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初,中国人民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春节申遗成功!
不少外国友人也兴致勃勃地学着中国习俗,吃年夜饭、放烟花,甚至用蹩脚的中文说一声“新年快乐”。
反观国内,很多人却感慨如今的春节似乎少了一点“年味”,记忆里除夕夜的噼里啪啦声,已然成为了遥远的童年回响。
而这一切的转变,得从2010年说起。
当年,全国政协委员杨凯生首次提出“禁燃鞭炮”的提案,并在之后的五年内连续推动该建议落地,他认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可以减少空气污染,还能降低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作为环保事业的热忱支持者,杨凯生当时自信满满,认为这是为社会谋福利的一项重大举措。
不过,随着禁燃政策的推进,争议也随之而来。
有人怀念那种“震天响”的过年氛围,觉得没有了烟花爆竹,春节就少了一份热闹的灵魂。
那些曾经围着鞭炮雀跃欢呼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带着淡淡的怀旧情绪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
那么,杨凯生这些年有没有后悔过当初的提案?他现在的生活如何了?
禁放争议
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一出台,立刻像一颗石子投进湖中,激起阵阵涟漪。
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己见,争论得热火朝天,年味儿未到,舆论的硝烟倒是先弥漫开了。
支持禁放的一派声音洪亮,在他们看来,一到春节,空气质量断崖式下跌,PM2.5指数蹭蹭飙升。
人们戴着口罩拜年,这情形怎么看怎么别扭,他们还特别强调噪声污染的危害,爆炸声惊天动地,不仅扰人清梦,还可能让心脏病患者吓出一身冷汗。
更别提那些让环卫工人头疼的满地垃圾和纸屑,以及偶尔因鞭炮不慎引发的火灾和事故。
这些触目惊心的后果,似乎都在呼吁:禁放势在必行!
另一边,反对禁放的队伍也毫不示弱。
他们认为,燃放烟花爆竹可不仅仅是热闹,更是一种延续千年的文化符号。
那一声声炸响,是辞旧迎新的仪式感,是驱邪纳福的象征,更是无数中国人记忆中的“年味”。
“没有鞭炮声,年怎么能算完整?”不少人这样反问道。
他们担忧,禁放鞭炮的政策会让春节的气氛变得冷清,传统文化也因此失去传承的土壤。
争论愈演愈烈,有人提议找到折中的解决办法,比如在特定区域或时间内允许燃放,也有人呼吁用电子鞭炮或灯光秀代替传统烟花,但总觉得这些新方式少了点震撼的味道。
禁放政策实施以来,很多人不由得发出感慨:春节的年味儿似乎变淡了,仿佛热闹的鞭炮声和璀璨的烟花被一刀切去,剩下的只有少了点滋味的节日气氛。
尤其是经历了疫情三年的特殊时期,人们对春节这种团圆节日的期盼格外浓烈。
那种久违的热闹和亲情交织的氛围,成了大家最深的渴望。
那么,这个提议“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人究竟是谁呢?
杨凯生与“烟花禁令”
杨凯生,这位曾在金融领域呼风唤雨的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身上有着经济学博士的光环,但却一脚迈进了环保领域,让人不禁感叹:原来金融专家也可以是环保斗士!
故事要从2010年说起,那一年,杨凯生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他的“烟花禁令”建议,直言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觑”。
他指出,每逢春节,鞭炮声震耳欲聋的背后,是PM2.5指数的直线飙升和空气质量的严重下降。
与此同时,鞭炮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令人担忧,伤人事件、火灾事故屡见不鲜。
杨凯生认为,保护生态环境比延续传统更重要,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不过,这份提议并非他的独创。
在他之前,早在1988年,环境保护专家张玄武就曾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禁燃烟花爆竹”的建议。
但是,在那个年代,节日气氛远比环保意识更浓厚,这份提议最终被搁置一旁。
时光荏苒,杨凯生接过了张玄武的接力棒,从2010年到2015年,他连续五年在人大会议上提出“烟花禁令”的建议,并一次次完善自己的论据,试图为传统和现代找到一个平衡点。
杨凯生的说服力不仅仅依赖于数据,他将中国的节日习俗与欧美国家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对比,指出欧美地区没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但节日氛围依然热烈,空气质量也明显优于中国。
“传统可以创新,习俗可以转变,难道我们非得用一场烟火换来污染和危险吗?”他在一次演讲中如此发问。
这番话虽然引发了不少争议,但也得到了部分代表的认同。
杨凯生的坚持最终取得了成效,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城市安全管理的加强,许多地方陆续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政策。
虽然反对的声音从未间断,认为禁放削弱了春节的年味,但杨凯生依然相信,保护环境是当代人的责任。
他曾坦言:“我们的传统文化要传承,但地球的未来更需要保护。”
在连续五年的坚持下,杨凯生的“烟花禁令”终于在2015年被采纳,并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试点推行,随后逐步扩展到全国。
这一政策不仅让空气质量在春节期间明显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火灾和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可以说是环保与安全上的一大进步。
更重要的是,这项政策标志着中国传统春节庆祝方式的一次重大转变。
但禁令的实施也让社会掀起了一场“关于年味的辩论”。
