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早春栽培技术:地膜覆盖保温,提前上市时间**
一、提出问题
在中老年的农业种植经验里,豌豆一直是一种备受喜爱的作物。它既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又能作为饲料等多种用途。传统的豌豆栽培往往面临着一些挑战。就拿上市时间来说,在常规的露天栽培下,豌豆的生长周期较长,往往要到较晚的时候才能收获上市。这就导致在市场上,早期豌豆供应相对较少,价格波动较大,而且对于种植户来说,收益可能因为上市晚而受到影响。
比如说,在我们村,以前大家都是按照老方法种豌豆。每年春天播种后,就只能耐心等待,看着豌豆苗慢慢生长。通常到了四月底五月初才能有少量豌豆荚可以采摘,大批量收获则要到五月下旬甚至六月。这个时候,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其他蔬菜大量上市,豌豆在竞争中就比较被动。而且由于生长周期长,土地被占用的时间也久,影响了下一季作物的安排。
从数据上来看,传统露天栽培下,豌豆从播种到收获,一般需要80 - 100天左右的时间。这期间,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等管理工作。如果遇到倒春寒或者干旱等自然灾害,豌豆的生长还会受到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都会大打折扣。
二、分析问题
1. 温度的影响
豌豆是一种比较喜欢温和气候的作物,但它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相对较窄。早春时节,气温仍然较低且不稳定。就像我邻居家去年种豌豆,没有采取特殊的保温措施,刚发芽的豌豆苗就遭遇了几次晚霜,不少幼苗都被冻死了。据统计,在没有保温措施的情况下,早春豌豆苗的成活率可能只有60% - 70%左右。而低温还会影响豌豆的生长速度,使得整个生长周期延长。
2. 生长周期长的原因
一方面,豌豆自身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它的生长周期较长。豌豆从播种到根系发育完善、开始长出藤蔓、再到开花结果,每个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传统的栽培方式缺乏有效的促生长手段。在土壤肥力方面,如果没有合理施肥,豌豆生长就会缓慢。有研究表明,在土壤肥力不足的情况下,豌豆的生长速度可能会比肥沃土壤中慢30% - 50%。
三、解决问题:地膜覆盖保温技术
1. 地膜覆盖的作用原理
地膜覆盖就像是给豌豆苗穿上了一件保暖衣。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据测量,在早春时节,覆盖地膜后的土壤温度比不覆盖的地膜能高出3 - 5℃。这对于豌豆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就像我自己在种植豌豆时,去年采用了地膜覆盖技术。在同样的播种时间下,覆盖地膜的豌豆种子比没有覆盖的提前了5 - 7天发芽。
2. 地膜的选择
在选择地膜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厚度为0.008 - 0.012毫米的聚乙烯地膜比较常用。这种地膜具有良好的保温性、透光性和柔韧性。在北方寒冷地区,可以适当选择厚度稍厚一点的地膜,以增强保温效果。现在还有一些带有反光功能的地膜,这种地膜在白天能够反射阳光,增加植株下部的光照强度,进一步提高温度和促进光合作用。
3. 覆盖时间和方法
覆盖时间很关键。一般在播种后或者幼苗出土后及时覆盖。如果播种后覆盖,要注意种子与地膜的距离,避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在覆盖方法上,可以采用平畦覆盖或者垄作覆盖。平畦覆盖适合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块,操作简单。垄作覆盖则有利于排水和通风,在一些雨水较多的地区比较适用。我自己采用的是垄作覆盖的方法。先将土地起垄,垄宽30 - 40厘米,高15 - 20厘米,然后在垄上播种豌豆,播种后覆盖地膜。在覆盖过程中,要将地膜压实,防止被风吹起。
4. 配套管理措施
虽然地膜覆盖能够提高温度,但其他的管理措施也不能忽视。
- 施肥管理:豌豆生长需要充足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在播种前,要进行基肥的施用。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500 - 2000公斤,复合肥30 - 40公斤。在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在开花期,可以追施尿素5 - 10公斤,以促进花芽分化和结荚。
- 浇水管理:豌豆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在早春,土壤水分蒸发相对较慢,但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一般在播种后要浇足定根水,之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浇水。在开花结荚期,需水量较大,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 病虫害防治:豌豆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常见的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等,虫害有蚜虫、豆荚螟等。对于病害,可以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以及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对于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比如,释放瓢虫防治蚜虫,在虫害严重时喷施杀虫剂。
四、对比传统栽培与地膜覆盖栽培
1. 生长周期对比
传统露天栽培的豌豆生长周期长,从播种到收获需要80 - 100天。而采用地膜覆盖保温技术的豌豆,生长周期能够缩短10 - 15天左右。这就意味着能够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先机。就像我去年种的豌豆,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后,在五月上旬就有大量豌豆荚可以采摘上市了,而邻居们还在等待他们的豌豆慢慢生长。
2. 产量和品质对比
由于地膜覆盖提高了温度,促进了豌豆的生长,其产量和品质也有一定的提高。从产量上看,传统栽培每亩产量一般在300 - 400公斤,而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的每亩产量可以达到400 - 500公斤。在品质方面,地膜覆盖栽培的豌豆荚更加饱满,色泽鲜亮,口感也更好。这是因为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豌豆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3. 经济效益对比
提前上市的豌豆价格往往更高。以我们当地市场为例,晚上市的豌豆每公斤可能只能卖到3 - 4元,而早上市的豌豆可以达到6 - 8元。按照每亩产量400公斤计算,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的豌豆比传统栽培的多收入1200 - 1600元。扣除地膜的成本(每亩约30 - 50元),每亩的净收益仍然增加了很多。
五、总结
在中老年的农业种植中,豌豆早春栽培采用地膜覆盖保温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产量、提前上市时间的方法。它克服了传统栽培中温度低、生长周期长等问题。通过合理的地膜选择、准确的覆盖时间和科学的配套管理措施,能够让豌豆在早春时节茁壮成长。从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技术在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希望更多的中老年种植户能够了解和采用这种技术,在豌豆种植中获得更好的收益。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地膜覆盖技术与其他农业技术的结合,比如与滴灌技术的结合,既能保证水分供应又能更好地发挥地膜的保温作用。也要关注新型地膜材料的研发,提高地膜的可降解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豌豆种植会更加科学、高效,为中老年种植户带来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