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案例在日本地铁上掀起轩然大波。
一名男子失去平衡时无意碰到一位女生的手,然而,这个无心之举竟被女生当成性骚扰!男子当机立断,与女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地铁决斗,最终警方将其定性为互殴事件。
为什么男子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原因竟然是他不愿被社会指责为性骚扰犯!毕竟,日本已将性骚扰纳入刑法,惩罚严厉,而互殴则可能只招致拘留罚款。这个案例不仅引发了广泛关注,还深刻揭示了男女之间日益严重的对立现象。
妖魔化的日本女权
如果在网上看到“某国男性对突然靠近的女性大打出手”的字眼,那么绝对会引起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击。
但是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日本,那么舆论的风向就会出现反转,甚至绝大部分的日本男性将会表示理解与支持。
因为这是近几年间,日本男性研究出现进行自我保护的“武士对决”。
这样的场景在日本并不少见,毕竟在日本,互殴只用拘留15天,但是一旦性骚扰,那至少就是三年起步了。
除此外,即将面临还有丢掉工作,高额罚款,被舆论针对,甚至妻离子散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所以可以说,这些进行“武士对决”的男性是在为自己的后半生斗争,因为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日本警方认定为“性骚扰”,然后因为这个莫须有的罪名搭上自己的后半生。
事实上,日本每年的性骚扰案件中,至少有一半是属于误判。
因为在日本,性骚扰案件不需要提供任何实质证据,只需要“被性骚扰”的女性一口咬定,自己被骚扰的情况属实,那么这一案件很大概率就会被就此认定。
这样特别的“女性保护主义”,事实上是日本女权在现实中表现的一种折射,女权主义在不正常的发展中,逐渐变成了两性对立的争锋相对。
为两性严重对立再添上一把火的,还有在80年代出现的日本女性“情感自由”上。
长达十年的“女性恋爱特权”时期,让更多的男性成为不婚族,也让原本就已经失去平衡的两性关系,更加僵化。
所谓的“情感自由”是指日本女性可以合法且合理的同时拥有多个交往对象,并且感情与金钱的关系愈发明显。
在当时的日本,甚至有一种不成文的“约会规定”——低于5万日元的“诚意”,那就无法请到女孩吃饭;如果没有提前准备伴手礼,那么就是一种无礼且“不可原谅”的事情。
而且花大价钱与女性吃饭约会,也并不意味着就能“抱得美人归”。
在女权主义达到顶峰时,几乎每一个受欢迎的日本女性都有“四个钱袋子”。
所谓的“四个钱袋子”,指的是日本女性可以从四类人中获取金钱利益,且四类人的职责不同还能同时共存。
前三个“钱包”分别是车夫、饭票、ATM机,分别负责日本女性日常开销的不同板块。
但是却都没有与自己“女神”结婚的机会,所以在某些场合这些花钱如流水但是没有回报的钱包们也被称为“跑腿先生”。
尽管基本上每一个日本女性都能都拥有“四个钱袋子”,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日本男性都能成为“第四个钱袋子”。
相比起前三个钱袋子,第四个袋子的门槛和分量就显得极重,因为只有那些学历、家世、财富都属于佼佼者的优质男性,才能成为“第四个钱袋子”,最终成功的抱得美人归。
然而这样的花钱又没有结果的感情付出,也让那些不够格的“跑腿先生”们伤透了心,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日本两性之间的矛盾与对立。
事实上,女权主义的风靡与日本的消费主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群热衷于“买买买”的群体是反射日本经济的一面镜子。
随着80年代,日本的经济实现了一个鼎盛时期,被物质化的女权也就逐渐变味,甚至妖魔化。
等到90年代的经济泡沫时,大部分在职场裁员中“内卷失败”的女性突然下岗,而那些手里有钱的打工族又一心只有工作,再加之二次元成为了宅男们的心头爱,于是没有人愿意再为女权主义买单了。
女权主义因为失去经济的土壤,而暂时偃旗息鼓,但是常年累月形成的两性之间的不平衡与矛盾对立,却随着历史,遗留在了日本社会中,成为积久难返的问题。
亚洲女权运动的典型国家
在亚洲各国的女权运动中,日本可以算作是从提倡女权到两性对立的一个典型了。
从女性地位低似物件,发展到极端“厌男主义”;从宣扬两性平等,演化为日本男性用拳头“自证清白”。
日本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把一些人从火坑中救出来,又把另外一些人推进火坑中。
日本女权运动的出现,其实可以说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毕竟在这之前,日本男性对于女性做出的那些事,无论谁看了都得说一声“丧尽天良”。
从明治年间开始,日本就开始了对女性的“洗脑”。
女性逐渐被物化,成为男性的附属品,甚至是对女性正常权利的限制,都被理所当然的写进日本《民法》。
在昭和年间时,军国化的思想让日本男女老少全民皆兵,这不仅让其他国家受到了战火纷飞、家破人亡的无妄之灾,也让日本女性成为国家实现称霸的“最关键因素”。
要是日本儿童没有成长成为国战死的勇士,那就是母亲的失败;要是国家不能实现称霸,那就是因为日本女性不够贤妻良母。
如此离谱的思想观念,却伴随着军国主义的洗脑,成功变为日本女性的“甘之入始”。
