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访华已过去大半个月,他与中方新一轮的较量又要开始了。自11日起,印尼将一连主办多场外长会,布林肯已确定出席。不过,中方代表并非外界猜测的秦刚外长,而是王毅主任。也就是说,这一次将由王毅与布林肯“交手”。
据环球网报道,最先召开的是东盟外长会,旨在强调东盟中心地位,以及在全球事务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所以,主办国印尼借此机会承办了多场外长会,并邀请了王毅、布林肯、俄外长拉夫罗夫、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等人。显然,这一刻东盟确实成为了国际政坛的“中心”。既然是中心,自然免不了唇枪舌战。
众所周知,凡是中美共同出席的场合,都会受到多方广泛关注,这一次也不例外。早在东盟外长会开幕前,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康达便开始造势,称布林肯将与东盟各国合作,对中方所谓“呈上升趋势的不负责行为”进行反击。日媒也没闲着,几乎同一时间放出风声,林芳正将在参会期间拉拢东盟“制约中国”,并提高南海局势热度。显而易见,美日是冲着中方来的。接下来,就看中方派谁接招。
起初,外媒的报道一致指向秦刚,毕竟是外长会,当然得秦刚这位中国外长参会。但是,外交部11日发布的通告显示,中方将派王毅主任作为代表,赴印尼参加中国—东盟、中日韩—东盟、东亚峰会与东盟地区论坛4场外长会。与此同时,中方暂时并未公布秦刚的行程。
中方安排看似出乎意料,实则在情理之中。近期国外人员对华访问活动频繁,秦刚想必另有安排,故而才让王毅“代为出席”。
中美双方人员确定后,随之而来的是将之联系在一起的话题。布林肯来者不善,期间他必然会对华发难,此处着重提及3处,大国竞争下东盟的立场、“南海仲裁案”和东盟无核化。
其实,印尼外长蕾特诺料到了会议期间,不可避免的会谈及东盟立场,因此她率先表明态度。对内,她提醒东盟成员国,只有保持团结才能预见并应对未来挑战,才能让地区和平繁荣。对外,她表示东盟不会充当大国竞争代理人,永远不会。对于蕾特诺的观点,东盟总体上赞同,但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坚定立场。如此一来,便给了美国钻空子的机会。
首当其冲的是菲律宾,该国境内目前有9个美军基地,且菲政府十分亲美。在此背景下,愿不愿意当代理人,不是菲律宾能够决定的事,而是由美国做主。其次,就是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康达口中的缅甸。自2021年2月军方发动政变后,该国一直处于动乱中,政局动乱意味着有空子可钻,布林肯显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最后,则是跟美国关系暧昧的越南。总之,其他东盟成员国的立场暂且不用担心,重点关注对象为菲律宾、越南和缅甸。
布林肯不远万里跑到印尼,不仅仅是拉拢东盟站队美国,还要在此基础之上破坏中方在南海的布局。原本在印尼主导下,各国的注意力都放在加速完成“南海行为准则”谈判上。但是,美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一点不消停,再次提到了“南海仲裁案”,并要求中方予以接受。米勒此刻跳出来,不是一时突发奇想,而是早有预谋。由此推测,布林肯接下来大概率也会以仲裁案为切入点,进而大肆炒作南海局势。
相较于前面两个热门话题,东盟无核化热度不算太高,却也跟中美一举一动息息相关。蕾特诺谈到该话题时强调,东南亚必须维持没有核武器的状态。理论上,蕾特诺的话实现起来不难,毕竟东南亚没一个国家有核武器,且受到《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的制约。
问题出现在,域外国家会不会把自己的核武器部署在东南亚。因为目前只有中方表态愿意签订条约议定书,美国的则是“保留意见”。正因为存在问题不少,中方才让王毅参会,既是为了阐明中方态度,也是为了防范某国不怀好意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