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40/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573天
01
前几天,在豆瓣看到一条吐槽帖。
帖主既无奈又很疑惑,说了这样一段话:
“每次她都会催你快点找男朋友快点结婚,可是她自己也嫁得不好,丈夫一吵架不只会言语贬低她,就还会动手打她。
究竟是什么心态让她觉得嫁给男人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不嫁人不行,地球不会转动。
难道是为了让别人体验一下自己婚后挨打,受男人的气的感觉?
我真的很想不通,明明自己就被婚姻圈住了,还一味催女儿找对象结婚的妈妈们。”
突然想到,最近网络上很流行的一个视频。
视频中,一个奶奶劝自己的孙女结婚,孙女问奶奶:“那你说说结婚有什么好处?”
奶奶思考半天,吞吞吐吐讲不出一句好处。
视频引得众人发笑,但笑了后又觉得为什么这么多人,明明讲不出结婚的好处,又那么真情实感地劝别人结婚?
图源Veer
02
我想社会的规劝让他们默认了人必须要结婚才算完整,而这种规劝的内核,就是无处不在的“性缘脑”思维。
所谓性缘脑,就是人们常常习惯或早已默认在与异性相处时,总是考虑对方是否可以成为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
随之而来的就是,只与符合自己择偶需求的人交往,不再与其他异性交往。
我们也能常常看到一种现象,恋爱以后,恋爱中的双方就会主动拒绝和其他异性相处。
坊间也更有一个一直在争论不休的话题——男女之前有没有纯友谊?其实也是源于性缘的讨论。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女孩说自己遇到一个很好看的男孩子,举止行为也很温柔,希望可以认识他,但马上就会被一句“他有对象了”阻止;
另一天,她又遇到了一个看过去很好的男孩,三观很正,谈吐也风趣幽默,然后就有人跟她说“我问过了,他没对象”。
女生表示,其实与那两位男生都是一面之缘,只是在当下想认识一位优秀有趣的人,并没有把他们列为可以成为伴侣的目标。
随后她想,也许正是因为大家在与异性相处时,总会下意识地把对方当作伴侣,抱着恋爱的目的去聊天,才导致缺失了很多异性朋友。
我们不是说非要有个异性的朋友,而是如果抛开性缘的羁绊,你可能会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你与一个人成为朋友,也只是因为一个人的个性,而无关乎性别。
03
前不久,萧敬腾求婚他的经纪人林有慧备受关注。
除了相传已久的绯闻终于落地之外,大家更关注他们的年龄差,萧敬腾36岁,林有慧50岁。
因为年龄的差距,有人调侃萧敬腾“恋母情节”,嘲讽他找了一个妈;
有人的第一反应是考虑女方的子宫:
“好恐怖女的都绝经了吧。”
“50岁,不能生孩子了吧。”
在他们眼里,女性结婚就是要生孩子,在性缘脑思维下,女性的生育能力成了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审判标准。
即使一位女性她有多厉害的成就,有多励志的奋斗史,人们对她的期待最终都会归结到结婚、生孩子上。
早有杨丽萍被评价:“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
看个《红楼梦》就得出“林黛玉不适合生养,不能选她当老婆”的结论。
现如今就是看到50岁结婚的女性,就揣测她还能不能生。
拜托,人家事业有成,能不能别只把目光聚焦在她的生育能力上?
想起之前看到一个女生的自述,她奉劝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女孩,一定要努力搞事业。
因为她也是这样的情况,但她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女生说,自己的父母下岗后就没什么工作,一直靠打零工过活,家庭氛围也变得紧张起来,后来父母天天吵架,最终离婚了。
读大学的时候,她的生活费是爷爷给的,每个月大概500元,她的成绩很不错,但放弃去读研究生,原因是”太想赚钱了“,一毕业就去大城市找工作。
第一个月,她拿到八千多的工资,后来变成一万五,现在稳定在税后两万五。
她说,自从薪水稳定后,整个人的心态和性格都不一样了,再也不会畏手畏脚的了,人也变得开朗自信。
“出门敢打车了,敢去商场试衣服了,买东西挑适合的,而不是最便宜的,上学的时候羡慕别人用苹果手机,就安排了全套苹果。”
如今,曾经那些看不起她的亲戚现在一个劲地奉承,从小没怎么旅行的人现在每年至少一次旅行,常常给妈妈钱让妈妈开心,她也开心。
她回想,自己刚毕业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劝她相亲结婚,让她“趁年轻卖个好价钱”。
但她并不这样觉得,她觉得自己条件差,谁有都不如自己有,靠自己赚来的才踏实,她很感谢当初坚定的自己。
抛开性缘脑,远离社会时钟的规训,不是每个人非得结婚生子。
其实想想,所谓的最佳生育年龄,又何尝不是女性在事业、学业上创造出成就的最佳年龄呢?
生育可以是女性的选择,但也只是一种选择而已。
每个人,都应该有更多的选择,有无限的可能,去过不一样的人生。
当你抛开性缘脑,让世界带给你源源不断的灵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流动起来,任何人都可以是你用来链接世界,探索自我的渠道。
永远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和主体性,让万事万物为自己所用,而不是用万事万物来限制自己。
抛开社会规训的性缘脑,世界,就在你面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