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非不想也,实不能也。具体阐述如下:夷陵之战以后,陆逊之所以不乘胜追击刘备,或许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其一:魏国陈兵东吴北部边境、虎视眈眈。早在夷陵之战爆发之初,曹魏谋臣刘晔就曾劝说曹丕联蜀灭吴。由于曹丕当时忙于巩固自己代汉以后的政权,并没有采纳刘晔之策。直到夷陵之战进入胶着期以后,曹丕才令魏国大军陈兵东吴北部边境,意欲实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目的。
魏国的这番举措,使得孙权和陆逊都明白不能灭蜀。因为一旦灭蜀,魏国必定会趁机灭吴。那么,灭蜀的最大受益者将是魏国,而吴国也将不复存在。反之,如果让蜀汉继续苟存,那样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牵制魏国的整体战略,从而更好地符合吴国的根本利益。可以说,正是出于利益考量的缘故,陆逊才力排众议,果断拒绝了部下将领趁机灭掉刘备的提议。
其二:吴国夷陵大胜,非战略进攻之胜,乃战略防御之胜。睿智而富有韬略的陆逊深知:吴国所取得的夷陵之战的胜利,并非战略进攻的胜利,而是战略防御的胜利。换句话说,以当时吴国的国力来看,攻则不足,守则有余。正因如此,陆逊并没有被一场战役的大捷而蒙蔽了双眼,也没有因为战略防御的胜利而轻敌冒进。
后人之所以广泛对陆逊赞誉有加,除了因为他具有杰出的军事政治才能以外,与他的冷静沉着的个人特质也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夷陵之战以后,基本形成了蜀弱吴孤、魏国一家独大的政治局面。正是有了陆逊的冷静和理智,才没有对刘备痛下杀手,而基本上保全了三分天下的整体格局。
其三:蜀国尚有较多人才,一时难以灭掉。尽管夷陵战后,蜀汉元气大伤,国力损耗严重,但蜀汉政权整体上还是处于一个上升期阶段。纵观当时的蜀汉政权,文有诸葛亮、李严等当世俊杰,武有魏延、赵云等骁勇之将。可以说,蜀汉政权当时还拥有着足可一战的实力。
特别是由于诸葛亮的存在,使得陆逊更不敢对蜀汉轻视。刘备正是因为轻视了东吴,才落了个兵败而逃的凄惨下场。陆逊不是刘备,也不想成为下一个刘备。故而,陆逊完全不敢轻视元气大伤以后的蜀国。这一点,是值得各位思索的。综合以上三点,本人认为:夷陵战后,陆逊之所以不乘胜追击灭掉刘备和蜀汉,是多方权衡的结果,本质上是出于利益考量之后的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