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浪姐6》刚刚开播,最出圈的不是舞台,而是姐姐们的尴尬社交。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没想到只有两个女人的社交场也这么抓马。在节目初见面环节,曹颖“抛砖引玉”,先是提到自己曾被人认作瞿颖,后来直接反问王珞丹是否经历过这种情况,似乎是想要将话题转向王珞丹与白百何的相似争议,最后还接了一句“你别生气哈”。本以为王珞丹会笑笑吃个暗亏,没想到她直接霸气回应:“知道要生气就别问了。”
可曹颖并未放弃,继续追问:“真的不让问吗?”王珞丹直接say no明确拒绝,并转头等待其他姐姐入场。正当王珞丹与其他姐姐热聊真人秀需要真实时,曹颖再次梅开三度,想要抛出那个尴尬的问题,王珞丹直言:“我再真实,我也不想要尴尬。”她大大方方笑着拒绝别人的八卦提问,体面又帅气。网友辣评:这姐轻轻松松几句话,够我学一辈子。
小插曲过后,王珞丹身穿简约白色T恤和牛仔裤亮相初舞台,唱着朴树的《Newboy》,敲着帅气的架子鼓,迎着海风,意气风发。恍惚间,好似看到了她二十年前的样子,原来她仍是那个肆意洒脱的酷女孩。从《奋斗》中为爱痴狂的北京大妞,到如今在综艺里坦然说“不”的破浪者,王珞丹的人生始终与“拒绝”二字紧密相连。她拒绝被定型为“小妞专业户”,拒绝在低谷期贩卖焦虑,更拒绝被社会的眼光裹挟。她经历过顶流时期的喧嚣,也深陷过事业低谷的沉寂,甚至因“情商争议”曾被舆论围剿。但无论外界如何评判,她始终坚持自我,用二十年光阴书写“反内耗哲学”。一、从“假小子”到娱乐圈一线王珞丹从小就不是世俗意义上的“乖女孩”,调皮捣蛋、天生反骨的她是典型的“假小子”。与温柔安静的姐姐完全不同,虽然姐妹俩都选择了走艺术道路,但姐姐倾向于优雅的舞蹈,而妹妹王珞丹则偏爱酷飒的架子鼓。在升学阶段,姐姐遵循母亲的安排顺利考入了北京舞蹈学院,但王珞丹不满意母亲给她选定的北京师范大学,于是果断改变志愿,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这个决定看似冲动,却是王珞丹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因为她不愿意将人生框定在别人安排好的框架里,只想走属于自己的道路。
但追寻自由的道路上总是布满荆棘。从客观条件来看,当时黑瘦的王珞丹其实并不符合大众眼中的漂亮女孩标准,在艺考的第三次面试时险些被淘汰。万幸,她遇到了自己的伯乐——霍璇老师。在霍老师眼里,这个女孩儿虽然算不上特别漂亮,但她身上的那股劲儿却总能吸引别人的眼球。在霍璇老师的力保下,王珞丹最终顺利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这也更加坚定了她从事表演的决心。为了不给霍老师丢脸,也为了给自己争口气,她每天早早起床进行发声和形体训练,努力学习表演技巧。
2004年,还未大学毕业的王珞丹意外试戏上了电视剧《蝴蝶飞飞》中的一个配角,就此正式进入演艺圈。虽然这部剧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却给了王珞丹磨炼演技的机会,为她后面的爆红打下了基础。终于在2006年,王珞丹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她凭借饰演《奋斗》中敢爱敢恨的“米莱”一角,在娱乐圈崭露头角,荣获金鹰奖最佳女演员的提名。靠着《奋斗》的热度,王珞丹片约不断,接连出演了《我的青春谁做主》《杜拉拉升职记》等热播剧,事业高歌猛进。人气一路高涨的她与黄圣依、杨幂、刘亦菲一同被评为“80后四小花旦”,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年轻女演员之一。然而,她并未沉溺于都市感情剧的舒适区,直言:“我不想一辈子演‘小妞’。”为了拒绝被标签化,王珞丹毅然决然地开启了自己的转型之路。二、自洽清醒的大女主转型成功,意味着能够登上更高的阶梯,而转型失败,则意味着她将从巅峰跌入谷底。很遗憾,王珞丹失败了。她一直在不断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如《红娘子》中的女红军、《卫子夫》中的皇后,虽然演技依旧出色,但市场反响平平。为了进一步寻找突破,她甚至愿意挑战自我,在犯罪电影《烈日灼心》中大胆尝试裸露戏份。虽然王珞丹凭借该片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但她的事业并未因此上升,反而因形象反差招致非议。
娱乐圈的竞争总是残酷的。在此期间,与她外形相似且戏路重叠的白百何杀出重围,凭借《失恋33天》《捉妖记》等作品迅速崛起,王珞丹的资源逐渐被挤压,再加上“情商争议”,导致其事业一度下滑,被外界群嘲“过气”。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处于低谷期的王珞丹竟展现出了惊人的自洽力。她重拾年少热爱的架子鼓,跨界玩起音乐;她喜欢运动,便去尝试滑雪、骑行、潜水,甚至还专门考了个潜水证。在社交媒体上,她分享自己种的多肉、收养的流浪猫狗,日子悠闲又惬意。她没有一直陷在低谷的失落当中,而是用行动去丰富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变成更好的模样。她不去纠结失去的,因为现在拥有的,才是真实且珍贵的。
如今,王珞丹已经41岁了。和许多大龄未婚女青年一样,她也曾遭遇母亲多次催婚。在综艺《是女儿是妈妈》中,她的母亲甚至在她生日当天,也不忘许愿让她带一个姑爷回来。面对母亲的催婚,王珞丹直接化身全网嘴替,为大龄未婚女青年发声,直言婚姻不应被年龄绑架,强调“快乐源自自己”,年龄对女生来说并非危机,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精彩。她拒绝被世俗观念绑架,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属于她的人生哲学。
王珞丹的故事,像是一部关于“拒绝”的启示录。从拒绝被标签束缚,到拒绝世俗规训,她以清醒的自我认知,过着自洽而精彩的生活。在当今焦虑和内耗盛行的时代,学会拒绝,或许是活出自己想要人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