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主角为什么是高适?他比李白杜甫更值得学习

筱叭酱 2024-12-23 09:21:14
引言

电影《长安三万里》在观众中掀起了热烈讨论,但比剧情本身更引人关注的是主角高适为何能压过李白和杜甫,成为绝对的第一男主。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悲悯,都是公认的文学高峰,但电影似乎另辟蹊径,聚焦高适这一人物。历史上,他到底有怎样的过人之处?为何说他比“诗仙”和“诗圣”更值得后人推崇和学习?接下来,我们从三位盛唐巨星的命运和处世态度展开剖析,看看高适何以独占鳌头。

八斗才子为何“难扶墙”?

盛唐文坛如灿烂星河,李白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星。他的诗才,如天上银河般夺目,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无论是豪迈如《将进酒》,还是飘逸如《早发白帝城》,都让无数人叹服。他被誉为“诗仙”,是中华诗坛无法绕过的高峰。然而,若将目光从他的诗歌拉回现实,李白这个天才诗人却展现出一种令人扼腕的“不靠谱”。这种“不靠谱”,贯穿了他的一生,不仅体现在仕途的蹉跎上,也表现在他在生活与政治上的轻率与失败。

年轻时的李白意气风发,才华横溢,但他的出身为他的人生埋下了诸多隐患。按照唐律,商人家庭出身的子弟,原则上无法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李白虽然才华惊世,却始终是体制外的边缘人,这让他在追求仕途的路上屡屡碰壁。他无法忍受这种境遇,却又始终抱有“不屑却又渴望”的矛盾心态。他试图通过其他途径提升地位,比如两次入赘名门,但都以失败告终。李白的才情让他迅速成为文坛的宠儿,但他在现实中的种种行为,却让世人对他的实际能力产生质疑。

唐玄宗给了李白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当李白被召入长安,成为供奉翰林时,他的才情得到皇帝的青睐。然而,李白很快因性格桀骜而得罪权贵,最终被排挤出宫。实际上,供奉翰林本是一个名不副实的闲职,李白心存不满,认为这是对他才华的轻视。可他却忽略了,自己并不擅长官场中那种深谙人情世故的生存之道。他对官场的游戏规则一无所知,又以为凭借诗才就能打破这层规则,结果只能是四处碰壁。被贬出宫后,他得了一些金银财宝,依然无法改变人生轨迹,只得继续四处流浪,依赖诗酒自娱。

然而,李白的不靠谱远不止于此。他在安史之乱期间选择跟随永王李璘,这一举动暴露了他政治上的短视和轻率。永王谋反的失败让李白身陷囹圄,差点丢掉性命。妻子的劝阻和旁人的提醒他都没有听进去,最终把自己置于绝境。李白不仅在仕途上屡屡受挫,生活上也充满无奈与落魄。他沉醉于酒,不顾妻子与孩子,对家庭没有承担责任。他的婚姻更是两次入赘,他自己在诗中也对这种选择表示无奈。为了提升地位,他愿意背弃原则,甚至在妻离子散之际,依然抱着“酒中仙”的洒脱来掩饰内心的失落与无能。

当然,我们无法否认李白在诗歌上的成就。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他的诗篇至今仍能打动人心。他那不受束缚、肆意挥洒的文字,正是他的生命缩影。然而,一个人无法一生都活在诗中。他的现实生活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的才华让他在文坛备受推崇;另一方面,他的性格却让他与仕途渐行渐远。他的不靠谱并非才华的问题,而是对人生方向的短视和判断的失误所致。

对比之下,高适虽然才情略逊李白,但他的稳健让他在生活和仕途上更为成功。李白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与浪漫,不愿屈服于现实;而高适则选择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一步步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如果说李白是一只自由翱翔的雄鹰,那么高适则是踏实前行的老牛,虽缓慢但步步坚定。这种稳健的品格,正是让高适在后世评价中渐渐超越李白的原因之一。

千古才子难掩“难扶墙”的遗憾,李白的悲剧在于,他的天才与现实之间存在一道无法弥补的裂隙。他的人生虽充满传奇,但他的失败也同样显而易见。当我们在赞叹他的诗篇时,也不禁反思:如果没有“难扶墙”的性格,他的仕途是否会有所不同?然而,历史不能假设,只能留下叹息。

