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丨“资源换安全”?老山姆又乘人之危搞“美式截和”

中国军网 2025-04-14 20:31:36

4月初的刚果(金)首都金沙萨,来了两个特殊的“客人”:一个是美国政府的“非洲事务高级顾问”,同时也是特朗普总统亲家公,拥有四国国籍的跨国商人马萨德·法雷斯·博洛斯,另一个是刚从美国驻布基纳法索大使任上提拔到国务院,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科琳娜·桑德斯。鉴于此前有新闻报道说,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已向美国提出用自家的关键矿产换取外部的安全承诺,人们知道,博洛斯和桑德斯在“调停刚果(金)东部武装冲突”的幌子下,其实另有所图——前不久刚刚发生在乌克兰身上的那一幕,又要在非洲大湖地区上演了。

有着“世界原料仓库”之称的刚果(金),重要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其东部的基伍湖区,在西方列强的长期争夺下,那里成为殖民者留下的一个“火药桶”。19世纪末,比利时殖民者用铅笔在地图上划出的国界,从未考虑过当地不同部族间的历史渊源与现实羁绊。这种“地图殖民主义”的恶果,最集中且严重地体现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中,当年有80-100万人倒在对立部族的弯刀与枪口下。而悲剧的根源,正是西方殖民者推行的“分而治之”政策——许多好端端生活了成百上千年的非洲部族,被人为地划分在不同的殖民地里,并被故意拉踩导致诸多矛盾甚至彼此仇恨。二战后陆续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不少仍然陷在殖民主义后遗症的影响中,未能化解矛盾与仇恨,还存在着严重的国际对立和族群冲突。这又被西方国家抓住把柄,成为它们找寻代理人甚至傀儡政权,介入和干涉非洲地区局势的借口。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深度介入刚果(金)及其所处的非洲大湖地区局势。1965年,美国中情局扶持蒙博托发动政变,开启了长达32年的独裁统治。这个被称为“非洲暴君”的统治者,在美国的默许下将刚果(金)的铜矿、钴矿变为私人金库,而普通民众却在“资源诅咒”中挣扎。直到2025年,刚果(金)仍有超过7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全国童工数量超过35万,日薪不足2美元。法国《世界报》调查发现,刚果(金)东南部31座大型矿山中,28座的实际控制权属于在开曼群岛注册的美国资本空壳公司。

今年年初,刚果(金)反政府武装“M23运动”连续攻克戈马、布卡武等重镇,表面看是内战突然升级,实则折射出外部势力对刚果(金)矿产资源的觊觎。据媒体披露,美军非洲司令部2023年度预算曾暴增40%,其中1.2亿美元专项用于“刚果(金)民主进程支持”,最终的结果却是,英国“冲突装备研究所”在“M23运动”组织营地发现,反政府武装手里的美制M4卡宾枪序列号与五角大楼军援非洲清单完全匹配。

利用西方殖民主义制造的非洲国家之间的族群矛盾与治理真空,美国频频暗戳戳使坏,搅乱地区局势后又大言不惭地赶来“调停”,嘴上说是“为了和平稳定”,内里却包藏着在非洲的“资源版图”开疆拓土的祸心。2019年,特朗普政府即推出《能源资源治理倡议》,美其名曰“构建透明供应链”,实则是要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刚果(金)矿业市场之外。2024年,拜登政府力推“洛比托走廊”计划,更是试图复活西方殖民时期的非洲铁路系统,将刚果(金)的战略资源通过安哥拉港口直输大西洋彼岸。

今年第一季度,刚果(金)东部局势持续动荡,大湖地区一度被推向地区冲突的边缘,目前局势依旧复杂多变,未来走向仍有很大不确定性。大湖地区突然密集响起的枪声、出现的残酷杀戮,以及所谓“资源换安全”的巧取豪夺套路,都在警示着一件事:美国仍然将非洲视为“资源殖民地”,不仅矿产要独霸,卖军火的钱也不能少挣,“一头牛要剥两层皮”;不仅依赖跨国公司和私人资本以所谓“市场运行方式”控制非洲资源,更是白宫、五角大楼齐出手,向非洲移植“乌克兰模式”——美西方出钱出武器,让亲美派国家出人去打仗,自己则坐收渔利。这将进一步激化非洲大陆的地缘紧张状态,甚至引发代理人战争与地区大国的战略博弈。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国家,必须认清美西方新殖民主义的虚伪、丑恶嘴脸,抵制其“合作”外衣下裹藏的控制与掠夺企图,真正掌握本国资源的主权,真正掌握本国人民的命运。

文字:田晓宇

漫画创意:李庆桐 王粲

漫画制作:陈然

来源:中国军网

2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