空气清新了,城市安静了,但人们似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烟花禁令”的适度松绑
“烟花禁令”的实施,的确让空气清新了不少,但也让不少人感叹年味变淡,传统文化似乎被稀释了几分。
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各界围绕这一政策展开了无数讨论与反思,而政策本身也在悄然转变,努力寻找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平衡点。
2023年春节前夕,多地政府宣布放宽烟花爆竹管控,允许在特定时间和区域内燃放。
这一变化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几年的严格禁放确实带来了显著的成果——空气质量改善了,街头巷尾的噪音少了,火灾事故的数量也明显减少。
这些成绩为“烟花禁令”的适度松绑提供了底气,还有就是经历了疫情三年后的首个春节,人们对热闹的节日氛围的渴望空前高涨。
一家人围坐一起看电视倒计时,虽然温馨,却似乎少了那声“砰”的激动。
社会恢复传统习俗的呼声愈发强烈,春节需要热闹,而烟花无疑是那份热闹的最佳点缀。
更令人欣喜的是,科技也为这一问题带来了全新解决方案。
近年来,低污染、低噪音的新型环保烟花逐渐进入市场,不仅减少了对空气和环境的破坏,也大大降低了传统烟花燃放时的安全隐患。
它们的出现,为那些既希望保护环境又不想放弃文化传统的人提供了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不过,政策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想放就放,想炸就炸”。
各地政府在开放的同时,也制定了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比如明确燃放时段、划定燃放区域、严格限制销售渠道等,确保热闹之余不失秩序。
“既能闻到烟火味,又不担心雾霾天”的春节,正慢慢成为现实。
对于许多人而言,这样的春节,既有年味,也多了几分现代化的理性。
烟花爆竹: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为什么中国人对于烟花爆竹有着不一样的情怀呢?
说起这个,就必须追溯烟花爆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地位。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夕”的怪兽,每到岁末便下山捣乱,弄得人心惶惶。
先民们发现,燃烧竹子发出的噼啪声能吓退这个怪兽。
这一奇妙的发现成了爆竹的雏形,而那个带领大家对抗“夕”的部落首领“年”,更是被大家铭记在心。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将怪兽被击退的这一天称为“除夕”,之后便有了“过年”的习俗。
燃放爆竹逐渐成为过年的一部分,寓意驱散邪气、扫除晦气,好让新的一年干干净净、顺顺利利地到来。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不再只是简单的“噼啪”声,制作工艺也一步步精进。
魏晋南北朝时期,火药的秘密被发掘出来,最早的相关记载出现在《丹经》中,这无疑为烟花爆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等到了隋唐时期,烟花的故事更加精彩了。
聪明的人们在火药里加入镁、铅、铜等金属元素,结果发现火药爆炸时竟然能喷出五彩斑斓的火焰!
最初的烟花就这样诞生了,在唐代的长安城内,烟花表演迅速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节日娱乐项目。
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给节日的热闹氛围又增添了一份浪漫。
宋朝时期,烟花迎来了真正的“大爆发”,人们的创意简直是无限的,什么“盆景烟花”、“架子烟花”轮番上阵,把节日装点得五彩缤纷,热闹非凡。
大诗人辛弃疾更是在他的词里留下了传世佳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是对当时东京(今开封)烟花盛况最生动的描绘,想象一下,满天的烟火犹如星辰雨点般坠落,那场面,简直如梦如幻!
到了明清时期,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技术逐渐传入中国,对烟花爆竹的制作工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匠人将这些新技术融入传统工艺,使烟花爆竹的外观和效果更接近现代的绚烂形态。
可是,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应忘记,烟花爆竹的起源和成长,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不仅仅是节日庆典,烟花爆竹的“才能”可谓多面手。
它们在军事领域同样表现抢眼,从战场上的强光弹、烟雾弹,到威慑敌人的火攻战术,都能找到烟花爆竹的身影。
而在影视剧中,它们更是制造震撼场面、营造情感氛围的幕后功臣。
不论是史诗电影中的逼真爆炸,还是浪漫故事里的璀璨夜空,烟花爆竹的点缀总能让画面更添动人色彩!
笔者认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这句诗,不仅道出了中国人迎接新年的仪式感,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是一种年俗娱乐,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仿佛每一声脆响都在宣告对旧年的告别与新年的期许。
对于杨凯生来说,他提出的“烟花禁令”虽然在实施之初备受争议,但却推动了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让公众开始反思传统习俗的现代意义。
他的努力,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公共讨论的重要一环。
参考信源
360百科:杨凯生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用户61xxx22
原来是这个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