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寺:寺内皆女性,每日一餐只睡4小时,还不收香客钱财

墓史迷踪说过去 2024-01-26 20:56:22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有人利用佛法在大发横财的时候,辽宁幽静的山谷里有这样一座清贫的寺庙。

里面的僧人们每天只吃一顿饭,晚上十点睡,凌晨两点起,一天只睡四个小时,而且从不收取香火钱。

而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寺庙里的僧人,她们全是女性,恪守清规,穿着破旧的衣服苦心修行。

它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寺庙?尼姑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一、道源寺:女性皈依佛门的极乐净土

在辽宁的幽静深谷之中,有一座名叫道源寺的寺庙熠熠生辉。

由于四周环山,远离尘世间的纷扰,便自然成为了佛教徒修行的好去处。

道源寺自从2001年创建以来,剃度人数由最初的17人已经发展到上百人。

其中,仅出家尼众(受过三坛大戒的出家女众)就已经达到了130人(2014年)。除此之外,还包括若干人的常住居士。

既然是一座正式且对外开放的寺庙,自然有一些特定的戒律清规。

首先,整个寺院没有设立功德箱,免费对外开放。

这就意味着,在庙内修行要戒断财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真诚修行的内心,杜绝了贪污私拿的隐患。

至于如何解决日常开销的问题,外界很难真正参透,这就需要她们依靠双手的劳动,自行处理了。

其次,遇到行脚僧前来投宿,不能接受他们给予的礼物。

如果收到供养,既要上交,还需对僧人们进行回礼,以表示个人的平等地位。

寺庙内的尼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遵守一定的要求。

她们每天凌晨两点钟起床,只能吃一顿饭,过了午时之后,就需停止当天的进食。

然后,她们在寺内吟诵戒律直到晚上十点钟,到点便可以休息。

这么算下来,她们一天只睡了四个小时的时间。

为了宣传佛教,教化大众,僧人团在每年的秋季,即八月十五之后,要远离寺庙,集体行走各地,也就是“行脚”。

在外出行经的路上,她们只能向外人讨要食物,不得擅自乞讨钱财。

等到乞食结束的时候,尼众会统一收集这些食物,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后,再进行平等的分发。

除了要按照寺庙内的八敬法行事,每半个月,她们还需要到60公里之外的大悲寺请教。

而这一行为的起点,则源于道源寺创建者的身上。

二、道源寺与大悲寺的关系

道源寺由大悲寺妙祥僧团指导建立,旨在传承和弘扬佛教文化,为信众提供一个清净的修行道场,可以看做是大悲寺的“下院”。

当时,由于大悲寺容纳的僧侣数量过多,为了更好地进行佛法修行,便以男女之别的划分标准创建了道源寺。

现在,道源寺里的僧人都是女性,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在慢慢不断壮大。

与此同时,道源寺内部的戒法与大悲寺基本一致,每天保持着固定的生活方式。

虽然道源寺和大悲寺信奉同一个佛法,但因为道场坚持男女不共住的行事准则,两个寺庙的日常安排还是存在一些差别。

为了体现修行的态度,大悲寺的建筑整体呈现出灰色调,肃穆庄重的气氛更容易使得僧人们潜心修行。

相比于道源寺20多年的建造历史,大悲寺的成立要更加久远。

但是由于历史资料的残缺,只有已存的碑文透露出,大悲寺在道光年间经历过翻新。

至于具体的创建年代,还需要人们继续进行研究。

而到了九十年代,为了进一步践行宗教的政策,再加上当地信教者本身的意愿,在官方的帮助下,大悲寺得以完成迁移重建的工作。

寺庙完成修葺之后,恰好妙祥法师带领弟子来到附近行脚。

鉴于妙祥法师的名号与声望,信教者以及政府都希望其住进大悲寺。

2000年二月初八,在众人的期待之下,妙祥法师接受了这一提议,开始在大悲寺苦心修行。

在妙祥法师的倡议下,大悲寺迎来了新的转变。

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严格的修行规定,包括之前提到的不设立功德箱、每天只吃一顿饭、行脚乞食等等。

