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印度人总觉得印度比中国强?叫板中国底气何来?看完你就明白

小旭阅览趣事 2025-02-18 08:33:16

文丨玉惜

编辑丨玉惜

前言

一提及印度,很多人就想到了“哗众取宠”四个字,它经常在国际上强调自己是“超级大国”,但是做出的事情,又总是让人一头雾水。

而对比发展越来越好的中国,中国似乎从来不会在国际上宣扬自己是什么超级大国,一直低调行事。

越低调反而越强大,是中国太低调,所以印度人才觉得印度比中国强?其实背后大有原因。

印度人的自信

印度一直觉得自己国家比中国更强大。甚至有网友高调宣称,印度就是“超级大国”。

那么,为什么印度人总觉得印度比中国强?文化自信就是他们对国家强大的信念来源之一。

印度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莫卧儿帝国曾辉煌一时,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让这个国家在全球文化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

不过,说到印度的文化自信,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种自信是不是有点过头了?特别是在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国时。

然而对于印度人来说,尽管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实力日益雄厚,但在精神领域,他们认为印度更具优势。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印度,很多人认为,内心的强大远比外在的物质力量更重要。

即便印度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上暂时无法与中国抗衡,但他们相信,只有印度的文化和哲学能够引领世界走向未来。

就拿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力来说,几千年来,印度文化不仅在亚洲广泛传播,还在全球都有影响。甚至对西方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说白了,印度人认为,自己的文化虽然暂时没有在国际上占据主导地位,但终有一天,它会以某种方式重新崛起,带领全世界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文化自信的根源在于印度的宗教和哲学。从佛教到印度教,再到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印度一直在强调内心的强大。

除了内心,印度认为在实力上,总有一天也可以和中国并肩。

当然了,这些年印度经济的崛起确实让世界刮目相看。虽然印度的经济总量还远不及中国,但这种速度也让他们觉得自己赶超中国指日可待。

在科技方面,印度的IT产业,尤其是班加罗尔,被誉为“印度硅谷”,吸引了全球各大科技巨头的投资。

许多印度人认为,在互联网技术、创新产业等领域,印度的未来大有可为。

最关键的是,印度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力,那就是人口红利。印度的年轻人口比例远高于中国,意味着印度在未来几十年中将有庞大的劳动力市场。

这让许多印度人认为,未来几十年,印度将迎来“黄金时代”。

他们看到中国由于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而印度则处于人口红利的高峰期,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年轻劳动力。

这对于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不过,虽然印度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印度的贫困问题也不容忽视,印度贫富差距依然较大,许多印度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然而,这些问题在印度人眼中并不算什么大问题。他们还是觉得,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更多的“后发优势”,未来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中印对比中的“西方偏见”

尽管印度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但说实话,面对中国的崛起,印度人心中多少也有点焦虑。

中国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的强大,让很多印度人感到压力山大。中国的崛起不可忽视,必须时刻警惕。

并且正是由于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他们才更加强化了对自身的认同,认为印度在某些领域有着与中国抗衡的潜力。

比如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印度,但印度人在很多社交平台上说,印度的“民主优势”才是最终取胜的关键。

中国虽然强大,但它的体制不适合所有国家,尤其是对于一个像印度这样的国家,民主和自由才是最重要的“软实力”。

从军事角度来看,尽管中国在国防开支上遥遥领先于印度,但印度同样也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

印度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并且在核武器方面具备一定的威慑力。而且,印度在近年来加强了与世界其他大国,尤其是美国的合作,提升了印度国际地位。

再加上莫迪政府的崛起,印度开始强调“印度优先”。这强化了印度人对国家强大的信心,成为了激发民族情感的催化剂。

并且印度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关于“印度比中国强”的言论也愈加频繁。

但是嘴上说的,和现实的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就生活条件方面来说。

在中国,尤其是大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人住在高楼大厦里。

而在印度,大城市也有不少人住在拥挤的贫民窟中,城市的贫民区十分拥挤,交通和卫生问题比较严重。

即使印度近年来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整个国家仍面临着许多发展上的障碍。

还有就是印度的“大种姓”制度,让社会的贫富差距更加明显。种姓制度虽然已经在法律上废除,但它依然没有在社会上消失。

特别是在农村和小城市,很多人依然受到种姓的压迫,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从事自己想去的城市。

更糟糕的是,这些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官方和媒体联合发力,常常通过媒体宣传和官方报道,强调印度在全球的强大地位。

通过这种方式,印度提高了不少民众的自信,甚至让他们产生了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心态。

不过,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除了新德里、孟买等几个大城市之外,印度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甚至还停留在我们上世纪80年代的标准。

许多人仍然住在贫困的环境里,生活条件相当艰苦。而且,印度的文盲率高达24%,教育质量普遍不高,很多人对于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导致了印度社会中存在大量的“信息茧房”,即许多人无法接触到真实的世界信息。

印度的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对印度国内问题的报道相对较少。

这种信息茧房不仅让人们无法看到社会的真实面貌,也让他们无法认识到印度在国际上的某些劣势。

别人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印度知道,现状无法改变,不如在嘴上先抢夺点先机,毕竟现实和嘴上,总有一个要占便宜。

而且即使他们承认自己不比中国强又能怎样?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表示自己就是“超级大国”,总有一天能跟中国比肩。

结语

印度人认为印度比中国强的原因,有自己的文化自信,有对西方偏见的反感,也有对中国崛起的警惕与不安。

无论如何,印度人对国家未来的期许,以及他们对自我认同的坚持,足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格局中的强大心理力量。

自信这个东西在有些时候是好的,但是如果过于自信,可能就是灾难了,因为那样的话他就意识不到自己缺点,从而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0 阅读:0
小旭阅览趣事

小旭阅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