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蜀功臣邓艾被钟会诬陷遭卫瓘冤杀时,其四万部众为何平静异常?

岁月如歌如梦 2025-04-19 17:16:19

【涉险出奇灭蜀汉】

三国时候,曹魏晚期有个了不起的将军叫邓艾,他小时候放过牛,说话还结巴。但邓艾特别努力,军事才能又出众,最后成了大名鼎鼎的将领。他特别聪明,胆子也大,喜欢出奇制胜,给曹魏打了很多胜仗,因为本事比别人高一截,慢慢就成了曹魏国防的顶梁柱。

邓艾在攻打蜀国的战斗中表现突出,是打败蜀国的最大功臣。那时候,伐蜀大军的总头头钟会,带着十万大军,被姜维在剑阁那险要的地方给拦住了,前进后退都两难。这时候,邓艾站了出来,他带着精心挑选的一万多精兵,悄悄地穿越了七百里的荒凉无人地带阴平道,就像天上掉下来的军队一样,突然出现在江油关前。他成功让蜀汉的江油守将马邈投降,这样一来,邓艾的军队就顺利地打进了蜀国的中心地带。

【灭蜀头号功臣】

后来,邓艾带着一支精兵快速出击,在雒城把蜀汉的卫将军诸葛瞻带领的成都守卫军前锋给打败了。紧接着,他又用少数兵力对战敌军大部,在绵竹把诸葛瞻手下的好几万禁军都消灭了,就这样,他一路畅通无阻地进了平原地区。这样一来,蜀汉的皇帝刘禅没办法,只好投降了。曹魏的真正老大晋王司马昭,因为这事儿给邓艾记了大功,给他升官加薪,还赏了他好多东西。那时候,邓艾作为灭蜀的大英雄,火得不行,权势大得很。

【 在成都越俎代庖,越权办事,独断专行,引起钟会嫉恨,司马昭不满 】

灭了蜀汉后,邓艾开始飘飘然了,在成都他自个儿说了算,有些事情连司马昭都瞒着不报告。司马昭吩咐他的事,他做了;没吩咐的,他也自个儿琢磨着给办了。这责任心过头了点,行事也太过高调,结果惹得钟会心里不爽,连司马昭也对他有了点意见。

历史记载,邓艾跑到成都后,他自个儿做主,给蜀汉投降的大臣和士兵们封官许愿,这事儿他根本没跟司马昭商量。他还直接把他手下的师篡、牵弘给安排成了西川几个郡的太守,这任命也是他自己拍板定的,没经过司马昭同意。更过分的是,他还私自琢磨着要打吴国,还跟朝廷说,得好好对待刘禅,封他为扶风王,让他在关中待着,待遇啥的都不变,说是这样能给东吴那边做个榜样,让他们别再抵抗,乖乖投降。可这些做法,司马昭心里一百个不乐意。邓艾这人,啥事儿都想抢在领导前头,遇到事儿也不跟朝廷请示,自个儿就做主了,那还要领导干啥呢?这事儿让司马昭特别不满,甚至开始怀疑邓艾了。

伐蜀的头儿钟会,看到邓艾立下大功心里不平衡,就找了个机会上书,说邓艾骄傲自大,行为反常,好像要打算造反,还想当第二个刘备。司马昭本来就对邓艾有意见,一看钟会的告状信,也没多问,就让钟会和他的心腹、监军卫瓘去把邓艾父子给抓了,装进囚车里押回洛阳受罚。

【 钟会授意卫瓘逮捕邓艾】

钟会不想自己动手,就推给了监军卫瓘,让他去办这件棘手的事。卫瓘接到命令,担心邓艾的手下不听话,就悄悄地在半夜溜进了成都。然后,他立刻派人去告诉城外邓艾的将领们,让他们赶紧来报到。卫瓘的手下拿出皇帝的诏书,说他们是奉旨来抓邓艾的,只办邓艾这个主犯,其他跟着的人都不追究。将领们要是乖乖听话来报到,以前的战功还算数,该给的封赏、爵位、俸禄都不少,职位也照旧;可要是谁敢不来,那就得全家遭殃。等到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邓艾的大部分将领都跑到城里找卫瓘报到了,只有几个留在城里的人,因为没得到消息,所以没来。

天亮以后,卫瓘坐着专门给使者用的车,一路开到以前刘禅住的那个皇宫。这时候,邓艾还在里面睡大觉呢,士兵们冲进去,直接从床上把他拽下来,绑得结结实实的,然后塞进了囚车里。卫瓘不光抓到了邓艾,连他儿子邓忠也一块儿给逮住了。整个过程里,邓艾的手下们一个个都没动弹,就跟看呆了似的,光看着他被带走。

