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之前黄山,九华山以及芜湖美丽的风光照

小哎历史 2024-11-20 20:59:44

此套《亚细亚大观》是由亚细亚写真大观社(大连)编辑的一部记录亚洲(主要为中国)文化的照片集,涵盖风景、宗教、民俗、人物等多方面。照片旁边附有日文介绍,摄影者、拍摄地、时间等。此套共十六辑,含照片约 1891 枚,出版时间为 1924 年到 1940 年。

“九一八” 前后,为大量获取中国情报,日本在我国成立了不少如 “亚细亚写真大观社” 或 “大东亚写真社” 这样的情报机构,派出大量情报人员以摄影的方式对中国全境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城镇、乡村、车站、码头、名胜古迹、商业街、重要厂矿等,其拍摄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前所未闻。这些情报机构的总部通常设在 “伪满”,同时在内地其他重要城市设有分部。情报人员日常 “工作任务” 就是将其拍摄的照片发表在 “亚细亚写真大观社” 下属的杂志《亚细亚写真大观》上,每张照片上都配有一张印有日文说明的标签,上有题名、拍摄地点、情况简介等,并在每期上都附有 “严禁复制” 的字样。

黄山附近太平县登山口汤口镇景象,汤口镇是黄山的南大门,后方的高山就是黄山。

在从泾县前往黄山的途中所观看到的黄山之景象。

在黄山的进山道途中,一座茶亭矗立在石阶之上,其上书有“迪成茶亭”四字,为过往之人售卖泡好的茶水,其中有两人正在道旁休憩。

慈光寺的大雄宝殿。

明嘉靖年间,玄阳道人始建朱砂庵,其后其徒转由普门大师接管,将其改建为慈光寺,万历帝敕赐匾额为“护国慈光寺”,一时之间香火旺盛。公元 1737 年,慈光寺被大火所毁,其后虽有修建,然而香火却逐渐衰落。1963 年经过全面维修成为如今的慈光阁。

莲花峰东边的登山道,乃是沿着石壁开凿而成的道路,蜿蜒而上,陡峭险峻至极。

黄山那奇岩林立、层峦叠嶂的四仙峰。山中的建筑乃为狮子林,于明万历年间,来自五台山的僧人一乘在此修行,至康熙二十年(公元 1681 年)建成观音庵。

位于玉屏峰之上的文殊院。

明万历年间,僧人释惟安(自号普门)因梦有所感应而来到黄山,创建了文殊院与慈光寺,兴修了山道,被视作黄山最早的开拓者。文殊院于 1952 年遭毁,1955 年在原址建成玉屏楼宾馆。左侧的奇石乃是白象石,其上刻有:“岱宗逊色”四字。

在狮子峰的东边,即为当时的黄山四仙峰。大约是因远处中间凹处的仙人观榜之景,仿若四位仙人接踵而行故而得名,最中间的山峰恰似屏障,今称作叠嶂峰。

从百岁宫所在的山峰俯瞰九华佛国的全貌。

祇园禅寺的山门,门阁上方书有寺名,大门两侧书有“佛日增辉”的字样。

登天台峰的山路旁,其侧前下方的寺庙乃是古拜经台。相传金地藏曾在此拜诵华严经,始建于唐朝,起初名为大愿庵,而后历代多有重新修建。后方那巨大的岩石,形状仿若大鹏,后人传说此乃大鹏听经。

天台峰,山顶的寺庙为地藏禅林,亦称天台寺,最早有寺记载为宋代高僧宗杲《游九华山题天台高处》一诗。

登天台峰的蜿蜒山路,其侧前下方的寺庙即为古拜经台。相传金地藏曾于此拜诵华严经,该寺始建于唐朝,最初名曰大愿庵,其后历代屡有重建。后方矗立着一块巨大的岩石,形状宛如大鹏,后人将其传说为大鹏听经。

芜湖长河(青弋江芜湖段的旧称)之上的舟桥,此桥兴建于明嘉靖年间,名曰通津桥,以舟船相互连接,上面铺设木板,以供百姓在两岸之间往返通行,解放后于原址建成了弋江桥。

芜湖码头

陶塘亦称镜湖,据县志所载:镜湖,处于赭山之南,即为陶塘。宋代张孝祥捐献田亩百亩,汇聚而成此湖。周边遍种杨柳与芙蕖,乃县域之中风景最为绝佳之处。

在芜湖郊外的农家,土墙茅屋错落而立。只见一位农人肩扛竹笤帚徐行而过,此外,还能目睹传统的鼓风农具以及稻箩。

芜湖郊外的广济寺

这座古塔所在的广济寺,始建于唐乾宁年间(894—898年)。往昔,但凡前往九华山朝拜之人,必先在此恭敬请得“地藏利成金印”,而后再前往九华山,故而其又素有“小九华”之称,乃是佛教的朝拜圣地,向来香火炽盛。广济寺与普济寺、能仁寺、吉祥寺一同并称为安徽四大名寺,且以广济寺居首。

芜湖的一处码头。

0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