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中国脚踢苏联,阿尔巴尼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社会主义孤岛?

学究小编看世界 2023-09-22 19:38:03
引言:

阿尔巴尼亚,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以人口贩卖、毒品泛滥、极道猖獗闻名于世,说是欧洲版的“缅北”也不为过。

但是,这个国家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曾几何时,阿尔巴尼亚与中国不远万里地建立起了“同志加兄弟”的革命情谊。

在1971年的联大上,阿尔巴尼亚为我国恢复合法席位投下过宝贵的一票。

这一义举,被当年的官媒广泛报道,因此,国内老一辈多少都会对这个国家有所好感。

然而,中国人对它的好感也就止步于此了。因为从那以后,阿尔巴尼亚就忤逆苏联、背离中国,败光了自己的人缘,在国际上被孤立,成为两大阵营的“游离地带”。

那么,阿尔巴尼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任性外交

阿尔巴尼亚地处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体量不足中国的一个西部贫困县。

该国近百年间曾被奥斯曼土耳其占据,一战结束后短暂获得独立,二战时期又遭到了轴心国的灭国。

而在此期间,受国际共运的影响,阿尔巴尼亚成立了共产党,并组建游击队,开展地下抵抗运动。

相继熬走了意大利、德国入侵者。于战后再次复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由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第一书记恩维尔·霍查担任最高领导人。

而阿尔巴尼亚之所以会在多年后沦落至此,作为国家领导人的霍查难辞其咎。

霍查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既是阿尔巴尼亚的解放者,又是终生的独裁者,从1946年上台到1985年去世,霍查统治了阿尔巴尼亚足足39年。

霍查

在他在位的前几年里,一切都很正常。战前,阿尔巴尼亚是一个生活习惯极其保守的宗教国家。

战后,霍查立即改革民风,废除了教门子弟的戒律清规,为阿尔巴尼亚带来了世俗化的曙光。

在他的主政下,阿尔巴尼亚驱逐西方资本,将土地收归国有,在耕地面积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但是,到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党派内斗的形势愈演愈烈,霍查变得越来越糊涂和多疑。最终,其独断专行的劣根品质将国家带向了崩溃的边缘。

霍查的“糊涂”,集中体现在外交工作上。不巧的是,外交又是阿尔巴尼亚建国之后的第一要务。

这是由于,阿尔巴尼亚多山少地,发展经济全靠对外贸易,恶劣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国不能靠自给自足养活国民,因此,与各国发展外交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霍查的外交决策过于武断,一言不合就与他国断交。

霍查还异常崇拜斯大林,因此,斯大林在位时,阿尔巴尼亚是苏联的死忠。出于对斯大林的崇拜,终其一朝,阿尔巴尼亚都没有与英美建立外交关系。

其实,除了苏联之外,阿尔巴尼亚还有另一个重要邻国,那就是南斯拉夫。这个国家为阿尔巴尼亚提供的帮助不少于苏联。

1947年,阿尔巴尼亚刚建国不到一年,就发生了可怕的大饥荒,饿死了不少人。

这一年,南斯拉夫的农业收成也不好,但那时候的社会主义阵营还是很讲革命情谊的。

一听到同志有难,南斯拉夫人民立即响应政府号召,勒紧裤腰带,为阿尔巴尼亚灾民捐去了2000吨粮食。

然而,霍查却觉得这是南斯拉夫欠他的,没有半点感激之情,甚至还想向南斯拉夫多要点援助,把未来几年的粮食问题都给解决了。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

那么,霍查又是怎么报答南斯拉夫的呢?

可以这么说,不到一年,阿尔巴尼亚反手就把南斯拉夫给甩了,丝毫不念旧情。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1948年,南斯拉夫与苏联出现了分歧,两国在边境互相集结大军准备开干,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按理说,远亲不如近邻,阿尔巴尼亚就算再亲近苏联,也不应该跟南斯拉夫撕破脸皮。

没想到的是,霍查却做了一个违背常理的决定——与南斯拉夫断交。要知道,南斯拉夫可是巴尔干半岛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阿尔巴尼亚只是一个蕞尔小国,要是把这种国家得罪了,被吞并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并且,即使是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阿尔巴尼亚也只能坐以待毙。

因为,苏联与阿尔巴尼亚不接壤,中间隔了个南斯拉夫,苏联肯定不会为了一个相隔数百里的小国,而贸然向南斯拉夫发动战争。

可见,当时阿尔巴尼亚的处境非常危险,霍查的“反向外交”置国家安全于不顾。

中国送去的温暖

1953年,斯大林去世,三年后,继任者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全盘批判斯大林。

这让他的铁杆粉丝,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十分恼火。最终在1961年做出了与苏联断交的决定。

与苏联断交后,阿尔巴尼亚并没有立即脱离社会主义阵营,而是以华约成员国的身份,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保持着防务上的合作。

直到苏联进入穷兵黩武的勃列日涅夫时期,阿尔巴尼亚才彻底“脱欧”。

1968年8月,勃列日涅夫纠集华约成员国50万大军直取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迫使该国放弃体制改革,史称“布拉格事件”。

华约成员国暴力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引起了阿尔巴尼亚的反感,霍查当即宣布退出华约,并与其他华约成员国断交。

阿尔巴尼亚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脱离了苏联阵营,这时,美国主动递来了橄榄枝,表现出了愿意交好的意思。

他们打算以阿尔巴尼亚为支点,借机策反更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时,霍查表现出了有骨气的一面。

严正拒绝了美国的请求,说“阿尔巴尼亚无论现在、过去、还是将来,都不会跟美国有半毛钱瓜葛!”