这些新规的出现,不仅规范了僧人日常的行为,坚持出家的初衷,还使得寺庙的宗教信仰更加纯粹,成为一个开窍、悟道、修行的圣化之地。

而反观社会上的一些寺庙,经营者的行为完全背离了佛法修行的准则,功德箱成为了生财之源,假僧团沦落为人人喊打的敛财者。

三、戒台寺挟佛敛财事件

2014年,新闻媒体披露了一个寺庙违规设置功德箱的事件。

人们怎么也想不到,来自于公众的善心赠予竟然变成了公司上市的背后推手。

戒台寺,又叫“万寿禅寺”,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寺庙内部设立了一个大戒台,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唐高祖时期。

寺庙内部,殿堂宏伟,佛像精致,摆设名贵。

再加上恭亲王奕忻曾经在这个地方有过一段时间的隐居,使得寺庙名声在外,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来此参观。

可问题就出现在了这里,面对大家的施舍,戒台寺设置了众多功德箱。

但功德箱里的钱财,超过七成,都进了景区的腰包。

事情一旦跟景区扯上关系,就会变得微妙起来。

据了解,戒台寺的景区经营权在一家旅游公司手中。

因为游客源源不断,使得景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优势。

于是,公司借着游客对宗教的兴趣,大力开发戒台寺的旅游权限,从而从中私募了不少来自游客的捐款。

据僧人透露,寺庙内一共存在两种不同的功德箱。

一种上面写着“广种福田”,另一种简单直白地标注了“功德箱”三个字。

但是对于信教者来说,这些功德箱的设立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同,便不加区别地投放善款。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前者的善款才会归僧团所有,用于日常的开销。而后者,所得款项则完全属于景区。

要知道,戒台寺超过70%的功德箱是景区私设的,从法律上看,非宗教团体是不允许接受捐献的。

这也就意味着,景区内私自开放的功德箱其实属于诈骗行为。

这一事件曝光后,信众对此愤懑不已。

这一行为不仅仅是伤害了宗教者内心的信仰,还上升到了对佛门的不敬。

敛财者的行为大大污染了佛门圣地,让圣洁的寺院沾染不良教风,信众的虔诚之心受到了严重的欺骗,与那些清贫、一心做功的寺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此同时,种种违规乱象让人不禁反思,寺庙的设立到底是为了什么?

四、寺庙的出现

寺庙在我国设立已久,从道教创立之初就形成了宗教活动场所。

到了汉朝,佛法传入中国后,当时的皇帝便设立了特定的办事机构进行接待,叫做“寺”。

在此期间,寺庙便开始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

不仅承担着传播佛教文化的重任,还吸收了道教、儒家等多元文化,使得寺庙文化日益丰富多样。

在艺术领域,寺庙文化可谓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

寺庙中的壁画、雕刻、建筑等,都是艺术家们倾注心血的杰作。

他们以寺庙为舞台,将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之中,展示了寺庙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经过各个朝代的沿袭变迁,寺庙文化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汇聚、融合、发展。

不仅有官私的区别,还根据住持的身份设立了僧、尼寺。

随着历史的推进,寺庙文化逐渐与世俗生活紧密相连,成为民众精神寄托的场所。

如今,寺庙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载体,更是文化、艺术、教育等多方面的交汇点,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信教者来说,如何传播佛法,秉持内心的宁静显得尤为重要。切勿让利益熏心,扰乱佛门圣地。

而道源寺的女僧们展现出了对待佛法的正确态度,她们的行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

佛法是指导人生道路的明灯,是渡过生死苦海的舟楫。这种敬畏之心使她们时刻保持谦逊,永不自满。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1.北京戒台寺.新浪网

2.大慈寺历史简介.溯源佛教网

3.海城道源寺概况.溯源佛教网

4.大悲寺——妙祥法师法语.溯源佛教网

0 阅读:2

墓史迷踪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