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赋闲在家的将军来说,既然上不了战场,哪里又是他最好的去处呢?尤其是当这位将军还是因为吃了败仗才遭到上级的淘汰。那么对他来说以后的日子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个问题让刘峙头疼了很久。他原来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河南省政府主席。而且历任多届黄埔军校的教官,并且参加过蒋桂战争、中原大战,也算是国民党内的一届元老。况且他曾经还深得蒋介石的信任,被委以过重任。
只可惜他在国共最后一场大战——淮海战役上输得一败涂地,直接导致整个国民党败走台湾。这也是为什么蒋介石会如此迁怒于他的原因,他把民党政府的失利责任全都归结到了刘峙的身上。而对于刘峙来说,他的倒霉生活正是从此时此刻开始的。
不过蒋介石对刘峙还算宽容的,既没有对他军法处置,也没有将他囚禁半生。只是革了他职务,脱去他的戎装,此生再也不想再见他了。可是彼时还不满60岁的的刘峙还要继续生活啊。
随着新中国成立,大陆他是待不了了,台湾他也没有脸面跟蒋走。那么剩下还有哪里可以栖身之所呢?自己以后要靠什么生活呢?
心腹大将,追随中正刘峙是江西人,1892年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后来由于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一个卸任的统带。继父待他视如己出。也是在继父的影响下,他有幸读书、向往从戎。
1911年,辛亥革命。他加入了学生军,守卫武昌。2年之后他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之后恰逢护国运动兴起,他南下广州,历任粤军连长、支队长、营长等职。后来经人介绍又连续又在黄埔军校任教多年。
也是在这里他认识了蒋介石,并且几度跟随他参与北伐战争,数次的装起义都以成功告捷。所以刘峙也接连被升职,更重要的是他得到蒋介石的重视。
到了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国共关系破裂。而此时刘峙是在大力支持自己上司,成为了杀害共产党人的帮凶。
而这么做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得到上司最大程度的信任,终于做到蒋身边的红人。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他直接做到司令员的位置,抗战结束后还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不过到了国共合作时期,刘峙虽屡次被蒋介石推在战争的一线,但刘峙军事水平却不尽如人意。曾经的“黄埔福将”变成同僚口中的“猪将军”。几次在鄂西的会战都是屡战屡败,已经惹得蒋介石很不开心。
可事实上,这刘峙本身带兵打仗能力有限,不管论排兵布阵的战术规划,还是上场指挥的作战实力都趋于弱势。又怎么能和我们英勇的解放军将领相比呢?
但是这刘峙显然没有自知之明,越是输的难堪他就越是急于证明自己。不过蒋没有给他机会了,直接罚他坐了2年的“冷板凳”。
但是好在蒋介石虽然不重用他,但是心里面还是有他的位置的。毕竟在在蒋观念里,忠诚永远排在能力之前。所以对于刘峙他迟早还是会派出山的。
这不,1948年年底,淮海战役打响之际,这位“窝囊”将军又被蒋调出来派往前线出任徐州“剿总”司令。这大概是刘峙前后几年最为开心的事情,因为这是他一雪前耻的最佳机会。
不过天不遂人意,刘峙还是没有把握这次翻身机会。最后的淮海战役结局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国民党的大败让蒋焦头烂额,这其中司令刘峙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悉,刘峙在徐州时对于下一步路应该继续北上还是固守南方的方针举棋不定,内部两方的争论喋喋不休,最终延误了战机。而被派去协助他的杜聿明也是不参与他的烂摊子,直接转头去蚌埠。最终导致国军的大败,防线全面遭到击溃,55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
败仗卸甲,慌忙出逃败完自己的部下,刘峙倒是从战场上独活下来,灰溜溜的回到国民党内。只不过这时的蒋介石对他气不打一处来,哪里还需要他的存在。可是此时国民党气数已尽,除了将他革职还能怎么办呢?
而对于刘峙来说,再度赋闲不算啥,就怕日后蒋介石还要找他麻烦。趁着党内大乱之际,他要先给自己找好后路。
于是1949年9月他带着家眷,还有自己这些年攒下的百万家产首先出逃至香港九龙。原以为凭着自己的积蓄能在这里安度晚年,不愁吃喝。谁知道安生日子还没过几个月,他就遇上了自己旧时部下的骚扰。
他们也是逃难来的此处,但是面对昔日的上司时,这伙人不但也没有照顾老前辈的意思,反而是动起他的脑筋。
正是因为知道刘峙有着丰厚的家底,所以这群家伙就隔三岔五上门希望得到老长官的援助,从一开始的软磨硬泡变成后来的强抢,刘峙拿他们是无可奈何,养老钱是生生的被他们剥去了一层皮。
眼看着这九龙再待下去怕是要散尽家财了,刘峙只好带着家眷继续辗转,这次他们去往了新加坡。在新加坡倒是没什么认识的人,可是这新加坡有着明抢的强盗啊。刚到新加坡没几天,落脚的地方还没找到。光天化日之下,他的钱财就被人抢去一箱子,刘峙是欲哭无泪。
积蓄遭难,教师糊口一看新加坡也不安全,刘峙只能再度换地方。幸好他们还有一个箱子的家底幸免于难。靠着这箱子钱他们前往了印尼西爪哇岛讨生活,这箱子钱除了打点海关的,还能有剩余的,不至于饿死街头。总算在这里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只可惜日子一久,他们就陷入了经济紧张困顿了。毕竟当年逃难那些钱财几度遭劫早已所剩无几,再加上家里这好几口在吃饭,早晚都会坐吃山空的。已经年过六旬的刘峙无奈只能出去找活干。
当时在印尼有很多华侨,也有许多华侨出资建立的华文小学。刘峙的夫人早年是师范大学毕业,所以顺利应聘上了教员一职,成了当地小学汉语老师。
只不过有一次因为她娘家有事,便邀请自己先生代她授课。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刘峙本身学识不错,再加上多年南征北战的经验,见多识广的他讲起课是一套的一套的,颇受学生欢迎。
这华文学校校长一看这刘峙带兵打仗不行,讲课当老师倒是有两把刷子。于是就把他给留了下来,聘任为正式教师。刘峙后来在学校里教书教了好多年,期间不但教授汉语和历史,连地理和作文也一并承担,俨然成了学校的优秀师资力量。
一介司令到老却成为了小学教师,这大概连刘峙本人都是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吧。
小结:我们只能说刘峙的一生倒是起伏跌宕得令人意外。年轻时候他追随革命、在战场上打拼自己江山。胜仗也好、败仗也罢,各种起起伏伏都经历过了。
尤其是自己从军履历,从常胜将军到无能将领,从长官的重用到被嫌弃,刘峙的事业可算是直线式下滑。这在军中也是少见的存在吧。
可谁能料到老了他无法戎装加身,却只能归于平淡,被生活所迫做起教师。也不知道他在做教师日子里有没有找回他曾经在战场上丢失的那份荣誉和满足感?
当然值得一提是,刘峙到了最后还是被老蒋召回了台湾。毕竟他还对这位老部下还是有个好印象,再加上不希望刘峙落在共产党手里。所以1954年刘峙还是携家眷回到台湾老蒋处报到。
蒋虽然对当年淮海战役一时对他耿耿于怀,但还是给他一份工作发他一份薪水,让他安度晚年,直到197年他才在台湾病逝,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