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王建以宫词出名,中秋组诗七绝5首灵动非凡,写尽明月情感

火云上有诗词 2024-09-15 22:14:47

王建(约766-?),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贞元初,往山东求学,与张籍同窗数年。贞元后期,先后入幽州和岭南暮为从事。元和初,留寓荆州,后佐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幕。八年,为眧应丞。入为太府寺丞。转秘书郎,迁秘书丞。大和二年自太常丞出为陕州司马。后卜居咸阳原上。建与李益、韩愈、白居易、刘禹锡、姚合、贾岛、孟郊、杨巨源等交往。与张籍皆擅长乐府,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建集》八卷(或为十卷)行世,其中颇羼入他人作品。《全唐诗》编诗六卷。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 其一 中唐 · 王建

半秋初入中旬夜,已向阶前守月明。

从未圆时看却好,一分分见傍轮生。

“半秋初入中旬夜”,此句点明了时间背景,即秋季已过半,进入了中旬的夜晚。这里的“中旬”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十五左右,也就是月亮逐渐圆满的时期。诗人以此开篇,为后续的赏月活动铺设了时间背景。

“已向阶前守月明”,此句描绘了诗人的行为,他已经在台阶前守候着月亮的升起。这里的“守”字,既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期待和热爱,也透露出一种静谧而专注的心境。

“从未圆时看却好,一分分见傍轮生。”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观察和感受。他认为,在月亮还未完全圆满的时候观看,别有一番风味。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逐渐升起,其轮廓也愈发清晰,仿佛是一点点“傍轮生”(即逐渐显现出完整的轮廓)的。这种观察过程,不仅展现了月亮的美丽变化,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和热爱。

这首诗以赏月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在中旬夜晚守候月亮升起的情景,以及他对月亮从未圆到逐渐圆满的观察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静谧、专注和期待的心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月亮之间那份独特的情感联系。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 其二 中唐 · 王建

乱云遮却台东月,不许教依次第看。

莫为诗家先见镜,被他笼与作艰难。

乱云遮却台东月:这句诗描绘了天空中的景象,即纷乱的云层遮挡住了台东方向的月亮。这既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写,也可能寓含了某种象征意义,如人生中的阻碍或困难,使得美好的事物(如月亮)暂时难以显现。

不许教依次第看:此句进一步描述了云层对月亮的遮蔽,使得人们无法按照顺序或期待观赏到月亮的圆满过程。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顺利欣赏到月亮变化过程的遗憾或感慨。

莫为诗家先见镜:这里的“诗家”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那些擅长写诗的人,“先见镜”则可能是一种比喻,意指提前看到或预知事物的结果。整句诗可以理解为诗人劝诫自己或他人,不要因为自己是诗人就能提前预知或掌控一切,有些美好或艰难的事物是无法提前预见的。

被他笼与作艰难:此句中的“他”可能指的是前文提到的“乱云”或某种无形的力量,“笼与作艰难”则表达了这种力量给人带来的困扰或挑战。整句诗可以理解为,不要因为某些外在的因素(如乱云遮月)而感到艰难或沮丧,因为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

这首诗通过描绘乱云遮月的自然景象,寓含了人生中的阻碍、困难以及不可预知的挑战。诗人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和难以掌控的感慨。同时,他也劝诫自己或他人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 其三 中唐 · 王建

今夜月明胜昨夜,新添桂树近东枝。

立多地湿舁床坐,看过墙西寸寸迟。

今夜月明胜昨夜:这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今夜月色的赞美,认为今晚的月亮比昨晚更加明亮。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直观描述,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断变化的欣喜之情。

新添桂树近东枝:这里的“桂树”常用来象征月亮或月宫中的景物,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上常有桂树的传说。这句诗可能是诗人的想象或寓意,表示月亮上似乎又增添了一棵桂树,而且它靠近了东边的枝头。这既增添了月色的美感,也寓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物的变化。

立多地湿舁床坐: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因为地面潮湿而不得不将床(或坐具)抬起来坐的情景。这既反映了当时的环境条件(可能是夜晚露水重或地面有积水),也表现了诗人对赏月的执着和热情,即使条件不便也要坚持观赏。

看过墙西寸寸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赏月时的感受。他注意到月亮在缓缓移动,当它移动到墙西时,似乎移动得更加缓慢了。这里的“寸寸迟”既是对月亮移动速度的细腻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留恋。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 其四 中唐 · 王建

月似圆来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

夜深尽放佳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

月似圆来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这两句诗首先描绘了月亮的形态和色泽。月亮在逐渐接近圆满的过程中,其色泽也似乎变得更加凝聚、深邃,给人以沉静而高洁之感。接着,诗人用“玉盆盛水欲侵棱”这一比喻,将满月映照下的夜空比作一个盛满水的玉盆,而月亮则像是即将触碰到盆沿的明珠,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了月光的皎洁与明亮。这里的“欲侵棱”不仅描绘了月亮的高度和位置,还隐含了一种动态的美感,仿佛月亮正缓缓升起,即将达到它的顶点。

夜深尽放佳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后两句诗则转而描绘了人们在月夜中的生活场景。随着夜色的深沉,人们(尤其是佳人)都被这宁静而美好的月色所吸引,纷纷进入梦乡。诗人用“尽放佳人睡”这一表述,既表达了对佳人的关爱与呵护,也展现了月夜带给人们的宁静与安详。而“直到天明不炷灯”则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充足,使得人们在整夜之中都无需点燃烛火,便能享受这份来自自然的恩赐。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月夜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 其五 中唐 · 王建

合望月时常望月,分明不得似今年。

仰头午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

这首诗是王建与元郎中连续多夜赏月后的感怀之作。前几句(虽未直接给出)可能已描绘了从八月十一到十五期间,月亮逐渐由缺变圆的过程,以及诗人与友人赏月时的种种情景与心情变化。到了第五首,诗人的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既是对这连续赏月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今年月色之美的特别赞叹。

“合望月时常望月,分明不得似今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赏月的习惯与今年的特别感受。诗人说,他本就习惯于在月圆之夜赏月,但今年的月色却格外不同,分外明亮和美丽,以至于让他有了前所未有的感受。

“仰头午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这两句诗直接描绘了诗人在午夜时分,仰首立于风中,从月亮尚未圆满之时一直守候到它完全圆满的情景。这里,“仰头午夜风中立”不仅写出了诗人赏月的姿态和执着,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艰辛。而“从未圆时直到圆”则是对月亮变化过程的直接描述,同时也是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写照。他通过连续多夜的守候,见证了月亮从残缺到圆满的全过程,也在这过程中体验到了从期待、焦虑到满足、欣慰的复杂情感。



0 阅读:0

火云上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