眼下,阿尔巴尼亚在国际上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朋友”——中国。

霍查对中国的支持由来已久。斯大林死后,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一样,都对苏联逐渐丧失了好感。

1961年,赫鲁晓夫在大会上突然批判中国,得到了在场其他华约国家领导人的附和,史称中苏大论战。

中苏矛盾激化。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遭到了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背刺。

然而,在场却有一个国家公然与赫鲁晓夫唱反调,那就是阿尔巴尼亚。在这场论战中,霍查义无反顾地站在了中国这一边,甚至不惜得罪苏联。

从那一年开始,苏联的专家陆续撤出阿尔巴尼亚,苏联的援助项目相继中断,霍查第三个五年计划面临破产。

中国得知此事后,说什么也要帮助这个朋友。当即宣布承接苏联落下的19个项目,并在苏联撤走的那一年,为阿尔巴尼亚捐献了几十万吨粮食。

要知道,这一年是1961年,当时的中国才刚刚走出三年自然灾害,还没缓过来。

此后,中国成为了阿尔巴尼亚最大的赞助商。从1954年到1969年,中国为阿尔巴尼亚提供的援助总额多达100亿人民币。

而当时该国人口才不到200万,算下来,平均每人能分到价值4000元的援助大礼包。

我国主要为阿尔巴尼亚援助三样东西——粮食、武器、水泥。

粮食不必赘述。武器方面,中国为阿尔巴尼亚提供了以56冲为主体的各式枪械共计75.2万挺,而阿尔巴尼亚的军队规模仅有1.8万人。

算下来,平均每个兵能够分到41把枪。当我军还在混用56冲、56半的时候,阿尔巴尼亚已经实现了56冲的全面换装。

逼走中国援助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覆盖工农业经济、国防安全。

毫不夸张的说,阿尔巴尼亚在同时得罪苏联、南斯拉夫的情况下,之所以还没有被灭国,也没有饿殍遍野,都是因为有了中国的帮助。

然而,阿尔巴尼亚对中国的支持,却只停留在霍查的口头上。霍查全凭他一张嘴,就给国家弄来了源源不断的援助。

更过分的是,对于中国不远万里运到这里来的援助物资,霍查非但没有怜惜其来之不易。

还放任手下随意浪费——一整袋未拆封的化肥、水泥,嫌太重搬不动就丢在路边,大米吃不惯就拿来填沙袋。

中国外交官员和外派援建专家们,见此情景十分心疼。

因为,同一时期,中国人民还在饿肚子、没有普及化肥。这些可都是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省出来的呀,就这么白白糟蹋了。

于是,我方人员就向阿尔巴尼亚政府反映此事。结果他们却不耐烦地说:“用完了再向你们国家要。”

霍查更是贪得无厌地嫌弃中国的援助给得太少,频频向我国外交人员狮子大开口:“三倍啊三倍。”

中国方面得知此事后,也一直想断掉援助,但是伸手不打笑脸人。

毕竟,当时霍查表面上还是站在中国这一边的,没少在国际上怒怼美苏、口头支持中国。

但到了70年代,阿尔巴尼亚还是与中国交恶了!事情的导火索是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那一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结束对立。

众所周知,霍查一直看西方不爽,从不愿接受西方一点好意的他,见此情形,怒火中烧,质问中国:“为什么不事先征求阿尔巴尼亚的意见?”

此后,两国关系急转直下,并于1976年缩减了合作项目。

终于,在1978年《中美联合公报》发布的前夕,霍查出版了一本叫做《中国纪事》的书。

抹黑中国,否认中国有共产主义信仰。还在中美关系问题上更加肆无忌惮地抨击中国。

此事引起了中国的不满。1978年,作为回应,中国停掉了对阿尔巴尼亚的一切援助。阿尔巴尼亚从此成为了社会主义的孤岛。

霍查三十年的外交工作,把阿尔巴尼亚糟蹋成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国家。

与中国决裂后,霍查废除了一切外语课程,因为在他的眼中,只有阿尔巴尼亚才是纯正的社会主义。

真理只存在于阿尔巴尼亚,世界上其他国家已经没有好人了。

但事实情况是,阿尔巴尼亚产业基础薄弱,常年的外国援助,已经让阿尔巴尼亚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停滞不前。

中国断供后,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情况可想而知。有学者称,80年代的阿尔巴尼亚,与乌干达、安哥拉有得一拼,是全球倒数第三。

霍查这么胡来,把国家搞得一团糟,难道就没有人劝他吗?

可以这么说,霍查这个人,没有斯大林的命,却得了斯大林的疑心病。

总觉得能力出色的干部对自己不够忠诚。疑心重重,一言不合就把高官关进牢里,轻则双开,重则枪毙。

久而久之,当年追随他一起打天下的肱骨老臣都被清洗殆尽了。提拔起来的都是一些顺从他的亲信庸才。没人敢劝,也没人劝得住他。

结语:

1985年,霍查去世,与此同时,东欧地区也迎来了政权更迭的动荡。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阿尔巴尼亚在西方的忽悠下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然而,制度的转变并没有迅速带来民主和稳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政治腐败和不稳定。

东欧剧变后,霍查时期遗留下来的官僚主义、以及政府对经济社会的过度控制。

并没有立即消失,而是仍然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市场经济的转型对阿尔巴尼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该国缺乏经验和资源,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导致了经济混乱、不稳定以及贫困问题,荼毒至今。

参考资料:

1、袁灿兴.恩维尔·霍查:一个善变的独裁者[J]文史天地 2017年01期

2、M.埃莱兹.我所经历的阿尔巴尼亚社会剧变[J]国际政治研究 2017年01期

0 阅读:1

学究小编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