水奔腾着夺泗入淮,转瞬间便将徐州城重重包围,形势万分危急。

万千百姓的去留、城池的存亡,皆系于苏轼一人之身。

他在诗中袒露心迹:

“技穷路断,唯剩坚守”。

洪水肆虐时,大户人家纷纷准备出城避难,苏轼却坐镇城门,严令禁止任何人出城,掷地有声道: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而后,他组织全城百姓防洪筑堤,身先士卒,坚守城头。

汛情紧急,人手短缺,他不顾可能引发的嫌隙,亲赴徐州禁军驻地,恳请禁军参与抗洪救灾。

历经 70 天艰苦奋战,徐州城终于成功抵御洪水。为防后患,重视基建的苏轼奏请朝廷拨款修筑大堤,此后五个多世纪,直至明朝,徐州虽偶有水患,却因这大堤庇护,始终安然无恙。明代诗人吴宽感慨:

“自公去后五百年,水流无尽恩无穷 。”

论及水利建设,苏轼更是一把好手。初入官场,1061 年冬天,苏轼赴陕西凤翔任职,发现古迹引凤池池底淤泥堆积,可周边景致尚佳。他灵机一动,引西北方的凤凰泉水入湖,增加水量。

治理后的引凤池焕然一新,不仅成了百姓休闲遛弯的好去处,还兼具防洪灌溉、供应城市用水之效,苏轼将其命名为东湖。

不过,他职业生涯最浓墨重彩的篇章,无疑是书写在杭州西湖。

杭州位于江海之间,地势低洼,水位忧患重重。早在唐代,引西湖水建成六井,经白居易疏通西湖、引水入运河、灌溉农田,杭州才渐趋富庶。1071 年,苏轼初到杭州任通判,彼时西湖还是风光旖旎,他留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的千古佳句。可等他二次赴任,西湖已大面积淤塞,围湖造田致使生态恶化,水旱灾害频发,六井近乎废弃,运河也淤堵严重,水路交通受阻,疫病随之肆虐。

身为杭州主政官,苏轼即刻展开水利设施建设。先是疏通茅山运河与盐桥河,解决居民出行难题;接着疏浚西湖,面对淤泥堆放难题,他别出心裁,用淤泥和水草筑起一条贯穿南北的长堤,将西湖一分为二,堤上修造六桥,夹道遍植芙蓉杨柳,这便是闻名遐迩的苏公堤,自此,西湖南北往来有了便捷通道,苏堤春晓也成了西湖胜景。

为巩固治理成果,苏轼组建开湖司专职管理西湖,颁布规章划定保护区,还建起三座石塔,规定石塔以内湖面禁止种植,成就了“三潭映月” 的美景。

此外,他把岸边湖田租给农民种菱角,利用农民清理水草的劳作,维持湖面清洁,还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农民生计,一举多得。

最后,苏轼组织技术人员升级输水管道,将饮水主管换为瓦桶,外包石槽,开辟新井,完善给水管网,让全城百姓都能畅饮西湖水。

苏轼对西湖治理成果极为自豪,赋诗道:

“我凿西湖还旧观,一眼已尽西南碧。”

此后,他辗转颍州、惠州,也分别建设西湖,中国三大西湖皆与他渊源深厚,“西湖长”之名,苏轼当之无愧。

被贬惠州期间,苏轼常与广州市长王古通信。彼时广州沿海,地下水又咸又涩,百姓饮水困难,富人尚可登山取泉,穷人只能喝苦水,春夏疫病横行。

苏轼建议打造中国首个自来水工程,王古欣然采纳。他们先凿大石槽储水,用大竹管做管道,引泉水入城,再以竹管分流全城。为便于巡查管道堵塞情况,苏轼想出妙招,在每根竹管钻绿豆大的小孔,用竹针塞住,抽出竹针看是否出水,便能知晓管道状况,极大节省维护成本,堪称工程管理创举。

自此,广州居民饮水条件大幅改善,成为有史可证最早拥有自来水设施的城市,白云山还留下东坡饮水的遗迹。

苏轼不仅是水利实干家,还是理论家,常把治水经验写入奏章。他在《禹之所以通水之法 》提到,水灾成因不仅关乎河水湍急,更与人的短视行为相关,过度侵占水的空间,必遭水患报复,足见其理论见地。

诚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所言:

“我简直不由得要说,苏东坡是火命,因为他一生不是治水,就是救旱,不管身在何处,不是忧愁全城镇的用水,就是担心运河和水井的开凿。”

有人说,苏轼仿若从文艺复兴穿越而来,恰似达芬奇般博古通今、无所不能。他能赋诗撰文、挥毫泼墨、勾勒丹青,能大兴基建、抗洪抢险,懂医学养生、瑜伽修习,还擅长美食烹饪、水利治理。

可放在当时历史情境下,这些不过是一位尽责地方官的分内之事,基建、卫生、水利、救灾,皆是职责所在。

只是这般尽忠职守的好官,却一生漂泊动荡,晚年仍沉浮不定,实在令人唏嘘。

为广州筹建自来水系统时,苏轼已一贬再贬,相伴半生的爱妾朝云刚刚离世,生活的苦难如影随形,可他心心念念的,依旧是为百姓谋福祉。

从黄冈、杭州,到惠州、海南,当地百姓世代传颂着东坡肉、东坡井、东坡村、东坡田、东坡祠,甚至东坡话。

苏轼宛如一位孤独的行者,朝廷容不下他,他便一次次投身地方,把人生的下坡路走得坦然,即便垂垂老矣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仍笑言:

“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临终前,苏轼写下: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那时的他,想必无比骄傲,用乐观豁达成就文学传奇,用日夜操劳奉献国家百姓。画家、书法家、美食家、科学家…… 任一标签都无法完整勾勒苏轼一生,他留下的,是一个炽热灵魂的万世芳华。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