【 一代名将,缘何众叛亲离?】

这事儿真让人吃惊。邓艾带兵打仗那么多年,手下将领不少,可奇怪的是,那么多手下在半夜接到卫瓘的通知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赶紧告诉邓艾父子,说卫瓘要抓他们。结果邓艾啥都不知道,一点防备都没有,最后只能束手就擒,完全没想到会这样。

从这事儿能瞧出来,邓艾虽然在陇西跟姜维打了好多年的硬仗,据说他在陇西、凉州那块儿带了数万兵马跟蜀军斗了足足八年,但愣是一个朋友都没交下,就是说,他手下那么多人,愣是没培养出几个能跟他一起吃苦享福、共渡难关的铁杆兄弟。结果呢,等他被人诬陷抓起来,要命的时候,居然没人给他递个信儿。按说,一个带兵打了这么多年仗的将军,手下怎么也得有几个能一起拼命的好哥们儿吧,可邓大将军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铁杆兄弟都没有,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刻薄寡嗯,苛待下属,引发部下普遍不满,生死关头竟无人通风报信】

邓艾和他儿子在被押往洛京的路上,被监军卫瓘挑唆将军田续给害了。早先司马昭也犯嘀咕,邓艾在陇西打了这么多年仗,还领头伐蜀,他又聪明又勇猛,打胜仗是家常便饭,士兵们都特别敬重他。要是杀了他,军营里说不定会闹翻天,连带着蜀地和边境也得乱套。所以司马昭就悄悄地派唐彬去成都和陇西那边探探风声。唐彬从那边回来,就跟司马昭禀报说:

邓艾这人爱嫉妒,心眼小,又狡猾,总觉得自己特别能耐,聪明又厉害。谁要是顺着他,他就觉得那人有本事;谁要是跟他直说,他就觉得人家跟他过不去。就连手下那些长史、司马啥的,要是说话不合他心意,他也经常骂人、找茬。他跟人打交道一点规矩没有,老想着压别人一头,结果把人心都给弄丢了。邓艾还喜欢搞各种工程,杂七杂八的活儿特别多,老得折腾大家。陇西、成都那边儿的官和老百姓被征来征去的,都烦死了。听说他摊上大事儿了,大家不光不同情,反而都挺高兴,不想再被他使唤了。现在各路兵马都到齐了,里里外外都能镇得住,您就别瞎操心了。

从唐彬私下调查的情况能瞧出,邓艾虽有本事,但做人苛刻小气,对手下不够大度,一点小事都要报复,对老百姓也不够厚道,杂七杂八的差事特别多。他不懂得怎么让将士们归心,也不去拉拢人心,所以身边没能聚拢起一批人,没有形成那种能一起拼命、共同进退的小圈子。他没有铁杆的支持者,到了关键时候,就没人会豁出去保护他。

【司马昭一石两鸟:钟会被部下所杀,邓艾押送北返时虽有人挺身相救,但仍横遭冤杀】

他和手下的士兵们一起打仗、生活了好多年,赢得了不少仗,所以有些手下因为立功升了官,心里还是很感激他的。他们觉得邓艾这人虽然有点高傲,但从来没有想过要造反,也没有真的做过反叛的事,就因为一些猜测和诬告就被抓了,实在不公平。听说邓艾父子被抓后,有几个将领带着兵跑到卫瓘的营地,想要为邓艾讨回公道。卫瓘一看邓艾的手下带着全副武装的士兵气势汹汹地来了,心知事情不妙,急得团团转。突然,他想了个办法,伪造了一份诏书,说自己也觉得邓艾是冤枉的,肯定是被坏人给害了,正准备上书为他申冤,还他清白。邓艾的将领们都是直性子的武人,居然相信了,就收兵回营等着消息了。卫瓘见这些人被稳住了,赶紧让人把邓氏父子装进囚车,连夜往北赶。

据说,后来钟会被姜维鼓动,心里头打起了反叛的主意。可没想到,他们的阴谋被人泄露了,处理得又不得当,结果引发了北军的叛乱。这样一来,钟会和姜维都被乱军给杀了。邓艾那边的少部分士兵,一看钟会谋反被杀,成都和蜀地也都乱了套,就在将军师篡的带领下,骑马往北拼命追。他们追上了押送邓艾的囚车,赶跑了看押的人,砸开囚车救出了邓艾父子,然后一起簇拥着他返回成都。

卫瓘担心邓艾回到成都后会闹事,再搞出点叛乱来,他就找了和邓艾不对付的护军田续,让他带着兵马跑到绵竹去,在邓艾回成都的路上等着。等邓艾他们晚上在三造亭休息时,田续带着兵马突然杀了出来。邓艾和他儿子邓忠,还有部将师篡等人都没防备,结果被田续的兵马给团灭了。

0 阅读:6
岁月如歌如梦

岁月如歌如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