怀才不遇的“纸面诗圣”

杜甫,一个名字足以让人联想到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现实主义篇章。他的《三吏》《三别》震撼人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饱含同情,《春望》写尽忧国忧民。然而,与他诗篇中令人肃然起敬的风骨和情怀不同,他的现实人生却是一场漫长的怀才不遇和困顿不堪的旅程。他的诗句被誉为“诗史”,而他本人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沦为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他的出身、性格与处世能力,与高适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后人忍不住深思,为何同样是诗人,高适能够在晚年风光无限,而杜甫却只能在苦难中挣扎至死。

杜甫的出身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起点。他是晋代名将杜预的后裔,母亲出身于名门崔氏,这样的家世让他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然而,过早的家道中落让杜甫的成长笼罩上一层阴影。和许多士族子弟一样,他的少年时期并未体会到太多的世道艰辛,反而对未来抱有无比的自信。怀揣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志向,他像大多数士子一样,参加了科举考试。然而,尽管才华横溢,他却落第了。科举的失利并没有让他立刻丧失希望,他依然选择游历天下,试图通过结交名流或者展示诗才来谋求仕途。但这个过程却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杜甫在年轻时的仕途起点,远不及那些官宦世家的子弟。他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牢固的权力或资源网络,反而在不断的流浪与求职中,逐渐消耗了自己的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杜甫的落寞不仅与他的出身变化有关,也与他的性格和处世能力密不可分。杜甫的诗歌天赋毫无疑问,但他的政治智慧却始终显得有些欠缺。与李白的桀骜不驯不同,杜甫并非不懂权谋,而是过于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常常不懂得分寸。他在官场上最接近巅峰的一次,是被任命为左拾遗,这是一项谏官的职务。然而,他却很快因为直言进谏触怒了唐肃宗,导致被贬。杜甫在仕途上的短视和过于耿直,直接将自己推入了人生的低谷。此后,他再未获得翻身的机会,只能带着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继续自己的漂泊人生。

杜甫的人生可以用一个“愁”字贯穿始终。初入长安时,他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愁;在长安窘困潦倒时,他为自己生计无着而愁;在安史之乱中,他为国家动荡、百姓流离失所而愁;晚年漂泊蜀地时,他为自己老无所依而愁。杜甫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体的困顿,而是那个时代士人的共同困境。他们才华横溢,却无法融入官僚体系,最终只能用诗歌书写自己的怅然与不甘。

相比之下,高适与杜甫有着相似的起点,却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高适同样出身于一个曾经显赫却逐渐没落的家庭,同样也在仕途上屡次碰壁。但高适的态度显得更加务实和稳健。在年轻时,他和杜甫一样,也经历了求职无门的艰难岁月,但他并没有像杜甫那样将全部希望寄托于科举的成功,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去积累自己的实力。他并不执着于一时的得失,而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能力。杜甫则更像是那个时代“怀才不遇”的典型代表,始终将自己困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难以真正突破。

杜甫与高适的友谊是两人性格差异最好的注脚。高适在担任彭州刺史时,曾多次接济落魄的杜甫,不仅给他提供了食物,还亲自到草堂看望他。这种施以援手的行为,是高适人生稳健与成熟的体现。相比之下,杜甫更多的是哀叹自己的无奈。他在诗中并未因为高适的帮助而隐去自己的怨气,反而从中更深地感受到人生的失意。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流露出一种豪迈的乐观,杜甫的诗句则始终带着悲凉的忧愤。

杜甫的一生,无疑是令人敬佩的。他用一首首诗篇为自己书写了“诗圣”的不朽头衔。然而,他的失败却让人唏嘘不已。他出身优越,却未能抓住机会;他才华横溢,却未能改变人生的轨迹。他对自己的理想执着而偏执,却因此失去了对现实的掌控。他的诗句打动了后世千千万万人,却没能为自己换来一个更好的命运。如果说杜甫是那个时代所有士人无法突破命运枷锁的缩影,那么高适则是一个例外。他用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和稳健务实的心态,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不仅让他成为“唐代诗人最达者”,更让后人从他的人生中看到了值得学习的精神力量。

