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谈王兴兴:他是个天才,从挂科到逆袭他究竟做了什么

松良呀 2025-02-22 16:08:23

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25届年会”上,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以宇树科技CEO王兴兴为例,探讨了天赋教育与现行教育体系的矛盾,称其“虽英语成绩不佳,但实为天才”,并呼吁教育界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这一观点迅速引发社会热议。

俞敏洪眼中的“天才”:偏科生的逆袭之路

俞敏洪在演讲中详细提及王兴兴的成长经历:高中时期英语成绩拖累高考总分,最终进入上海大学,但其对机械、电子的热爱驱动他深耕机器人领域,最终创立宇树科技并成为行业领军人物。他特别提到,“王兴兴从小展现出对技术的狂热,这种天分若被传统教育中的‘全科满分’标准压制,可能永远无法发光”。

俞敏洪还透露,两人保持微信联系,并强调王兴兴的成就证明了“非顶尖学府出身的学生也能在擅长领域创造奇迹”。

教育反思:如何避免“磨损天分”?

俞敏洪直言,当前教育体系过度强调全科均衡,可能扼杀学生的专长。他以王兴兴为例指出:“若必须每门课满分才能进名校,许多孩子的天赋将被磨灭。”他呼吁教育应更注重兴趣培养和特长发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可能替代标准化技能的背景下,创造力与独特才能才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

这一观点与近期热议的“偏科生价值”相呼应。王兴兴曾因英语成绩不佳错失浙江大学,但其研发的机器人在2025年央视春晚表演“扭秧歌”引发轰动,成为“偏科逆袭”的典型案例。

社会反响:打破“唯分数论”的呼声再起

俞敏洪的发言迅速引发教育界与公众讨论。支持者认为,现行高考制度需更灵活,为专才提供上升通道;反对者则担忧降低标准可能导致基础教育质量滑坡。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杨吉分析称,王兴兴的案例反映了社会对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的期待,“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揭示了教育体系改革的迫切性”。

企业家的教育责任:从“筛选”到“赋能”

俞敏洪进一步提出,企业家和教育者应共同推动教育模式转型,例如通过校企合作、兴趣导向的实践项目等,帮助孩子发掘潜能。他以宇树科技为例,称“王兴兴的成就证明了技术天赋与市场需求结合的巨大能量”。

天才的启示与教育的未来

王兴兴的故事不仅是一个“逆袭神话”,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拷问。如俞敏洪所言:“教育的目标不应是批量生产‘全才’,而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一思考或将重塑教育的未来图景

4 阅读:450

评论列表

胡笑生

胡笑生

4
2025-02-22 17:10

有特长的学生要有一定即足够的生长学习空间,校方未必要设立特长班,让他们同大多数同学一起学习在校课程,融洽同学关系便是。对其年少持有的天分特长,考试招生方能够有相应的特别要求和审批,同时按其特长表现酌情录用。为其设立的学习环境不能太差,而且毋需太好,只要他们能够愿意自觉探究各自特长领域即可。但要有与良师的沟通渠道,以解决学习探究中的疑惑难点,可由教育部牵头搭建网络平台,也可由准官方和民间人士搭建,花不了几个钱,我想大师们不会袖手旁观。

阿斌

阿斌

2
2025-02-22 18:23

应该降低英语总分!!!因为学习外语和其他学科尤其是理科的逻辑差别很大,降低英语的比重,只保留语文和数学两门,英语应该降到100分

松良呀

松良呀

美食博主、生活视频