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基础教育,承担着非常光荣艰巨的历史任务。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共听了6位代表的发言,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就是其中的一位。
视频素材来源:新安小学 剪辑 曹伟
2021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曾回信勉励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认为,培养’四个自信’的孩子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西方文化,我们既不应该轻视,也不应该仰视,而是要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养料,同时不摒弃西方文化与国外的科学文明的成果。”在张大冬看来,培养孩子的“四个自信”,更有助于他们对文化、社会、知识等产生正确的理解与感悟,心怀红色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张大冬希望“在中国办中国的教育,扎根在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之中。”
张大冬说,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重点在于带领孩子们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文艺作品、儿童刊物等都要面向儿童、面向青少年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各地的特点,教育工作者应扎根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创造性地将其发展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
“结合这些红色资源,教师系统性地告诉孩子们,过去的我们是怎样的、如今的我们是怎样的。先辈的筚路蓝缕、艰苦自立都会在一个个小故事中涵养下一代的精神,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张大冬说。
此外,结合思政元素,学校应向学生充分展现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等伟大成就,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在淮安市新安小学,张大冬充分发掘淮安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新安旅行团的光荣传统。这也是该校培养孩子“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孩子们走进新旅历史纪念馆当小讲解员,深入社区宣讲新旅故事。学校开展“小好汉重走新旅路”红色寻访,宣传中国少年精神。
据介绍,张大冬带领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儿童剧《新安旅行团》的排演。这部剧入选全国“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在淮安、南京等地演出时反响热烈。
此外,孩子们还走上讲台当小先生,到工厂开展社会调查,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到农村听农民伯伯讲庄稼的生长,在心中种下了爱国奋进的种子。孩子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本领。原五(8)中队杨路然同学光荣入选2022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学校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
孩子们听说张大冬要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他们有许多心里话想对总书记说。有同学说:“习爷爷,您好!我在儿童剧中担任主角,我现在变得更自信了,好期待您能来看我们的演出啊!”有同学说:“习爷爷,您好!我们的校园现在变得更美了,走进校园就能看到新旅纪念公园,盼望您能来我们学校走一走,看一看。”这项“学新旅”育人实践,张大冬与同事们已经坚持30年。
2021年5月30日,总书记给新安小学少先队员亲切回信,这是孩子们在六一儿童节收到的最美好、最珍贵的礼物。这也成为张大冬最自豪的教学元素。“我们都是收信人”等一系列活动蔚然成风。这些活动在青少年中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在认真学习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重要回信精神的同时,张大冬发现,孩子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也愈发强韧。
张大冬说,在培养中小学生的“四个自信”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的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学校与教师要带领学生们完成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系列的活动并不是单独的,而是统一在“四个自信”教育之下的。
比如红色精神的学习、意志品格的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教学活动等都可以纳入实践研学之中。在实践研学中,他们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就树立起“四个自信”。
张大冬强调,教育也应该融入高质量发展,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部分。优质的教育资源要与乡村学校进行结对帮扶,推进城乡一体化教学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各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提高,他们可以将如何培养孩子的“四个自信”独立形成的本校研究课题,和各地不同的情况进行实践探索、经验交流,从而在本质上提高孩子们的“四个自信”。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