高适:半百开局的“稳健达人”

高适的一生,注定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与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悲愤不平不同,高适的人生就像一幅沉稳的山水画,虽不耀眼,却历久弥新。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先祖甚至可以追溯到东汉渤海太守高洪,其家族在南北朝时期还建立了北齐王朝。然而,随着家族的没落,高适的少年时期并没有太多的荣光。父亲早亡的打击,让这个家庭迅速从富足跌入贫困,失去了依靠的他,早早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与同样家道中落的杜甫相比,高适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他用自己的笃定与毅力,书写了一段从坎坷到辉煌的传奇。

年轻时的高适与李白、杜甫一样怀才不遇。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天赋,使他早早跻身诗坛,但诗名的传播并未能给他的仕途带来实质性改变。二十多岁时,高适离开家乡,前往长安寻求出路。然而,那时的他不过是茫茫人海中一个不起眼的士人,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也没有强大的靠山。在长安的岁月,他试图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但一次次的失败让他屡屡受挫。科举不顺、谋职无门,宛如一道无形的墙,将高适挡在了理想的大门外。

但与李白和杜甫不同,高适并没有因挫败而一蹶不振,也没有选择怨天尤人。他的稳健性格让他学会了隐忍与积累。早年的他,四处奔波,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这种漂泊不仅锻炼了他的心志,也让他看清了仕途的复杂与艰难。他明白,人生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厚积薄发。他的诗中有一种从容而坚定的力量,比如那首流传千古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对友人的宽慰,也是对自己的激励。这种豁达与乐观,让他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依然保持一份向上的信念。

高适的“厚积薄发”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更体现在他的人生规划中。在早年的失败面前,他选择沉淀自我,而非急于求成。他并未像李白那样为了博取功名而到处求官,也没有像杜甫那样在失意中陷入悲怆。他用长时间的积累,换来了后来的稳定上升。四十岁之前,他默默无闻;四十岁之后,他的人生却逐渐步入了快车道。

真正改变高适命运的,是他在安史之乱中的表现。49岁时,他加入哥舒翰的幕府,凭借出色的才华与能力,成为了军中的一名重要谋士。安史之乱期间,他追随唐玄宗入蜀,又受到唐肃宗的重用。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唐朝内外交困,朝廷对臣子的要求不仅是能力,更是忠诚与稳健。高适凭借他在军政上的出色表现,迅速从一名普通的幕僚升任为左拾遗,并很快得到重用,官至淮南节度使、刑部侍郎,直至封侯。在他死后,更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这一系列的荣光,无疑是他多年积累的结果,也是他稳健行事的最佳回报。

高适的稳健,不仅表现在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上,还体现在他对朋友的态度上。在杜甫因得罪唐肃宗而被贬时,高适并未因此疏远这位朋友,反而在自己担任彭州刺史期间,多次接济杜甫,为他送去急需的粮食。这种仗义与冷静并存的品质,让高适的人格魅力更加凸显。与李白的随性与杜甫的沉郁不同,高适是一位脚踏实地的践行者。他既有诗人的浪漫情怀,又有政治家的理性思维。

高适的成功,在于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不像李白那样因一时之快而得罪权贵,也不像杜甫那样因理想执着而失去现实的机会。他深谙进退之道,懂得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永王李璘之乱中,他站在唐肃宗一边,成功平定叛乱;在安史之乱中,他多次立下军功,表现出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这些决定性的选择,让他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了改变。

晚年的高适,已经成为那个时代最成功的诗人之一。他不仅在官场上名声显赫,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边塞诗气势磅礴,直抒胸臆,与李白的浪漫和杜甫的沉郁相比,别有一种豪迈之气。他的人生写照,正如他的诗歌那般恢弘大气。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后人:人生的成功不在于起点的高低,而在于坚持与努力。不论多么艰难的处境,只要脚踏实地,总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光辉时刻。

高适的稳健人生,不仅为后人树立了典范,也为当代人提供了值得学习的精神力量。他以自己的努力证明,才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积累与清醒的头脑。在盛唐这片群星璀璨的天空中,高适的光芒或许不如李白那般耀眼,但却更为深邃和持久。

