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祭出“平壤怪鱼”,射程超13000公里,某些数据超过东风41

利仭时刻 2023-07-19 18:17:24

2022年3月24日下午,就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俄乌军事冲突时,朝鲜却“不负众望”地“刷了个大火箭”,当日韩等国意识到此次发射的“不明飞行器”高度超过了6000千米、距离超过1000千米、飞行时间超过1小时的时候,已经基本上确信那就是之前在深夜阅兵式上令外界惊讶的“超大型核力量”。朝鲜中央通讯社例行在次日发布公告称,在朝鲜最高领导人的直接指挥下,朝鲜于2022年3月24日成功在平壤(顺安)国际机场进行了“火星”17超大型洲际导弹试射。有史以来世界上体量最大的车载发射、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终于正式登场.....

深夜阅兵式上的“压轴武器”——“超大型核力量”的初登场

2019年年底,朝中社曾经发布过一则公告,称朝鲜进行了一次“足以使朝鲜在战略武器方面领先世界的重要试验,试验时间长达35分钟”。考虑到这个时间更接近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的工作时间,因此外界普遍认为那是新型液体燃料洲际导弹所采用的火箭发动机试车。然而不久之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朝鲜基于自身安全考虑,采取了严格限制人员和物品入出境的“锁国”模式防范疫情,虽然引发了很大的国际争议,却也成为世界上极少数没有爆发疫情的国家之一。那次试验究竟是什么也逐渐被人遗忘了。

■ 在2020年10月10日的“凌晨阅兵”式中展示的“超大型核力量”,彼时朝鲜尚未公开它的正式名称

2020年10月10日凌晨,朝鲜在首都平壤的“黎明大街”举行了纪念朝鲜劳动党成立75周年的纪念活动,包括大型阅兵式。在那次阅兵式上的技术装备方阵中“压轴出场”的,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比“火星”15更为巨大的车载洲际导弹,仅承载它的运载/发射特种车辆,就有11根车轴、22个车轮,在同类车辆中前所未有。不知道是不是技术原因,那2辆发射车的行驶速度明显比之前的“火星”15运载/发射车缓慢,这也使得现场的朝鲜军民得以发出更长时间的“万岁”欢呼声。

朝鲜民众是不可能怀疑它存在的真实性的,但是外界则不可能没有怀疑,很多西方电视台的解说人员都用了“疯狂、从未见过、不可思议”等又惊讶又怀疑的语言来形容它。而朝鲜方面的解说词也没有说得太详细,只是称其为“超大型核力量”。作为车载发射的液体燃料弹道导弹,“火星”15的尺寸已经几乎是这类导弹的顶点了,而“超大型核力量”实在是“过于巨大”,已经超过了一些固定(地井)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这预示着它的射程和投掷重量(弹头重量)都会非常惊人,当然也会引起旁观者的困惑,它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某种类似“战略欺骗”的道具呢?

2021年10月11日,朝鲜在首都平壤的“三大革命纪念馆”举办了“自卫-2021”国防发展展览会。在那一年里,朝鲜先后试射了新型中短程弹道导弹(也就是增程型“金斯坎德尔”导弹)、中远程巡航导弹、潜射战术弹道导弹和高超声速中程弹道导弹等先进的导弹武器,堪称是2017年密集试射“火星”12/14/15和2019年试射“北极星”—3之后的又一次技术上的大跃进,这些新型导弹武器已经普遍达到世界上第三代同类型号的先进水平。而在“凌晨阅兵式”上亮相的两大“重量级武器”——“北极星”4/5潜射导弹和“超大型核力量”,无论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外界也不再怀疑它们的存在,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它们会挑个什么样的“良辰吉日”腾空而起了。

揭晓前夜——“火星”17试射前的朝鲜发射行动

2022年1月5日和1月11日,朝鲜先后两次试射了在“火星”12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基础上设计制造的新型高超声速导弹。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的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亲临现场观摩了1月11日的发射行动。这次试射使得朝鲜不可思议地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可实战型号的高超声速导弹武器的国家。2月初,朝鲜又成功试射了改进型中远程巡航导弹,射程超过了1800千米,至此,“隐士之国的利剑”已然寒光逼人。但是,想必谁都知道这一切还没有结束,“超大型核力量”和新型潜射导弹这两个“终极至尊宝”才是重头戏,而它们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正式显示其存在,才是朝鲜战略力量完成第二次技术跃进的真正里程碑事件。

■ 朝鲜“改进型中远程巡航导弹”已经性能可观,但这竟然只是开胃小菜

2022年2月27日和3月5日,外界观测到朝鲜两次发射了“疑似弹道导弹的不明飞行物”,发射高度均在450千米左右。根据朝中社事后的报道,朝鲜发射的是侦察卫星,并且展示了“侦察卫星向地面回传的遥感照片”。不过,由于朝鲜西海卫星发射场的塔架上并未发现有运载火箭出现和发射的痕迹,外界猜测朝鲜使用了类似伊朗“信使号”运载火箭的机动发射(也就是发射车)方式实现的两次发射。

