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城隍庙是江西南丰古城传承最为久远的建筑之一,位于南门老街上,索桥北。
据宋《元和郡县志》载,“南丰县,本汉南城县之地,吴少帝分以为南丰县”;宋《太平寰宇记》亦有记,“南丰县,吴太平二年(257年)置”;南丰在三国时期始建县,原县治设置在今广昌县东十五里土屯耆。

改造前城隍庙旧照(2023年摄)
据同治《南丰县志》记载,现今城隍庙的位置,是原“嘉禾驿”的旧址。唐开元八年(720年),县令游茂洪将县治从广昌迁至今治(琴城镇),改“嘉禾驿”为县治。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县令贾谕创治于西理坊(今老衙前),遂改“嘉禾驿”为城隍庙,至今已历经了1180多年的历史。
元大德三年,(1299年)复修后毁;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复修,后又毁;明洪武间改建驿站于中和坊,城隍庙基久废,已变为民居。
明正德七年(1512年),知州李炙程瑞、主簿萧韶捐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 ),城隍庙正殿倾倒,只有神像单独保存了下来,邑令李斌僧与邑人重修古桥时,陈圣德捐自己的住宅做为寝殿,捐田四百余石收租,用做城隍庙的香火钱。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县丞杜炳星重修城隍庙,邑人赵由掓捐资置办田地一百一十九石余,作为出租田产,庙里面立有碑文记录着这件事情。
清咸丰年间,城隍庙被太平军毁坏,邑绅汤兆禧、赵德埅、揭镜人等前后进行了修缮。同治七年(1868年),邑绅汤臣来等又集资复修。

改造前城隍庙大门、东侧门(2023年摄)
民国八年(1919年)年,邑人再次集资加大修缮了一番,近代又小又修缮。
2023年之前的城隍庙,庙门距离南门街面20、30米的样子,在街面上看不到城隍庙,导致许多人从南门街面上经过,也不知道这个地方还深藏有城隍庙。
原城隍庙屋顶造型比较奇特,前厅为陡坡屋顶,后厅为人字顶;城隍庙墙体与前街商铺、与后面住宅共用,这也充分证明了陈圣德捐赠自己的住宅改为寝殿,原城隍庙的格局为前朝后寝。建筑整体为二层砖瓦木结构,大门朝南,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墙体喷涂了朱红色涂料,大门和东侧门门楣均悬挂有题写“城隍庙”三字的石匾。
2023年前,城隍面规模仅一个半建筑,前殿加后殿(寝殿)也才百余平方米;2023年,对城隍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拆除了原大门,保留了东侧门,增加了山门、庭院、戏台、廊坊、观戏厅等建筑;占地面积扩大了十余倍,建筑面积也增加了数倍。
如今城隍庙,由山门、庭院、仿古戏台、廊坊、观戏堂、前殿、后寝等组成。

山门
山门,2023年增建,大门为门廊式造型,平面呈倒八字形,大门两侧照壁及阶梯使用了本地产红石砌筑,屋顶正脊两端脊兽为具有南丰地域特色的鱼龙吻,整体仿古大门颇具南丰地域特色;门楣上悬门匾“城隍庙”三字,为南丰知名书法家饒華燊先生所题。

左侧门
城隍庙旧大门,2023年拆除,改建为观戏堂,原城隍庙东侧则改为内庭院。2023年,新增左侧门,为门罩式大门。

观戏厅、前殿大门
一进正门,左侧为戏台、观戏厅、廊坊,右侧为前殿、后寝。前殿与后寝格局未进行改建,原貌基本保存了下来,仅将原砖砌大门改建为木制隔扇门窗。

仿古戏台
仿古戏台,木瓦结构,徽派建筑风格,牌楼式立面构筑,四柱三门三屋格局,雕刻题材丰富,工艺精湛;深雕、浮雕有大量的龙、凤、狮子、麒麟等瑞兽,以及道教故事戏曲人物等题材图案。

戏台藻井

戏台藻井
戏台藻井构筑尤为奢华,构图疏密有致,刀法细腻流畅;藻井下部为四方形造型,中部为八卦形,并构筑有垂花柱,上部藻井为圆形,结构相互交错,层层叠加,由下至上逐渐收缩成螺旋形;方圆构筑亦寓意天方地圆,天人合一的理念,戏台藻井可谓构筑独特,别具匠心。藻井也是古代建筑最高形制的天花板造型,构筑形态最为精美。

观戏厅
戏台两侧为上下两层的联廊(廊坊),正对面为柱廊式观戏厅,为半敞开式;观戏厅
南北两侧均为露天天井,天井为“四水归堂” 式布局,且地面低三阶台阶,有利于排水;戏台正面正对城隍神,相传是唱戏给城隍看的。此地戏台,亦称神庙戏台。

前殿
前殿,已将原单坡屋面改为双坡人字形屋面;梁架结构为抬梁与穿斗式混合的梁构架,柱子体量较小,柱网密集;房梁上挂有八卦乾坤图,左侧吊有木鼓。

后寝
后寝,主要供奉有城隍神、黑白无常等,主祀汉颖阴侯灌婴,并祀主守城廓之神。
在南唐时,灌婴被封“辅德王”,宋淳祐八年(1248年),又被封为“忠惠王”。灌婴将军被视为南昌城的始筑城者,古代南昌也俗称“灌婴城”,因此便奉灌婴为南昌本地的城隍神,江西许多地方亦奉灌婴为城隍。

神位
城隍庙,是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城隍,属于道教东岳体系,是中国古代宗教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一般由有功于地方百姓的名臣或英雄来担任。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下旨封都城隍为监察司显佑王,正一品官职,封县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显佑伯,正四品官职。
明代各府、州、县则按照等级,依次建造城隍庙,规模等级完全参照地方官署衙门,按级别配制冕毓官服。清代,基本上继沿袭了明代的城隍典章制度。《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之》。
在明清时期,只有县城及以上城市才允许有城隍庙;南丰县全境仅此这一座城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