从《别董大》看高适精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提到高适,这句诗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它承载了别离时的友谊、激励与豪迈,也展现了高适对人生和命运的独特态度。这首诗作于高适仕途尚未完全腾飞之时,他当时已四十余岁,却仍未摆脱仕途上的落寞和漂泊感。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人生节点,他并未沉沦,也未被挫折所击倒,而是用这短短十四字的豪言壮语,向友人,也向自己宣告了一种信念:纵使人生坎坷,也要以乐观的精神面对;即使前路未卜,也要以坚韧的态度迎接。这种豁达的处世哲学,贯穿了高适的一生,也是他最终能在晚年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诗中“莫愁”二字,语气轻松,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高适与董庭兰同是怀才不遇的漂泊士人,彼此惺惺相惜。此次离别,意味着两人各自奔赴未知的未来,前途未明,命运难测。对于当时的高适而言,四十岁已算暮年,在那个讲究科举功名、仕途成败的时代,他的壮志仍未得以施展,诗人们追求的“功成名就”似乎成了难以企及的梦。尽管如此,高适并未流露出任何悲观和消极,而是用一股昂扬的豪情为友人壮行,更为自己注入了前行的力量。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总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机会。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让高适的人生即便在最落魄的时刻,仍然散发出一股不屈不挠的力量。

从高适的《别董大》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对友人的激励,更能窥见他对人生艰辛的独特理解。高适经历过太多困顿:少年丧父,生活从富足跌至贫困;青年时期,科举失利,求职无门;漂泊之中,他见证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然而,他并未因此丧失斗志,反而越挫越勇。对于高适来说,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在挫折中积累力量,在低谷中寻找机遇。他深知,生活无法预测,也难以掌控,但唯有积极面对,才能让生命焕发出新的希望。因此,“天下谁人不识君”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期许——即使眼下无人赏识,终有一天会凭借努力赢得天下的认可。

高适的乐观与自信,不仅体现于这首诗中,也贯穿于他的一生。他在年轻时与杜甫、李白一样,都曾在仕途上屡遭挫折。杜甫在失败中流露出悲愤和哀怨,而李白则选择以酒浇愁、随性放逐。然而,高适却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默默地积累经验,用时间打磨自己。他的“莫愁”是带有实践性的,不是盲目地劝慰自己,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坚定信念。这种精神,使他在困境中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最终在晚年得以施展才华,成为一代“唐代诗人最达者”。

《别董大》中的豪迈情怀,还让人们看到了高适对人生孤独的超然态度。在古代,士人的漂泊几乎是一个共同命运,但面对这种漂泊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李白将漂泊视为浪漫和自由的象征,他用飘逸的诗篇掩盖内心的孤寂;杜甫则将漂泊看作人生的悲剧,用悲凉的笔调抒发自己的无奈。高适却不然,他从未将漂泊视为一种负担,而是将其化作一种修行。他相信,人生的苦难并非不可承受,只要拥有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漂泊的路途也可以成为积累经验的过程。他在漂泊中认识了更多的朋友,看清了更多的世相,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在这种经历中,他逐渐培养出了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成熟态度。这种态度,让他在面对人生起伏时,始终能以从容与坚定应对。

可以说,《别董大》是高适人生哲学的一个缩影。诗中短短的十四个字,蕴含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的豁达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在离别的伤感中,他传递的不是哀叹,而是鼓励;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他展现的不是迷茫,而是期待。这首诗之所以能够传唱千年,不仅因为它的语言质朴真挚,更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不仅感染了他的友人董庭兰,也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高适用一首《别董大》,不仅留下了一篇千古名作,也让后人看到了他独特的人生态度。相比李白的洒脱、杜甫的忧伤,高适的豁达显得更加稳重与持久。他的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充满了真诚的力量;他的人生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却有着坚韧的光辉。《别董大》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不屈。这种精神,是高适之所以在晚年得以功成名就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汲取力量的原因。

结语

高适、李白、杜甫,他们都是盛唐文学的天之骄子,但他们的人生抉择和最终结局却不尽相同。《长安三万里》让观众重新审视了高适这个人物:他不仅是诗坛的佼佼者,更是历经坎坷却始终保持稳健和积极的成功典范。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0 阅读:16
筱叭酱

筱叭酱

筱叭酱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