美日韩则干脆指责朝鲜以发射卫星为名试射了“疑似‘火星’17的洲际弹道导弹”,并扬言要制裁朝鲜,“警告”国际社会称“朝鲜随时可能进行超大型洲际导弹的试射”。3月16日,日韩观测到朝鲜在平壤附近有一次“不明飞行物的发射”,但上升到20000米高度上就消失了,因此“推定发射失败了”。实际上,这也可能是正式发射的预演,例如测试导弹的自毁系统之类,在朝鲜的保密机制下,外人要知晓具体情况是几乎不可能的。

不过该发生的总是要发生,8天之后的3月24日下午,韩日两国先后观测到朝鲜又一次“发射了不明飞行物”,并且宣称此次飞行的最大高度超过了6000千米,飞行距离约1090千米,飞行时间约为71分钟,这些参数都大大地超过了之前“火星”15的高弹道试射记录,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正式出场——“火星”17洲际导弹的高调首射

不过,无论如何,只有当事国自行宣布了,才能完整确认一个事件,所以这个答案还必须由朝鲜官方亲自揭晓。3月25日,朝中社发布公告:在朝鲜最高领导人的直接指挥下,朝鲜于2022年3月24日成功在平壤(顺安)国际机场进行了“火星”17超大型洲际导弹试射。考虑到周边国家的安全,洲际导弹采取高角度发射,发射地点位于平壤(顺安)国际机场,上升顶点高度为6248.5千米,飞行距离1090千米,用时4052秒,准确落于朝鲜东(日本)海公海上的预定目标水域。此次试射清楚地表明,武器系统的所有参数均按设计要求准确达标……而朝鲜中央电视台甚至还播放了一段朝鲜最高领导人在现场亲自下达发射命令,以及宣布导弹发射成功后和将军还有官兵们拥抱庆祝的MV。

■ 朝中社披露的“火星”17型助推段飞行时的航拍照片

此次试射是自2017年7月4日首次试射“火星”14型、7月28日第二次试射“火星”14型车载机动式远程/洲际弹道导弹以及2017年11月29日首次试射“火星”15型车载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之后,朝鲜第4次公开宣布远程/洲际弹道导弹试射试验。

从相关照片和视频上看,“火星”17的直径与之前朝鲜展示和试射的“火星”15大致相当,毕竟这个直径已是车载弹道导弹的上限了,但是长度却要比“火星”15更长。实际上,一些地井部署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的长度和直径很可能还不如“火星”17,例如原苏联南方设计局(现属乌克兰)研制的UR-100(北约编号SS-17)之类的小型地井弹。

作为有史以来出现过的最大的车载发射液体燃料导弹武器,“火星”17无论体量还是其他特征都是令人惊奇的,之前一些关于朝鲜导弹武器的谜团看似有了解答,但更多不可思议的疑问又冒了出来。不得不说,自从2017年朝鲜开始导弹武器的“技术跃进”以来,那些横空出世的每一个型号都是颇不可思议的,每一次新的型号出现都把这个“不可思议”推到了新的高度,而起竖高度最大的“火星”17洲际弹道导弹就是朝鲜导弹武器技术突破的新高。

■ 2020年10月10日阅兵式上的“火星”17型当时被称为“火星”16

从照片推测,“火星”17应该是一种二级液体燃料火箭洲际弹道导弹,两级均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肤的“毒发”燃料。从发射时的火箭尾焰看,“火星”17的第一级可能采用2台70吨级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采用双发四管构型,有利于充分利用弹体内的空间;第二级的情况看不出来,推测采用了1台主机+4台游动发动机的构型,发动机可能采用了类似一些液体燃料潜射弹道导弹的潜入式结构。之前有人提出过一个疑问,就是这些朝鲜的新型液体燃料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到底是起竖后再加注燃料的呢,还是加注了燃料后起竖的呢。

因为两者都存在某种“悖论”,前者没有看到加注车,后者存在严重的结构隐患。最近朝中社的一些报道似乎解答了这个疑问,即朝鲜采用了“安瓿化结构燃料箱”。或许这样理解,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腓事先被分别灌注到密封的“安瓿化”燃料贮存箱里,然后连同燃料贮存箱一起被安装到弹体内,导弹起竖后,通过某种方法打开燃料箱,将两者加注到发动机燃料槽内,这样或许可以解释燃料如何加注的问题。

■ 起竖中的“火星”17洲际弹道导弹,体量颇为壮观

其实,这个设计并非朝鲜原创,而是由苏联南方设计局在苏联末期提出的。与“火星”15相比,“火星”17的弹头部分显然更长,容积也更大,这就意味着可以容纳体积和质量更大的弹头。对于靠核弹头实现威力的洲际导弹来说,这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弹头当量。由于“火星”17采用的依然是高弹道试射,因此射程是由最大发射高度和导弹关机速度决定的,后者外界无从知晓,哪怕比较保守地估计,以最大射高的2~2.5倍来推算其最大射程,也会得出13000~15000千米的惊人结果,这就意味着,朝鲜可以将核弹头送到世界上每一个有核国家的大多数地区。