“军国之妻”、“军国之母”的帽子一顶高于一顶,让自杀成为女性为国表决心的唯一方式。
就冲“为了让新婚丈夫心无旁骛的为国战斗,出征前夜自割喉管”的井上川代子,能够成为被效仿和推崇的典范,就不得不感叹日本洗脑真的有一套。
事实上仅是这些,并不足以让女权主义的火苗点燃日本,压倒日本女性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几十万女性被迫沦为慰安妇。
日本对于女性的性剥削其实从明治年间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直到法西斯阵营战败后,才正式到达顶峰。
在战争时,狂妄到要“3个月灭中国”的日本军队,却在投降后主动推出大批无辜女性来讨好美国的入驻军队。
从日本政府主动成立RAA——特殊慰安施设协会开始,一场涉及70万以上妇女的性剥削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甚至还想出了全国范围公开招募女性,鼓励18岁-25岁的妙龄女性主动加入的“绝佳主意”。
不可否认,在日本当时的社会氛围中,有大批的女性曾经有过十分惨痛的经历。
这样从精神到肉体的双重压迫,也成为了日本女权运动的重要导火索。
自从二战后,从日本女性开始大规模的走向职场后,由于积累已久的怨恨与不满的得到了经济自由的滋润,持久且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
刚开始时的确有了相当不错的社会反响:无论是在家庭地位,还是社会权利上,女性地位都开始逐渐向男性看齐,在一定时间内还是实现了相对理想化的两性平等。
但是短暂的平衡,迎来的却是双方的长时间拉锯战,两性之间的平等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变得妖魔化。
两性出现极端对立的韩国
其实走在“两性对立”道路前列的亚洲国家,还有位于与日本相隔不远的韩国。
但是两性对立的状况相比其日本来说,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可以用“相当激烈”来形容。
根据韩国民意调查机构——Reakmater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21年时,韩国有超过76%的年轻男性,都站在了反对女权的一面,其中的65%更是将女权主义直接等同于“仇恨男性”。
而韩国女性也集体站了出来,2018年METOO运动在韩国多地爆发,年轻女性群体们举着口号走上街头,为争取女性新未来而呼喊。
由于这与韩国女性居家贤惠的形象大相捷径,于是在全国的各个领域中都反响巨大,也让韩国成为出现知名人士被指控而自杀的国家。
随着METOO运动在韩国蔓延开来,也让两性对立变得更加激化。
韩国女权极端,而男权的反击堪称魔法打败魔法。比如一张照片上男性比女性多,她们就说是歧视女性,男权们就说:行,我们认下了,拍照的人你出来认罪。但是一张照片女性比男性多,你们就是歧视男性。综艺不能开女性玩笑,也不能开男性玩笑,不然你这个综艺就涉嫌歧视,好家伙两方还没分出胜负呢,节目组自闭了。
韩国女性的崩盘实际上也算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了,毕竟原本只是一个倡导两性自由的思潮运动,却因为边界与诉求的不确定,变成了无差别的性别攻击。
当反对职场歧视,倡导职场公平的矛头指向同为无产阶级的男性群体;当反对性骚扰,保护女性安全的矛头指向全体韩国男性。
从一开始就错误的目标群体,也就注定韩国男女之间的对立会激化到从职场、社会、家庭甚至政治等全部社会领域。
无法预测未来韩国的两性关系在之间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但是终归是难以实现一个双方都完全赞同的状态。
两性关系到底该如何相处
事实上,出现男女性别不平衡问题的国家,并不仅仅只有日本与韩国,在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只要同时出现男性群体与女性群体,都无法实现完全平等。
男女自从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开始,就有着不同的优势与使命,生理的不同构造也就注定两性之间不可能完全相同。
如何在天平的两端,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才是解决两性关系最佳的选择方案。
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一些男女对立的情况,引发了男女群体间相互不满的问题。
然而,这些问题并非简单的双方对立,也不该变成两个群体之间的对抗。
与日本和韩国一样,这些群体中都存在一小搓人,他们不断变换策略以谋求个人利益,从而导致矛盾不断扩大。
从新中国伊始,我们就宣传着“妇女能够扛起半边天”,“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等美好口号,这些口号所传达的意义是积极向上的。
两性之间不应该存在一方压倒另一方的情况,我们应该追求尽可能的平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待两性天然的优势和劣势,互相尊重和合作。
参考资料:
1 《从慰安妇到性爱自由,日本女权到最后,为何还是一败涂地?》
2《女性一靠近就暴揍,开启“武士对决”的日本,他们是怎么对抗女权的》
3《时代的魔怔:韩国女权到底有多可怕?》
4 2018年韩国“METOO”运动
5 2021年保守党获胜过程
现在真是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