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痛苦,才能超越痛苦,才能打破马太效应的心理怪圈

雨抑莲 2024-03-27 01:00:06

“研究表明,普通人在死后50年,会被遗忘得一干二净,如同没有来过人间一样。”

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痛苦往往来自于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我们总是想在别人心目中建立完美的形象,而对别人负面的评价却无法释怀,所以,一生疲于奔命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而渐渐失去真正的自我。

这一切来源于高自尊的我,高自尊的我放大自己的重要性,放大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于是不断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力求呈现一个完美主义的我,但这一切就像一个演员一样扮演着各种的角色,而回归现实社会时却无法从角色中抽离,分不清虚幻和现实,这是一个分裂的我,分裂的不是真正的我,是压抑自己的需求,掩盖了自己的懦弱下的假我。逐渐就成了头脑的傀儡,生活的看客。

而我们作为平凡之胎的人,并不是无所不能,并不是完美无缺,所以接受自己的残缺是人生的功课。

如今,在物质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于舒适的追求近乎苛刻,这种追求一方面满足了人类的身体层面的舒适的体验,但另一方面也扼杀了身心创造力。

在身体层面,夏天我们追求极致的凉快,冬天追求极致的暖和,我们发明了空调等各种用品,我们可以吃上遥远国度的食物,在短时间到异国他乡旅行,甚至可以短时间里获得爱情,所以,我们越来越追求极致的短平快,我们甚至不能忍受身体层面的一点不舒服,一点不舒服就会有复杂的诊疗。

在心理层面,我们追求完美无缺的快乐,不接受痛苦和难堪,抗拒痛苦和失败,追求一帆风顺的人生。在爱情中,追求白马王子般的浪漫,抵触柴米油盐的平凡,心理容量越来越小,自身核心力量弱小,一点风吹草动就可以影响心理的健康,才有抑郁和焦虑频繁来光顾,就像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日晒。

当我们处在心境障碍中,对当下状态的否认跟排斥,并且把这个当成疗愈的核心内容占据了整个生活,从而给生活造成了种种的不便跟障碍。

处在抑郁症状态下的人们,关心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够摆脱当下的痛苦,受困于强迫症的时候,总是想到我如何才能够摆脱反复关门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等刻板行为。被社交恐惧症纠缠的人们,自然而然想到让自己变得口若悬河左右逢源。并固执地认为,只有当我成功地压制了它们,摆脱了它们,改造了它们,那么我才能够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所以当我们追求如意的感觉,才会感到如意,那么一直在症状上徘徊纠缠。

因为你一直在关注自身的症状,而忽略外界的世界,所以赋予了无比强大的精神能量。通过精神交互作用,你所抗拒的终将会持续下去,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那么是你必须停止改造压制跟逃避,你把它当成是人生的一部分,是不完美的一部分,接纳它,承认它,并在心里大声呼喊,即使这样,我也可以有价值的活着,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了我探索美好人生的脚步。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即两极分化现象。同样,在心理学中,痛苦和焦虑通过精神交互作用,会变得越来越强,只有接纳痛苦、拥抱痛苦、超越痛苦。痛苦才会变弱。

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探索自我成长的契机,当然我们并不是受虐狂,痛苦也并不美好能不来就不来,既然来了我们就要有意识地与之相处。悬而未决反而是我们痛苦的体验,在生活中,有这样很多的例子,一个犯罪的人在等待宣判的时间里倍受煎熬,而当听到法庭宣判的时刻,反而释然了,因为在此刻他接纳了既定的事实,臣服于当下的事实,当你用置之死地而生的勇气,面对症状和痛苦,事实上你反而变得轻松。你需要的只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们总是有这样的误解,只有当我解决了心理问题,我才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是对美好生活以及心理状态好起来标准的误解,在心理障碍状态下的时候,人们总是会憧憬并投射出完美的生活,总是想恢复到过去如何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事实上时过境迁,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特殊的意义。

痛苦是我们头脑创造的幻相,这是关于我的错误的定位和认知,在时代裹挟下,我们追求的我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我们反而忽略了大自然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就设定了付出才是人类的最大的需要,马克思说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如今,人们在追求最大的自己利益最大化,在不断的焦虑中你追我赶,而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在人生的旅途中负重前行,追求美好的生活无可厚非,但忘记了目的地的出发只能是海市蜃楼。走得越快,越是迷茫。生命的意义,除开获取,还有付出,也许付出和分享才会是你更长久的幸福。

当你找到痛苦的意义,那么你的症状也就削弱了,当一个人处在重度抑郁症的境况中,它不是只想到自己的症状,而是带着一种使命感去研究什么是抑郁症,怎样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减少那些抑郁症的痛苦的人们,那么他就从只关注自己而转而关注众生,关注人类的疾苦,反而,痛苦得到了升华。

我只是大脑连续的记忆和习惯,在当下一刻的展现,佛学中提到无我的概念,就是去除对自我的执着,对永恒的执着,庄子讲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所有的心,包括你的心,我的心,众生的心本质上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重叠共体,所谓一室千灯,灯灯相照,当你的所言所行给别人带来帮助和快乐,实际上是帮助的自己,没有所谓的布施,也没有所谓的受施,都是自己。

而一旦你总是执着于我概念的时候,我必须升官发财,我必须飞黄腾达,我必须万事如意,那么你无法接受人生的无常,你看不到宇宙即吾心,看不到众生即是我的真相,就会一直陷在头脑中的小我,执着于自身利益的纠葛,在无法实现理想主义的生活后,郁郁寡欢。

没有真正的理想生活,也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真正的生命一定是在痛苦中引吭高歌,一朵花明明要枯萎,而选择迎风盛开,这是它的暗香的意义,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终将死亡,但依然选择坚强的活着,那怕给这些世界带来一点点温暖,至少证明他来过这个世界。

作者简介:段照卫,心理咨询师,意识行为疗法自愈体系创始人,个人微信公众号:抑郁那些事。

0 阅读:0

雨抑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