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寒食》盛唐的长安城有多美,看了一整天,百看不厌不想回家

阿芳评诗 2024-03-17 06:32:26

余秋雨曾说过——“唐代能把人世间所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美丽地绽放。”

的确,唐朝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时代,其都城长安更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热闹的城市之一。

那么,当时的长安城有多美呢?

王维曾自豪赞美它的壮丽和威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而韩愈欣更喜欢这座城的柔美和活力:醉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此时此刻长安城内,有位诗人已经漫步了一整天。眼前的景色百看不厌。于是,他把所见都写进一首诗里。

《寒食》

唐•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即寒食节,立冬后105天,清明前一二天左右。

相传是春秋时晋国大夫介子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回国后,为照料年迈、行动不便的老母亲归隐山林中。

晋文公左请右请介子推就是不肯下山,为逼他出来,晋文公听从手下建议,放过烧山。

大火烧了几日,各个路口就是不见介子推身影。晋文公决定搜山。结果,他发现树下介子推背着母亲的尸骨。

被介子推的孝所感动,同时也为了悼念他,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忌日当天,禁止一切明火,禁止生火煮饭,只吃冷食。

这个传统习俗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古人的一个重要节日。

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是自然节候。

城,是人间都邑,这里指长安城。

春城,是春天的长安城。

飞花:这里颇有争议,毕竟年代久远,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纰漏。

“飞花”一作“开花”。

开花:花开的盛况。寒食节临近清明,回春大地正是草长莺飞,花开时节。

是“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长安城内一派绚丽缤纷的景象。

而飞花:除了繁花盛开,还有花谢花落。

花开自然有花落,花开花落尽由风。没有风时花瓣只是从枝头簌簌落下;而当风吹过,花瓣一片片落下随风起舞,能飞得更高更远。

是落英缤纷的盛况,也只有盛春才有的情景。

“飞花”还隐藏着柳絮飞扬的意境。

柳絮飞扬大概在阳历4—5月左右,而寒食节在清明节前,正是柳絮飞舞时。

风一来,空中飞的,地上滚的,几乎每个角落都有柳絮的身影。

此时春风浩浩荡荡直入长安城。而城内花开无数,落红无数,柳树飞扬。

寒食东风御柳斜

风与季节相对,东风代表春天,南风代表夏天,西风代表秋天,北风代表冬天。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风吹绿了柳树,吹得百花盛开,也吹落百花。

御柳:宫苑前、皇宫前的柳树。

御柳斜:东风吹得柳枝摇摆。“斜”吹出柳树婀娜飞舞、摇曳生姿。

前两句是寒食节当天长安城内白天的景色。景色由大到小,先全城后皇宫。

由整体到局部细节,是宫苑旁晚的景象。

前两句把古代长安城瑰丽的气度写出来了,又如同一个精巧的玉壶,锁住了春色的繁华。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长安城迷人景象,诗人怎么也看不够,他在城内逛了一整天,直到傍晚宫内传蜡烛。

日暮:傍晚,天快黑了。

汉宫:唐皇宫。

传:传递。

传蜡烛:依次传递蜡烛,这里有恩赐的意思,是皇帝赏赐宠臣。

因为寒食节禁止一切明火,不能引火做饭,也不能点灯。只有经过天子特赐,才可以吃熟食、点灯。

能够得到这种赏赐的人家,自然不是普通人家,它是皇帝宠幸的王公贵胄。

轻烟:蜡烛燃烧时,火苗上的那缕淡黑色的烟。

散入:飘散进去,进入。

五侯:明面前指汉成帝的五位舅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

又或者是,汉桓帝的宦官五侯: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

《寒食》这首诗具体作于何年,已无无法考证。

若作于唐玄宗时,“五侯”是杨国忠及其它杨氏姊妹;

若是作于安史之乱后,“五侯”是指唐代宗以来权势日盛的宦官集团。

不管是哪一种,“五侯”是被皇帝宠爱的有权有势的外戚、大臣、宦官。

寒食节天刚擦黑,皇宫里就传出皇帝的恩泽,一支支明晃晃的蜡烛,燃烧得灯火通明,腾起淡淡青烟,萦绕在这些官宦之家。

这一句诗人没有写是谁,是骑马还是飞奔“传蜡烛”。但不妨碍我们想象,内侍走马代皇帝逐一传送蜡烛到“五侯”家的生动画面。

这是暗喻,也是反衬,更是讽刺。

寒食节寻常百姓家、普通臣子家,都禁止点灯,到处一片漆黑。

而“五侯”与众不同,他们有皇帝赏赐的“蜡烛”,烛火通明,烟雾缭绕。

“五侯”家有多亮,其他家就有多黑。

是嘲讽“五侯”因有这份殊荣,所以引以为傲。平日如何弄权倚势,欺压贤良。

寒食让人心中有丝丝惆怅,但韩翃的《寒食》轻快喜悦,干净利落,虽具有嘲讽的味道,但不影响大家喜欢它。

韩翃因诗得福,他被唐德宗钦点重用,最后官至中书舍人。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0 阅读:0

阿芳评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