这对于大洋彼岸的美国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不过如今美国面对着疫情、俄乌战事乃至自己挑起的各种内外纷扰,无论怎么想,似乎都已经管不到朝鲜半岛了,除了宣布一些说不上有什么用的制裁,外加在联合国鼓噪一些声音之外,也没啥作为。日本和韩国倒是“一蹦三尺高”,大声谴责朝鲜试射洲际导弹是“不可饶恕的罪行”,韩国还发射了远程地空导弹、海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并且出动空军投掷了精确制导航空炸弹“以示回应”,虽然日韩都未必不知道,洲际导弹又不是针对它们的。

■ “火星”17洲际弹道导弹起竖时的样子,可见其发射台比“火星”15的更高大和完善

“火星”17洲际导弹的一级火箭发动机底部带有一个和“火星”12/14/15类似的、可以折叠的小型发射台,但“火星”17完成起竖后,导弹运载/起竖车并没有驶离,而是直接点火了,也就是说,“火星”17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载发射洲际导弹了。与“火星”12/14/15的发射台相比,“火星”17的发射台外形更加高大,结构也更加复杂一些,也不再像“火星”15发射时那样,在发射台下方垫很多木板了,这应该是朝鲜科研人员对发射台结构做了优化,提高了发射可靠性,并且简化了发射流程的结果。

“火星”17的运载/起竖/发射车十分令人惊讶,不仅尺寸又大又长,而且拥有11对车轮,其中有3对车轮的轮毂是凹陷的,这意味着它应该是一型22×16驱动的特种载重越野车辆。之前外媒曾经猜测“火星”15的运载/起竖/发射车是朝鲜购买了他国的16×12驱动特种车辆改造而成的18×12驱动“改装车”,但是“火星”17的22×16驱动特种车辆在国际特种车辆市场上并不能找到现成的产品,也很难推测它为何种已知车辆改造而来的。如果朝鲜真的可以自行生产8轴驱动的载重越野特种车并在其基础上衍生出11轴的新型号,那朝鲜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将更加不可低估。

■ “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

朝鲜目前最大的车载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7

“火星”17车载洲际弹道导弹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而且是很大,它采用了11轴22轮运输/起竖/发射车辆,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在役的长度、体积最大的车载机动式液体洲际弹道导弹。

该导弹的长度、体积远大于俄罗斯的RS-24“亚尔斯”型与中国的“东风”41型以及“东风”31AG型车载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后面几种导弹所采用的都是8轴16轮TEL(运输、起竖、发射)车辆。

■ “东风”41型洲际战略核导弹

2020年10月朝鲜阅兵式上,“火星”17型一经曝光,就有国外军事爱好者根据导弹TEL车辆的车轮直径大致推算出“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的体积数据:导弹弹体长约24米,弹体直径约2.6米,相较于“火星”15型的21米长度足足长了3米之多。单单就长度和体积数据而言,“火星”17已经超过了“东风”41型、RS-24“亚尔斯”型以及“东风”31AG型等目前中俄装备的主力车载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

■ 俄罗斯RS-24“亚尔斯”型洲际弹道导弹

驻韩美军司令部(US Military Command insouth Korea)认为“火星”17型大体上是“火星”15型的加长加大版,主要放大了燃料箱,增加了导弹一级运载火箭的火箭发动机数量,以此来达到增加导弹射程和提高导弹搭载核弹头数量的目的。

总结

和其他国家一样,尖端技术上的突破也会“反哺”到常规的科研和工业领域。近几年来朝鲜在民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技术含量也一再提高。例如,在朝鲜的国铁和城市之间的通勤铁路上,甚至出现了分布动力式动车组之类技术含量不低的新型交通工具,朝鲜铁路实现了广泛的电气化,生产生活用电供应开始相对稳定。这些改变看似不起眼,但对于一个体量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实都是非常不易的。

■ “东风”31AG型洲际战略核导弹

最后,超级大国的霸权日益衰落,但也正因如此而在国际上越发以不理智言行挑起争端的当下,若包括朝鲜在内的后起国家的先进武器,尤其是尖端武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止战”效果,对于这个星球以相对安全的方式过渡到未来的多极世界,或许真是一件好事。

2 阅读:1149
评论列表
  • 2023-07-21 18:21

    该出手时就出手,别藏着掖着![呲牙笑]

  • 2023-07-22 10:40

    朝人收拾美韩日的美好日子,来到

  • 2023-07-20 00:09

    朝鲜完成了原子弹小型化了吗 能安装到导弹上吗

  • 2023-07-21 15:19

    再不要蹦了,你们挑不出你朝爷的手掌心!

利仭时刻

简介:从不一样的视野观察世界,开启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